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HBV感染父亲体外受精胚胎中的HBV mRNA以明确HBV父婴传播的意义。方法:以慢性HBV感染父亲体外受精后遗弃胚胎为研究对象,用单细胞RT-PCR检测胚胎中的HBV mRNA。结果:父亲HBV血清标志物阳性者而母亲为HBV血清标志物阴性的9例18个废弃胚胎,在1个胚胎中检测到HBVmRNA,阳性率为1/18(5.6%),84个阴性对照胚胎中未检出特异性HBV mRNA。随访发现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和44.0%,两者之间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早期流产率分别为33.3%和9.1%,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中HBV mRNA信号阳性父亲的体外受精胚胎成功种植,但发生了早期流产;两组均未发生子代HBV感染。结论:HBV mRNA的阳性结果证实了HBV可以通过精子进入早期卵裂胚胎并在其中复制,可能是父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而且HBV可能会干扰胚胎的发育,进一步造成流产等不良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诱因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差异和近10年发病诱因的变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西安市第八医医院住院治疗的537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发病诱因、转归(好转/死亡),并计算28 d病死率。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Cox回归分析评价不同诱因对28 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537例患者中HBV相关ACLF 511例(95.16%)、HCV相关ACLF 3例(0.56%)、酒精性肝炎相关肝衰竭2例(0.37%)、未分型18例(3.35%)、HBV/HCV重叠感染1例(0.1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ACLF 2例(0.37%)。537例ACLF患者中,34.8%无发病诱因,17.1%未规范治疗,16.0%为HBV-ACLF停用核苷类似物(NAS),9.7%饮酒,6.9%合并感染,手术和应用肝损药物分别占3%。手术、感染、停用NAS诱发的ACLF 28 d病死率与无诱因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553、11.351、4.274,P值均<0.05)。手术[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95%):2.132(1.240~3.664)]、感染[HR及95%CI:1.942(1.262~2.989)]是诱发慢性肝病患者发生ACLF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后5年发病诱因与前5年发病诱因比较,药物诱发ACLF患者比例明显增高(χ2=6.365,P<0.05)。结论ACLF患者存在手术、感染、停用NAS诱因时,与无诱因患者比28 d病死率增高;手术和感染是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近5年药物诱发ACLF的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对已使用20年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指南应基于系统评价证据,平衡不同干预措施利弊,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1]。《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下称《指南》)[2]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发起,联合感染、肝病、妇产、生殖及循证医学等多学科专家,严格遵守IOM对指南的最新定义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3]的规范和流程,运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方法(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4],历时近2年完成。《指南》发表后,在巡讲和宣贯过程中,受到相关领域专家及临床医师的积极评价,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近期我们也注意到部分专家对指南的某些内容提出商榷和争鸣,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听取。本文就周乙华教授等《对〈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商榷》(下文简称《商榷》)一文中提出的问题,遵循学术争鸣原则,逐一予以回复和说明,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指南》广大读者和使用者负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肝衰竭的病因构成及变迁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来自陕西省的975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肝衰竭临床类型,分为急性肝衰竭(ALF)(n=115)、亚急性肝衰竭(SALF)(n=165)及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n=695)3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ALF的首要病因为药物(25.22%,29/115),其次为HBV感染(21.74%,25/115);SALF的首要病因为HBV感染(35.15%,58/165),其次为药物(27.27%,45/165);ACLF的首要病因为HBV感染(87.19%,606/695),其次为酒精(3.45%,24/695)。HBV感染、酒精性及药物性肝衰竭患者的年龄分布区间主要以20~60岁(595/689)、30~40岁(22/32)及30~70岁(67/89)为主。近5年HBV感染相关的肝衰竭比例较前5年显著下降(61.52% vs 81.33%,χ^2=45.87,P<0.001);药物性及酒精性肝衰竭的发病率较前5年显著升高(药物:13.14% vs 4.44%,χ^2=22.10,P<0.001;酒精:4.76% vs 1.56%,χ^2=7.85,P=0.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近5年HBV相关肝衰竭发病年龄显著高于前5年患者发病年龄[(45.3±13.0)岁 vs (42.5±12.9)岁,t=-2.567,P=0.011]。结论 慢性HBV感染的管理仍然是控制肝衰竭的重要环节,同时需加强药物性及酒精性肝病的防治,高龄肝衰竭患者的救治需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基因NS5ATP2(615)转染肝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探索该基因表达对肝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分析我们研究组通过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筛选得到的新基因NS5ATP2(615)的全长编码序列,构建NS5ATP2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5ATP2(615).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NS5ATP2(615)和pcDNA3.1(-)空载体分别转染的HepG2细胞的mRNA的差异性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确定基因NS5ATP2(615)由615nt组成,编码204aa的蛋白.基因表达谱芯片所检测的1 152条目的基因均为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NS5ATP2(615)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40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8条基因表达增强,22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细胞信号转导、凋亡、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于初步探索新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的资料.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NS5ATP2(615)生物学功能及HCV NS5A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 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改良PCR法检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结果120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 DNA、ccc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50%、45.83%,HBV DNA阳性检出率高于cccDNA(P<0.01);其中HBeAg阳性组PBMCs中HBV DNA(80.00%)和cccDNA阳性检出率(45.00%)分别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61.67%)(30.00%)(P均<0.01);PBMCs中HBVDNA检测阳性者血清HBVDNA水平明显高于HBVDNA检测阴性者(P<0.01)。结论改良PCR法检测表明HBV DNA不仅可感染PBMCs,且部分参与复制;PBMCs中HBVDNA存在和复制能力与HBeAg阳性相关;PBMCs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与血清HBV DNA水平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以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对45例重型乙型肝炎(SH-B)患者(其中急性10例,亚急性15例,慢性20例)检测了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各型SH-B患者血浆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1).而不同类型SH-B之间,HBeAg与抗-HBe阳性组之间血浆sIL-2R水平及SH-B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sIL-2R水平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提示不同类型SH-B患者都存在免疫效应细胞的过度活化,而其PBMC体外释放sIL-2R的功能似乎无异常,血浆sIL-2R水平高低似乎与HBV复制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9.
偏爱生食吃出大病天津消息 天津市一位40多岁的男司机,常在外用餐,且喜欢生吃蔬菜,结果吃出毛病,经常发生头疼。经CT检查,发现该男子颅内有异特占位性病变,医生怀疑是恶性肿瘤,但由于病患位置复杂不能做手术。今年7月中旬,患者又到天津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求医,被确诊为猪囊尾蚴随血液窜到脑部所致。据医生讲,从患者肚内驱出4.2米长的猪绦虫是由于其食用了带有猪囊虫的食品所致。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食用烤、涮及生食现象日益增多,而同时,一些疾病也出现了明显增加的趋势。 上述消息中的司机,实际…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典型特征为恐水,又名恐水症。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当今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霞的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狂犬病在我国曾一度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城乡养犬、猫等宠物的家庭迅速增加,野犬、猫的数量均呈现增多的趋势,近10年来狂犬病疫情又有抬头和迅速回升的趋势。一旦发病,成功救治者罕见,死亡率几乎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