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思路的文献,针对"闭证"动物模型研究的空白,从"闭证"的病因、病机、本质及表现出发,对病证结合"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提出研究思路,以期为建立操作性强、重现性好、具有代表性的"闭证"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法(CPE)检测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最大无毒浓度(TC0);采用血凝试验测定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采用血凝试验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①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MDCK细胞的TC0均为5%,即在相应培养基中血清含量为5%.②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对MDCK细胞的TCID50(病毒半数组织感染量)为10-3.5/0.1 ml.③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5%、3.5%、2.5%浓度对10 TCID50的甲型流感病毒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5%、3.5%浓度的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直接杀灭作用.结论 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直接杀灭作用,结果 与挥发油的体外、体内实验一致,进一步明确证实了两者的抗流感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64.
厚朴炙远志炮制品的安神和祛痰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厚朴炙远志炮制品对小鼠的镇静催眠、镇咳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小鼠催眠实验与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对比炮制品与单味远志、单味厚朴之间的镇静催眠药效;采用氨水诱导法致小鼠咳嗽实验和小鼠气管酚红排泌的祛痰实验,对比炮制品与单味远志、单味厚朴之间的镇咳祛痰药效。结果:与空白组相比,优选出的炮制品高剂量(30g/kg)能显著增强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的作用,并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极显著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时间及减少小鼠咳嗽的次数,并显著增加小鼠气管的酚红吸光度,炮制品的药效在7.5g/kg至30g/kg的范围内成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优选出的厚朴炙远志炮制品具有镇静催眠、镇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65.
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理论和假说、研究思路与方法等,为进一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不同产地安息香苯甲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安息香中苯甲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5∶55∶0.5);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28 nm。结果:苯甲酸在0.216~2.16μg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为0.99%。国产安息香和进口安息香中苯甲酸含量差异较小。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为国产安息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VOHS(荆芥挥发油)、VOCC(桂枝挥发油)体外干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LR2/4通路的抗炎机制.方法:1.常规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VOHS、VOCC,药物作用24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常规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组加药培养24h后,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测定TLR2...  相似文献   
68.
鬼臼类中药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六角莲、山荷叶、小叶莲、桃儿七或桃耳七等的干燥根茎或根[1,2].鬼臼功能为祛痰散结、解毒祛瘀,常用于痨伤,咳嗽,吐血,胃痛,瘿瘤,疔疮,跌打,蛇伤[3].为了开发和利用我国鬼臼类中药资源,我们归纳了鬼臼类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9.
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小鼠口服吸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刚  常明泉  杨光义  曾南  叶方 《医药导报》2011,30(10):1266-1269
目的 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QUE-LCL),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小鼠口服吸收特性. 方法 以山嵛酸甘油酯和聚山梨酯-80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以正交实验法优化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并测定其粒径分布;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脂质体和胃肠道内容物及粪样混合物中槲皮素含量. 结果 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为球状或类球状,平均粒径为172.63 nm,包封率为91.77%,其小鼠体内吸收优于槲皮素原料药和槲皮素普通脂质体. 结论 乳化蒸发 低温固化法适于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以正交优化法制备的制剂促进小鼠对槲皮素的口服吸收.  相似文献   
70.
汤奇  刘蓉  杨发龙  曾南  何婷  于柳  苟玲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622-1624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与桂皮醛在鸡胚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依据药物对鸡胚的最大无毒浓度设置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分别以预防和治疗方式给药,经鸡胚尿囊腔和卵黄囊两种给药途径将药物注入鸡胚,孵育48 h后收取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来评价药物在鸡胚内的抗病毒效应。结果桂枝挥发油无论经尿囊腔还是卵黄囊途径预防方式给药均对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滴度无明显影响,但治疗方式给药有一定降低作用;桂皮醛经尿囊腔预防方式给药对血凝滴度无明显影响,但治疗方式给药、及经卵黄囊途径的治疗与预防方式给药,均能明显降低血凝滴度。结论桂枝挥发油、桂皮醛在鸡胚内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以治疗方式给药效果相对为优,桂皮醛可能是其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