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QRS波改变对诊断女性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可疑女性CHD患者382例,1周内相继完善TE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TET的QRS波改变与CAG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ET的QRS时限延长检出女性CHD的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65.48%,阳性预测值48.13%,阴性预测值94.36%,预测准确性为71.73%.TET的QRS积分检出女性CHD的敏感性为88.46%,特异性为76.62%,阳性预测值58.60%,阴性预测值94.67%,预测准确性为79.84%.结论 TET的QRS波改变是目前诊断女性CHD较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06年7月期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35例,置入国产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56枚。观察即刻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和临床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5例患者中即刻手术成功率100%,住院期间及临床随访7个月~22个月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35例患者全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后6个月复查,均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国产药物支架能够有效预防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aparoscopic Nissen fundoplication,LNF)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长期效果。方法:从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及Cochrane试验注册中心检索纳入了1991年到2007年10月发表的LNF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实验,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进行评价,最后用Rev-Man4.2.9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4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包括440例患者,纳入随访研究共387例。术后主观结果如满意度[OR0.5095%CI(0.25,1.00)]、术后抑酸药物的使用[OR0.4595%CI(0.08,2.53)]、返酸和烧心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吞咽困难LNF发生率高于传统胃底折叠术(conventional Nissen fundoplicationm,CNF)[OR4.1695%CI(1.51,11.50)]。客观结果如再手术率[OR1.7795%CI0.78,4.72)]、食管测压和24h pH检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LNF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长期效果和传统胃底折叠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NF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74.
李元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21-2721
<正>现代输血技术已将输血的疗效以及血液的配合型输注概念提高了一个层次,不规则抗体筛选对保证输血安全,防止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及免疫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采用微柱凝胶技术筛检不规则抗体,操作简便、快速,在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中意义重  相似文献   
75.
1984-2003年太原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太原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因素、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监测点监测方案进行监测,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FRS抗原、抗体,开展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监测和控制效果评价.结果 人间监测结果表明,太原市共发生HFRS病例1040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1.44%.发病季节高峰呈春季单峰(3~5月),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发病性别男多于女(4.62:1),发病职业以工人最多.发病地区分布于所辖10县(区、市),城区发病大于郊县.鼠间监测结果表明,20年共捕获小兽4科6目13种.室内捕获褐家鼠和小家鼠2种,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带病毒率为5.88%;野外捕获鼠13种,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大仓鼠,未检出带病毒野鼠.结论 太原市为单纯家鼠型疫区,褐家鼠是本病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76.
输血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无偿献血制度的实行、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技术的提高,以及一次性采血输血器材,输血所产生的副作用已大为减少,但输注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含有一定数量白细胞导致的输血发热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和某些病毒的传播所造成的危害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是一  相似文献   
77.
血液灌流对IL-6、TNF-α、CRP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自血液净化技术问世以来,终末期肾病(ESRD)患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还存在多种影响生活质量的临床并发症.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之一,而常见血液净化方式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不仅不能清除这些中、大分子物质,反而由于可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多而使其水平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78.
血液灌流对Lp(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血脂[Lp(a)]的影响.方法选取多个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40例,比较单次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前后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多数存在血脂代谢的紊乱,血液灌流后血Lp(a)以及甘油三酯(TG)的浓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的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Lp(a)及TG,改善其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决奈达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方法计箅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ollaboration database,查找从建库至2014年8月31日期间发表的所有关于决奈达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及10 2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住院率和病死率:与安慰剂相比,决奈达隆会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率(OR=1.82,95%CI 1.42~2.34,P<0.000 01)、心力衰竭事件住院率(OR=1.50,95%CI1.05~2.14,P=0.03)、总病死率(OR=1.95,95%CI 1.25~3.04,P=0.03)、心血管事件病死率(OR=2.44,95%CI1.44~4.14,P=0.000 9)和心律失常病死率(OR=3.21,95%CI 1.28~8.07,P=0.01)。(2)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决奈达隆会增加不良反应总发生率(OR=1.34,95%CI 0.97~1.86,P=0.08)、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OR=1.25,95%CI 0.92~1.70,P=0.16)和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OR=1.37,95%CI 0.98~1.91,P=0.0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决奈达隆会增加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但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首次诊断为急性STEMI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后2~30 d是否在恩施州中心医院行择期PCI治疗分为择期PCI治疗组(n=78)和药物组(n=48)。分别测量发病时和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超声心动图数据及心功能分级。结果发病时,择期PCI治疗组与药物组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比值(E/A值)、NT-proBNP及心功能分级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择期PCI治疗组患者的LVEF(59.96%±11.57%vs. 53.23%±10.64%,P0.05)、LVFS(34.82%±4.77%vs. 26.37%±5.49%,P0.05)、E/A比值(1.07±0.31 vs. 0.89±0.26,P0.05)高于药物组,NT-proBNP浓度[(478.89±391.31)pg/mL vs.(1 402.83±1 163.26)pg/mL,P0.05]显著低于药物组,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择期PCI治疗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