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浙贝母中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提纯浙贝母中的活性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方法:采用氯仿-无水乙醇-0.2mo1.L-1盐酸(4:3:2)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为800r.min-1,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1.结果:一次进样分离得到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经高效液相(HPLC)分析纯度,经MS,1HNMR鉴定结构.结论:利用本实验条件可从浙贝母中分离制备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两者纯度分别达到:97.5%,94.5%.  相似文献   
12.
高龄肺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32例65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高龄肺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结果 本组发生肺不张4例,呼吸衰竭6例,心律失常16例,心功能不全4例,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的围术期管理,合理及时的呼吸机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罗东  赵海云  徐超  彭飞  曹钰  姚蓉 《西部医学》2019,31(12):1901-1905
目的 分析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的疾病谱构成及就诊特点,为进一步明确救治重点、优化急诊流程、优化及合理使用急诊资源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通过调取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HIS系统2017年1月1日0:00~2017年12月31 日23:59急诊就诊共计20856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诊断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种类、是否住院等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856例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组以青年组(45.97%)急诊就诊率最高;一年四季中夏季(26.63%)就诊量最多,春季(23.46%)最低;8月(9.58%)为急诊就诊月高峰,4月(7.49%)为低谷期;急诊就诊量星期时间点波动(14.02%~14.59%)不明显,周末效应不明显;急诊全天1小时高峰时段为20:00~21:00时,4小时高峰时段为18:00~22:00时;疾病谱中以外伤(2330%)、消化系统(21.25%)、其他类(1429%)为前三位病种。全年急诊就诊患者住院率明显高于同期门诊患者住院率。结论 该医院急诊患者就诊有一定的规律性,医院可考虑根据该规律提前增排加强班。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排名前位系统疾病的诊治流程进行优化及学习,并加强急诊外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治疗的2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诊疗措施,包括中药、饮食指导、穴位按摩、传统体育锻炼、精神调摄。均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8.46%,观察组93.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BMI、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4.88±2.90)kg/m2、(79.62±5.23)mm Hg(1 mm Hg=0.133 kPa)、(4.51±1.02)、(1.54±0.70)、(1.35±0.21)、(2.36±0.56)mmol/L]与观察组[(24.15±3.05)kg/m2、(75.14±4.67)mmHg、(4.17±0.72)、(1.32±0.46)、(1.46±0.33)、(2.04±0.53)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标本兼治,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在提高疗效、调节血脂、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邓冬菊  张会凡  徐超  黄丽 《当代护士》2021,28(11):109-110
目的 探讨中医理疗穴位贯序疗法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2019年6月某院320例进行髋部关节骨折手术后的老年尿潴留患者,按照奇偶单位数字和方法顺序细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分别使用中药热奄包和中频电治疗仪器进行贯序中极穴、气海穴等穴位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临床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重度尿潴留20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和中频脉冲电治疗仪器对中极穴、气海进行贯序刺激可以有效地防治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为患者的及早康复提供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6.
律动疗法(Vibration Therapy)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已备受关注,国内外对于律动疗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律动疗法已被应用于在康复领域中,且在神经系统、肌骨疼痛等康复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将以文献研究的形式对律动疗法在康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律动在康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 VSD)联合清热解毒中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 VSD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口服,1剂/d,服用14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4%,研究组为93.3%,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采用VSD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口服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磷酸铝凝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用磷酸铝凝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2例出现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铝凝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效果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在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后的疗效。方法将15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77例,在加温湿化氧气方面,对照组选择常规氧气雾化面罩湿化气道,实验组经鼻选择高流量湿化氧疗。经过24 h氧疗处理,分别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比较,包括呼吸频率、心率、痰液黏稠度、气道高反应、舒适度与咳痰困难程度。结果重症肺炎患者选择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途径能够起到更好的疗效,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氧分压(Pa O2)、痰液黏稠度、气道高反应、舒适度与咳痰困难程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够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增强其舒适度,有助于患者呼吸机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BiPAP在重症哮喘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择选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重症哮喘致呼吸衰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甲组(26例)与乙组(26例),对乙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甲组患者予以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后,甲组中患者的心率、呼吸、PaO2以及PaCO2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的心率、呼吸、PaO2以及PaCO2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与PaCO2均优于乙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BiPAP通气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