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21.
目的:观察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的肾间质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大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6)、UUO模型组(结扎左侧输尿管制作UUO模型,n=18)、UUO罗格列酮干预组(UUO RSG组,n=18).除Sham组外,其余2组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细分为3、7、14 d亚组(,n=6).分别测定大鼠左肾皮质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标志物MDA以及抗氧化酶CAT、SOD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皮质在3、7、14 d时MDA含量分别升高了8.9(P=0.000)、3.5(P=0.000)和0.7倍,而CAT含量分别下降了66.0%、72.6%和83.8%(P=0.000),SOD分别下降了42.0%、50.2%和67.7%(P<0.005).与UUO模型组相比,UUO RSG组大鼠梗阻侧皮质MDA含量在3、7 d 时分别减少了80.0%和65.3%(P=0.000),14 d时差异不显著;在3、7、14 d时CAT分别增加了96.2%、92.1%和102.9%(P<0.005),SOD分别增加了33.3%、35.1%和55.4%(P<0.005).结论:RSG能减少单侧输尿管梗阻侧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同时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从而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722.
目的 比较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2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行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颈椎曲度D值。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 <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 <0.05),出血量少于B组(P <0.05);B组术后JOA、VAS评分均高于A组(P <0.05);B组术后1周、术后12个月颈椎曲度D值高于A组(P <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 <0.05)。结论 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率更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23.
侯金易  李垚锬  王耀献  王珍 《中医杂志》2023,(15):1608-1611
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始于“症”,“对症治疗”是临床取得疗效的捷径,但长期取效则需建立在正确把握病机的基础上。基于辨机论治从识症辨机、症随机变、病症机结合等角度探讨“对症治疗”。提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从中医学角度认识病变部位微观结构、功能变化的机理,将微观理化指标与整体证候相联系,可突破无症可辨的束缚,丰富临床诊疗疾病手段,甚至可在疾病早期通过治疗微观之“症”而逆转病变。临床做到病-症-机一体化辨治,才能全面认识和诊治疾病,避免以偏概全,从而突出中医特色疗效。  相似文献   
724.
<正>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0%,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东亚地区是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1-2]。ICC发病隐匿,侵袭性强,易转移,并且术后复发率高,1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约30%和18%[3]。因此,探究ICC的分子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对ICC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2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患者的胎盘病理形态改变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0月14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患者的胎盘标本及2021年1至12月1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胎盘标本, 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送检胎盘的患者年龄22~38岁, 中位年龄28岁, 孕周22~39周, 中位孕周34周;妊娠中期2例, 妊娠晚期12例;均为单胎妊娠;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7例,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6例, 主动脉根部瘤1例;孕妇先行剖宫产术后行主动脉夹层手术4例, 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行剖宫产术3例, 同时行剖宫产术和主动脉夹层手术7例;新生儿中足月产2例, 早产儿12例;新生儿存活12例, 死亡2例。胎儿/胎盘重量比(FPR)<第10百分位数5例, FPR>第90百分位数1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组绒毛成熟加速及远端绒毛发育不良比例高于正常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绒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