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6篇
  3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 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改良PCR法检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结果120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 DNA、ccc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50%、45.83%,HBV DNA阳性检出率高于cccDNA(P<0.01);其中HBeAg阳性组PBMCs中HBV DNA(80.00%)和cccDNA阳性检出率(45.00%)分别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61.67%)(30.00%)(P均<0.01);PBMCs中HBVDNA检测阳性者血清HBVDNA水平明显高于HBVDNA检测阴性者(P<0.01)。结论改良PCR法检测表明HBV DNA不仅可感染PBMCs,且部分参与复制;PBMCs中HBVDNA存在和复制能力与HBeAg阳性相关;PBMCs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与血清HBV DNA水平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检测PGP9.5、SYn和α-actin在胎鼠正常盆底肌和肛门直肠畸形(ARMs)中的蛋白表达,探讨其表达意义。方法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大鼠胚胎产生ARMs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与ARMs胎鼠直肠末端组织PGP9.5、SYn、α-actin在E16、18、20胎鼠盆底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共产胎鼠91只,未见畸形、死胎、吸收胎;ATRA诱导大鼠共产胎鼠126只,除无肛畸形外,短尾、无尾畸形58例,存在显性脊柱裂、脑膜膨出等神经发育缺陷有29例,ARMs发生率为74.60%。E16、18、20胎鼠盆底肌:正常组PGP9.5、SYn和α-actin呈阳性表达;ARMs组PGP9.5、SYn和α-actin呈弱阳性表达,分布稀疏。PGP9.5、SYn强阳性表达率除E16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E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actin在E16、18、20两种组织间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9.5、SYn和α-actin分布异常是ARMs动物模型直肠末端壁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44.
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肝脏疾病发病诱因复杂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愈率不够理想,迫切需要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与药物。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一种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是近年来肝脏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肝脏疾病中主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为主线,对近年来lncRNA调控肝脏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详细阐述lncRNA通过调节肝脏疾病中关键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多种生理过程,从而促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为肝脏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寻找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靶点及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检测HBV感染父亲体外受精胚胎中的HBV mRNA以明确HBV父婴传播的意义。方法:以慢性HBV感染父亲体外受精后遗弃胚胎为研究对象,用单细胞RT-PCR检测胚胎中的HBV mRNA。结果:父亲HBV血清标志物阳性者而母亲为HBV血清标志物阴性的9例18个废弃胚胎,在1个胚胎中检测到HBVmRNA,阳性率为1/18(5.6%),84个阴性对照胚胎中未检出特异性HBV mRNA。随访发现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和44.0%,两者之间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早期流产率分别为33.3%和9.1%,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中HBV mRNA信号阳性父亲的体外受精胚胎成功种植,但发生了早期流产;两组均未发生子代HBV感染。结论:HBV mRNA的阳性结果证实了HBV可以通过精子进入早期卵裂胚胎并在其中复制,可能是父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而且HBV可能会干扰胚胎的发育,进一步造成流产等不良结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穴位埋药线对难治性癫痫大鼠癫痫样波的发放及大脑海马和皮质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1、P-gp表达的影响。方法(1)造模:大鼠海马区注射红藻氨酸(KA),经过点燃和再次亚惊厥剂量点燃造模,且脑电图检测有癫痫样波发放者筛选为造模成功耐药难治性癫痫模型鼠。(2)分组与处理:普通线组(PTX组)与药线组(YX组),先埋一侧穴位,间隔15 d后埋对侧穴位。拉莫三嗪组(LTG组)按照人用拉莫三嗪剂量换算灌胃大鼠,每日2次;空白对照组(Normal组)和模型组(Model组)给予灌胃同等体积的蒸馏水,均灌胃30 d。(3)采用VEEG-1518K型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分析系统检测脑波基本节律的波幅与频率变化。(4)标本处理与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P-gp在海马与颞叶皮层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YX组、LTG 组分别与Model 组、P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X组与L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相比,LTG组和YX组干预后能降低致痫鼠EEG 痫波放电持续时间与发放频率以及海马区和颞叶皮质区多药耐药蛋白 MRP1、P-gp 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YX组与P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埋药线使KA致痫鼠EEG痫波放电持续时间缩短,发放频率减少。(2)KA点燃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大脑海马区存在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较皮质区明显升高。(3)埋药线逆转与降低致痫鼠海马区多药耐药蛋白MRP1、P-gp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癫痫生物学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2013-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报告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梅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共报告老年梅毒病例465例,报告的年发病率在48. 87/10万~72. 43/10万之间波动,年均发病率为62. 10/10万。60~6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所有病例的50. 32%(234/465),年龄别发病率以85岁及以上年龄组最高为171. 58/10万;老年男性梅毒报告病例年均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中职业以离退人员的病例数最多,占比44. 95%(209/465),然后依次是农民占比35. 48%(165/465)、家务及待业占比14. 84%(69/465),以上3种职业占老年梅毒报告病例总数的95. 27%(443/465);北京市房山区24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是拱辰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和长阳镇,占到5年间房山区老年梅毒报告病例总数的36. 13%(168/465);梅毒分期中各年均以隐性梅毒为主。结论北京市房山区老年梅毒发病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应继续加强该人群的宣传干预工作,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究胆道闭锁中circUTRN24与自噬途径的关联,以及是否通过自噬参与胆道闭锁的肝纤维化过程。方法 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A组和对照组的肝组织中circUTRN24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在细胞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使人肝星状细胞系LX-2过表达circUTRN24,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以及HSC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的表达水平。结果 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circUTRN24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呈正相关关系。过表达circUTRN24的LX-2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及HSC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均明显升高。结论 circUTRN24可能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自噬过程促进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血肿粉碎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1个月内所发生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效果。结果肺部感染9例、颅内积气4例、再次出血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颅内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术后按ADL分级:Ⅰ~Ⅲ级为疗效满意,共17例,占73.9%。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术程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但其并发症是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如何防治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手术后不同阶段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不同阶段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对初次确诊的126例乳腺癌患者分别在手术后第3天、第14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在术后第14天得分最高,自术后1个月后逐渐下降。不同特征乳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支持性照护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阶段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服务满意度、包块部位、主要照顾人员、职业、对疾病了解程度、获取疾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业余爱好、肿瘤类型(P<0.05,P<0.01)。结论 初次诊断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各阶段均存在支持性照护需求,且各维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动态变化,建议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信息及支持照护指导,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与照顾者共同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支持性照护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