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夜间高血压是指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 Hg(1 mm Hg=0.133 k Pa),其患病率较高,对心、脑、肾的损害较日间高血压更大。导致夜间血压升高的因素众多,以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暂停为主。已有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夜间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是降低夜间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夜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靶器官损害、影响因素、治疗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示全科医生关注夜间高血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大姚县受青石棉污染的生活饮用水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已有27年队列人群(n=1249)中因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的研究对象作为病例组(n=54),并按年龄、性别、死亡时间等匹配因素,选取108名对照,进行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当地饮水情况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使用石棉炉的时间越长,消化道癌症死亡危险性越高(使用6~10年:OR=2.920,95%CI 1.501~5.604;使用11~15年:OR=3.966,95%CI 2.156~7.950;使用15年以上:OR=4.122,95%CI 1.211~7.584),喝生水导致消化道癌症死亡危险性增高(OR=1.43,95%CI 1.07~1.88),饮水类型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危险性相关,与饮用自来水比较,饮用井水的风险为OR=1.770,95%CI 1.001~2.444,饮用河水的风险为OR=2.442,95%CI 0.956~3.950,饮用宅泯沟水的风险为:OR=2.554,95%CI 1.961~6.584,饮用池塘水的风险为OR=3.121,95%CI 1.872~6.566。结论青石棉污染区饮水相关因素与大姚县主要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有较强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左心形态及功能变化.方法: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24例,于封堵术前、术后3d、3个月及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脉冲多普勒测量收缩期肺动脉瓣口、舒张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每搏量、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率.结果:在VSD封堵术后3d、3个月、6个月脉冲多普勒示收缩期肺动脉瓣口、舒张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各时间段与前一时间段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率明显降低,且术后各时间段与前一时间段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左心形态及功能变化观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精神科专家门诊初诊病人1531例临床诊断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专家门诊初诊病人的病种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6月专家门诊初诊病人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确诊病例按CCMD-2-R疾病学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共调查病人1531例,发现各病种在门诊病人中的分布,以神经症最高,占总病例数的15.22%;重性精神病中情感性精神障碍占13.13%,高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碍。结论:门诊初诊病人的分布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医院特殊情况及疾病诊断标准的修订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张敏  潘丽  文佳 《山东医药》2009,49(4):53-54
心力衰竭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中的组织速度成像,测量左心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收缩达峰时间(TS),舒张早期达峰时间(TE)。计算12节段,TS和TE的标准差(TS-SD和TE—sD)和极差(TSmax—min和TEmax—min),评价左心室收缩舒张同步性。发现心衰组TS-SD、TSmax.min、TE—SD和TEmax-min均明显大于正常组。提示心衰患者左心室室壁收缩舒张运动失同步;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能直观了解心脏机械活动情况,精确评价心衰患者心肌收缩舒张运动。  相似文献   
107.
青少年前牙冠折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择2003-2009年期间因上切牙冠折在口腔内科治疗后到修复科就诊的患者75例108颗牙,年龄10-17岁,其中男43例,女32例,要求根管充填密合,充填至根尖孔(部分患牙可能有超填)。其中用活动托牙修复1例3颗牙,  相似文献   
108.
潘丽  文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229-3230
目的:利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 I)技术评价成人室壁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TV I技术对32例健康志愿者的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进行观察,将心尖长轴三个切面所显示的六个室壁、三个节段之间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人室壁运动有其规律性,同一室壁由基底部向心尖部运动速度逐渐减低,室壁基底段运动速度最快,中间段次之,心尖段最慢,三个不同水平的节段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左室同一水平游离壁的运动速度高于室间隔的运动速度(P<0.05)。结论:利用QTV I技术,可快速、准确、无创地、定性定量地评价局部心肌收缩运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