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动物右桡骨造成骨折模型,取前三里及太冲穴,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进行针剌治疗;并用中药接骨艾条灸治骨折部位。通过骨痂阴影面积计算、活体血管测量及组织学、组织化学、四环素荧光标记等方法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显示两治疗组动物均比对照组动物骨痂阴影面积大、血管直径变化明显、局部血肿机化快、碱性磷酸酶含量丰富、糖元转化利用迅速、荧光光环出现早且数量多P<0.05~0.01,说明针刺和用中药艾条灸可改善局部血循,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从1993年至今,作者运用髌骨钳治疗髌骨骨折96例,并对所观察病人进行随访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固定后病人即刻可下床行走并主动屈膝90°以上者占74%,治疗总优良率达98.96%。作者认为,髌骨钳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力度大、适应症广泛,不需X线透视、不需其它外固定、有利膝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1~67岁,平均41岁。骨折Tile分型,Tile B1型6例,Tile B2型9例,Tile B3型4例。随访观察了术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27mL。19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3周,平均11.5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结果为优10例,良6例,可3例。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为(82.04±7.09)分,优12例,良4例,可3例。因脂肪液化切口延迟愈合1例,经换药后愈合良好。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手术操作方便,有利于骨盆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15.
自1996年1月以来,以外踝上皮瓣修复学龄前儿童踝及足部软组织缺损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最大7岁,最小31/2岁。外踝及外踝下皮缺损3例,足背部皮缺损3例,跟腱外侧皮缺损2例;交通事故伤5例,自行车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基于连续骨盆轴向CT扫描的上骶段的分型及其意义.方法:对127例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扫描图像进行观察,测量S1的平向骶髂螺钉通道,根据平向通道的大小对上骶段进行分型.如平向通道存在且在至少4层扫描图像上其宽度均>7.3 mm,则将其定义为正常型上骶段;如平向通道存在且在扫描层面上其最大宽度≤7.3 mm,则将其定义为过渡型;如平向通道不存在,即在所有扫描层面上其宽度均≤0 mm,则将其定义为变异型.计算各型的例数、百分比及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值.结果:正常型58例(45.7%),其平向螺钉通道平均宽度13.9 mm;过渡型42例(33.1%),其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宽度5.2 mm;变异型27例(21.2%),其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宽度为0.9 mm.所有病例的上骶段可归属于3型中的1型.结论:正常型上骶段因存在平向安全通道而可置入平向骶髂螺钉,过渡型及变异型上骶段因无平向通道而无法置入平向骶髂螺钉.过渡型较变异型的优势表现在其标准骶骨侧位像上的有限平向通道可以作为进钉点的选择区域.  相似文献   
17.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胫骨干骨折的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K櫣ntscher(6 0年代 )设计并使用第 1枚带锁髓内钉、罗先正等 (80年代 )引进并应用其治疗股骨及胫骨干骨折以来 ,带锁髓内钉以其适应症广、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扭转力强、应力遮挡作用小等优点迅速在我国得到应用和推广 ,同时 ,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改进 ,从单一型到多样型、从透视下上远端锁钉到高精密度的远端瞄准器 ,带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流及不可替代的有效治疗方法。自 1994~ 2 0 0 1年 ,我们利用该技术治疗股、胫骨骨折4 0 2例 ,现总结报告并浅谈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0 2例 ,男 2 …  相似文献   
18.
胫骨多段骨折为严重创伤所致,属高能量损伤,不但骨折移位明显,而且肢体肿胀严重,治疗较为困难.若处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自1995~2001年7月,我们采用半环槽外固定器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腹部正中切口(Stoppa入路)在骨盆前环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例应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患者,骨盆骨折均为Tile C型.前环损伤1例为单侧耻骨支骨折,2例单侧耻骨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损伤,4例双侧耻骨支骨折,1例双侧耻骨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损伤.结果:骨盆骨折前环损伤复位均为优,未发生术中大出血、神经损伤,无深静脉血检形成,Stoppa入路平均切口长度9 cm,平均手术时间 75 min,平均出血是360 mL,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Stoppa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前环损伤显露、复位、固定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9月,采用钉棒系统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患者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25~64岁,平均42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型8例,C2型13例。术中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后环,钉棒系统固定前环,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h,平均2.6h。失血量400~1 300mL,平均740mL。有5例患者输血,输血量200~800mL,平均400mL。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周。术后在骨盆X线片上依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10例,良8例,中3例。参照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价疗效,Majeed评分术前(49.2±2.6)分,末次随访时(89.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5,P=0.031)。末次随访时,疗效评价优11例,良8例,中2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例,经换药切口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异位骨化发生。结论钉棒系统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既为骨折提供了坚强的固定,又避免了采用外固定架和钢板固定前环的缺点。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有利于骨盆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