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络合胃经上几处Ca2+对针刺足三里促进胃损伤小鼠胃排空率的影响郭义张艳军王秀云李灵芝徐汤苹苗文方天津中医学院(300193)张春煦南开大学(300071)关键词针刺疗法经络排空率以前在足阳胃经——胃运动相关的家兔模型上发现,络合足三里穴处Ca2+后...  相似文献   
22.
《灵枢·官针》指出:病不同针,针不同法。古今医家均极为重视。各种刺法中远近配穴法最为常用。关于“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远道刺”法诸古医籍中早有记载且历代有所发展。但“远道刺”法的临床疗效比较却少有研究。为此,我们作了初步探讨如下: 方法在232只体重20克左右小白鼠中进行实验。雌雄不拘。实验前禁食24小时。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以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为指标,将33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卯时施灸和戌时施灸三组。后两组分别于卯、戌时艾灸“足三里”、“胃俞”穴,隔日1次,共3次,观察不同时辰艾灸对大鼠结扎性溃疡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艾灸有抗溃疡作用,卯时组作用显著(p<0.05),不同时辰之灸效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4.
悠久的历史经验表明,针灸对各种胃疾患有着显著的效果。这种临床效果与针法和取穴是什么样的关系,尚未有人研究过。就电针来说,其针法集中体现在各种电参数方面。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以胃粘膜保护效应为指标,研究了电针频率和远近取穴的关系。观察对象为20克左右的小鼠,共232只,雄雌不拘。先行电针刺激:腧穴远取足三里和公孙,近取中脘、胃俞和大横;频率低取20Hz,高取120Hz;强度一律以引起肢体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凝结大脑中动脉大鼠为脑缺血实验模型(MCAo),以缺血区细胞内钙调素(CaM)含量为指标,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作用。实验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引起的活性钙调素含量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了脑细胞,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26.
手十二井穴放血可使正常家兔和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家兔REG波幅显著升高,且时间持久,优于静脉注射烟酸组,表明手十二井穴放血有明显扩张脑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27.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郭义,张艳军,王秀云,徐汤苹300065天津市第二医院任树生,任焕忠,王新主题词十二井穴,放血,中风/针刺疗法,血流动力学/针刺效应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风初起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8.
电针肾俞对人和动物肾泌尿的影响早有不少研究.我们为了准备教学实验搜集到一些实验资料,其中有一些是前人未曾注意到的,这对于了解肾俞穴对肾脏泌尿机能的调节机制不无卑益,所以提出来仅供参考.方法选用体重2公斤左右的家兔,雌雄不拘,戊巴比妥钠或脲酯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29.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这是经络学说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体表经穴与内脏密切相关.脏腑病变时在其相关的经穴上往往有所反映,此为脏腑一经穴相关.刺激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此为经穴一脏腑相关.  相似文献   
30.
针刺效应是如何启动的,是针刺作用原理研究中的共性关键问题。多年来在肯定针刺效应的前提下,从穴位局部化学离子入手,由点及线,由线成网,从神经、免疫、内分泌、能量代谢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探讨了局部神经-细胞-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针刺后“穴网络”变化其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证实:1)针刺可引起支配穴位的神经兴奋,启动神经调节;2)针刺可引发穴位局部炎性反应,启动免疫调节;3)针刺可调节穴区部分激素水平;4)针刺可调节穴区血流和氧分压,影响局部能量代谢;5)针刺后穴区神经-肥大细胞-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影响针刺效应;6)有向加权模型和复杂网络模型能够刻画针效初始调控网络的时序响应特征,并发现其中关键节点。对针效启动机制的研究,应将局部反应与整体效应相结合,建立起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网络概念,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规律的提炼,从而揭示针效启动的关键基础因素,探寻针刺效应的有效调控模式,提高针刺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