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6篇
  3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滋养细胞重铸障碍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的重要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滋养细胞在重铸过程中分泌的重要酶类,其分泌的改变可能是PIH滋养细胞分化异常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22.
中药复方配伍理论是中药方剂的精华。中药配伍后多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应用HPLC-DAD研究川芎-赤芍配伍的多化学成分变化。由于中药成分复杂,需要建立稳定、重复、可靠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然后用液相色谱的统一方法分离样品和数据处理;通过比较合煎液和单煎液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确定合煎液中各峰的归属;并可研究配伍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川芎-赤芍配伍后少数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但没有发现新峰的产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本市2005年不同来源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表型和ctxA毒力基因特征。方法:以PCR方法,对所有菌株进行ctxA毒力基因检测。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所有菌株均进行了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从病人和外环境中分离出的0139群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从病人中分离出的0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均产毒,外环境中分离出的非流行株少数也产毒。0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耐药谱较01群霍乱弧菌菌株广;两者对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本市2005年霍乱的流行株都是产毒株,但产毒株不一定是流行株。药敏结果显示,对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应采取不同抗菌治疗,0139群霍乱弧菌多重耐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原发增殖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外周血β2整合素(CD11 a、CD11b)、L-选择素(CD62L)的表达,了解它们在PGN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2例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 a、CD11b、CD62L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粘度、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PGN患者外周血CD11 a、CD11b明显低于正常,而CD62L显著升高。CD11b降低程度与CD11 a相一致,且CD11b降低程度与CD62L呈负相关关系。肾组织CD11 a、CD11b表达明显增加,CD11 a增加水平与CD11b呈正相关关系,CD62L波动较大。结论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的β2整合素,L-选择素存在异常,提示CD11 a、CD11b、CD62L在PGN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蛋白组分.方法取5种诱导源诱导后提取抗菌蛋白,用不同细菌进行抑菌实验,观察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抗菌蛋白的组分变化.结果各诱导组产生的抗菌蛋白均能抗多种G+菌、G-菌和耐药菌株,但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别.各诱导组抗菌蛋白中有2条电泳带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但含量高于对照组;各诱导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的新的蛋白带.结论家蝇幼虫诱导后产生的抗菌蛋白抗菌谱广;不同诱导源可诱导家蝇幼虫产生相同蛋白及不同的新蛋白.  相似文献   
26.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已婚。因反复头昏,乏力2年,加重16d入院。2003年5月始出现头昏、乏力,伴有明显心悸、气促、虚汗等症状,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HGB 50g/L,输全血400ml,并自服铁剂,症状无明显好转。2003年5月16日入住我科,查血常规:WBC2.8×109/L,HGB 43g/L,PLT 31×109/  相似文献   
27.
张曦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3):176-178
目的 :探讨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6 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研究 A组与 B组及对照组。研究 A组与 B组口服米非司酮 15 0 m g后 ,研究 A组经腹羊膜腔注入利凡诺 5 0 m g,研究 B组注入利凡诺 10 0 m g,对照组单用利凡诺 10 0 m g。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引产成功时间、引产腹痛、宫颈撕裂及副作用的比较均有差异性 ,研究 A组比 B组副作用小 ,利凡诺用量减少一半 ,但引产效果一样。结论 :利凡诺 5 0 mg配伍米非司酮联合引产 ,是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法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础,是中医学中最富有特色的科学精华。证是辨证论治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中医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桥梁和关键。正如叶天士指出:“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更加认识到证候是认识生命活动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和现代医学同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
糖尿病肾病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虚证的研究中,结果发现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 Ⅰ-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肾阴虚证密切相关[1].这提示肾阴虚证存在其相关基因.目前克隆疾病的相关基因有多种方法,其中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对研究复杂基因组的差异基因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的: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汉族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方法:选择汉族DN且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证的患者以及正常人作为其对照组,进行正向和反向消减杂交.用硅胶法抽提血白细胞DNA,用RsaⅠ酶切基因组DNA成大小不等的片段,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连接,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将PCR产物与U载体连接,经蓝白斑筛选后,再用PCR方法插入片段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构建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结果:用SSH方法筛选出了DN肾阴虚证的差异DNA片段,得到586个白色克隆,再经PCR方法快速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从而成功地构建了DN肾阴虚证的DNA消减文库.结论:SSH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差异DNA片段以构建DN肾阴虚证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DN肾阴虚证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