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5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自动去骨技术——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术(DS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7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DSCTA的扫描方法采集数据。即制定两组扫描参数相同的计划螺旋采集平扫与增强扫描。然后用增强数据逐层减去平扫数据,自动去除骨与脑组织,只剩下血管影像。由两位放射医师分别在工作站上行常规与减影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方法分析颅内血管。全部病例均行DSA检查。最后用四分法(4分很好;3分好;2分;可以接受;1分差)来评价DSCTA图像质量。结果27例患者中,DSA发现38个动脉瘤,DSCTA发现38个动脉瘤,常规CTA发现36个动脉瘤。DSCTA图像质量分析4分,6例(22.2%),3分,15例,(55.6%),2分,6例(22.2%);没有一例图像质量评为差或不能诊断。结论DSCTA能快速准确的自动去骨,更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特别是提高了颅底段血管的显示。  相似文献   
52.
产妇分娩,有时需做台阴侧切.会阴切口.由干部位特殊,极易感染,因此愈合极为重要.我科于1996年1月-1997年3月采用高分子材科可暇收性缝线.行会阴切口皮内不拆线法缝合,康复效果良好,现将75例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 APN)、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 TGF-β_1)水平与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其对老年KOA的诊断价值。方法 170例老年KOA患者为KOA组,7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PN、IL-17及TGF-β_1水平,并进行2组及不同K-L分级患者间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APN、IL-17及TGF-β_1对老年KOA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PN、IL-17、TGF-β_1水平与K-L分级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KOA组血清APN[(3 162.40±418.25)μg/L]、IL-17[(32.75±16.38)ng/L]及TGF-β_1[(54.87±13.16)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84.72±205.63)μg/L、(15.84±8.20)ng/L、(10.42±2.63)μg/L](P0.05),K-L分级Ⅳ级、Ⅲ级、Ⅱ患者血清APN、IL-17及TGF-β_1水平依次降低(P0.05);当血清APN、IL-17及TGF-β_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 483.50μg/L、27.42 ng/L、40.35μg/L时,三项联合诊断老年KOA的AUC(0.960)大于APN、IL-17、TGF-β_1单独检测的AUC(0.825、0.796、0.863),其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83.5%;老年KOA患者血清APN、IL-17、TGF-β_1水平与K-L分级呈正相关(r=0.316,P=0.004;r=0.241,P=0.026;r=0.289,P=0.015),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PN、IL-17及TGF-β_1水平升高与老年KOA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项联合检测对老年KOA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冷冻异体硬脑膜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义齿用来恢复咀嚼功能及美观效果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即刻种植与拔牙同时进行 ,可缩短修复时间 ,防止牙槽骨废用性萎缩。为提高即刻种植的效果 ,我们将冷冻异体硬脑膜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应用于手术中 ,取得满意的结果。1 对象和方法1.1 材料 无菌条件下取新鲜尸体硬脑膜 ,剪成 2 .5 cm× 2 .5cm小块 ,按实验研究制备方法处理 ,置无菌器皿内储存于低温冰箱内 (- 36℃ ) [1 ] 。羟基磷灰石 (HA)人工骨为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研制的颗粒型微粒人工骨。1.2 方法 选取 4 5例患者 ,男 2 6例 ,女 19例。种植部位为前牙区 13…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观察核糖体蛋白L6(RPL6)基因表达的改变对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通过RT-PCR方法获得RPL6cDNA序列,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分别构建正向插入和反向插入的RPL6 cDNA重组质粒.以脂质体将正义RPL6 cD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K562细胞,将反义RPL6 cD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K562/AO2细胞.以MTT、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RPL6对化疗药物耐药性、凋亡和caspase-3的作用.结果表明转染正义RPL6cDNA真核表达质粒后,K56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增强到原来的325%,凋亡和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05);转染反义RPL6 cDNA真核表达质粒后,K562/AO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降低原来的38%;凋亡和caspase-3活性明显增加(P<0.005).结论RPL6基因过表达通过改变药物诱导的凋亡在K562/A02细胞耐药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3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男159例,女84例,平均年龄58(24~77)岁.肿瘤直径平均3.4(1.1~6.7)cm.孤立肾肾癌3例,双侧肾癌11例.TNM分期T_(1a) 237例,T_(1b) 6例;无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肾静脉、腔静脉癌栓.术后随访行超声、CT、肾功能等检查.应用KaplanMeier方法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估计并进行对数秩检验. 结果 243例中232例获随访,平均随访31(1~147)个月.术后应用干扰素继续治疗52例.死亡4例(因癌死亡1例,非癌死亡3例),总体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8.3%和100.0%;肿瘤复发5例,远处转移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13/232). 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局部复发率低,远期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性肾单位,降低并发慢性肾衰竭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应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5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结肠镜、腹部彩超等检查未发现可解释疾病的原因,其中出血组13例,腹痛组46例。采用甘露醇行肠道准备。结果59例中检查出小肠疾病26例。OMOM胶囊内镜性能稳定,图像清晰,摄像胶囊所携带的电池一般能满足对全小肠的观察。胶囊内镜在胃内通过时间9min~149min,胃内平均滞留时间44min,小肠通过时间83min~398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195min。有3例胶囊滞瘤体内,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58.
复方六月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六月青(CLYQ)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CLYQ对HSC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SC上清液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结果:CLYQ体外对HSC的TC50=6.191 g.L-1,TC0=3.504 g.L-1,CLYQ抑制HSC的增殖。CLYQ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HSC细胞上清液Hyp,HA,TIMP-1含量(P<0.05,P<0.01),呈现量效反应关系。结论:CLYQ通过抑制HSC的增殖,从而使ECM合成减少,肝纤维化减轻。  相似文献   
59.
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诊断的食管上段胃粘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情况。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痛,咽喉部症状,内镜下表现为呈玫瑰-橙红色天鹅绒样斑块,酷似胃粘膜,与周围的灰白色正常食管粘膜的界限清晰。病理检查显示病变由含有主细胞和壁细胞为主的胃上皮组织组成,与正常胃粘膜相比较,一般呈萎缩状。结论:胃粘膜异位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可发生在消化管或内胚层分化形成的器官,该病可引起一些临床症状,重者引起溃疡、出血、狭窄等并发症,极少数可发生癌变,故内镜医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与其他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区别。方法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4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确诊2例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为腺鳞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高、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Tg(-)、CK/L(-)、CK/H(+)、EMA(+)和CgA(-);腺鳞癌中Tg(+)、CK/L(+)、CK/H(+)、EMA(+)和CgA(-)。患者中位生存期3个月,3例患者均于术后1~7月内,因呼吸道梗阻及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随访13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临床呈高度恶性,Tg、CK/L和CK/H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用于其临床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