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陈新  宣之东  刘汝海  杨德瑞  韩玉  张庚 《医学综述》2012,(22):3865-386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非结石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危重患者,行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观察胆囊穿刺引流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均获得成功,在术后24 h临床症状缓解。最终4例死亡,7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于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82.
张庚 《陕西中医》2013,(10):1283-1284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拜阿司匹林和异山梨酯。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频率及临床症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2到6月在本院治疗的6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患者和研究3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FOLFOX6化疗方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复方中药治疗.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评分(NRS)、生活质量评分(FACT).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疗效(84.3%)明显高于对照组(64.5%),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NRS)下降、生活质量评分(FACT)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99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血清CEA,CA199比较,研究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术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4.
膜性肾病在儿科肾病患者中非常少见,一般表现为无症状的蛋白尿或者肾病综合征。在成人患者中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而在儿科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膜性肾病的比例不足5%。膜性肾病的组织学典型病理变化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壁的异常增厚,免疫荧光检查可以发现上皮下的呈颗粒状IgG免疫复合物沉积,  相似文献   
85.
儿童紫癜性肾炎以含有免疫球蛋白IgA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系膜区沉积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是影响过敏性紫癜患儿预后最重要的因素.紫癜性肾炎患儿体内半乳糖基化缺陷的IgA水平明显升高,且以其为抗原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构成大分子量的免疫复合物,这种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是促使儿童紫癜性肾炎发病的主要因素.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以激素和免疫抑制疗法为主,激素治疗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预防效果仍存在争议,但激素是治疗儿童紫癜性1肾炎的一线药物,尤其对处于急进期肾炎有明显疗效,对激素治疗发生抵抗的患儿应考虑使用免疫抑制疗法,现有的免疫抑制剂中环磷酰胺有比较好的疗效,环孢素A的治疗效果尚待明确,硫唑嘌呤、霉酚酸酯、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尿激酶等作为新兴的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药物,仍需大量的试验研究来确定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对医院2008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治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化疗未缓解者肛周感染24例,感染率28.57%;血液病类型中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肛周感染5例,占20.8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肛周感染8例,占17.78%;年龄因素中>50岁患者肛周感染14例,占14.43%;粒细胞绝对值<0.5肛周感染7例,占6.86%,化疗效果、血液病类型、年龄、粒细胞绝对值是并发肛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手术治疗组15例,治愈平均17.5d,发热平均7.5d.保守治疗组13例,治愈平均28.6d,发热平均1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与年龄、化疗、粒细胞绝对值、血液病类型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及时采取手术切开引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评价早期气管切开(early tracheostomy,ET)与晚期气管切开(late tracheostomy,LT)对重型脑外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0年12月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行气管切开需长时间机械通气、GCS<9分的重型脑外伤患者167例.依据口插管机械通气时间≤7d为ET组81例,>7d为LT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特征、PDT前后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PDT后住ICU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创伤指数和开颅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T组显著缩短了PDT前机械通气时间[(5.16±1.33)d∶(11.64±4.25)d,P<0.01)]、PDT后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15.0d∶17.0d,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18.0d∶26.0d,P<0.05)以及PDT后住ICU时间(中位数16.0d∶21.0d,P<0.01)和ICU住院时间(中位数21.0d∶32.0d,P<0.01),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死亡率(17%∶14%,P>0.05)和住院死亡率(25%∶28.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曲线显示ET组60d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和ICU住院率较LT组显著降低.结论 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但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可行早期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88.
目的系统评价常规方案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2013.4)、EMbase(1990~2013.4)、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4期)、CNKI(1982~2013.4)、WanFang Data(1990~2013.4)、VIP(1989~2013.4)和CBM(1978~2013.4)数据库,查找有关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个研究,包括8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方案联合血必净注射液与单纯常规方案比较,联合血必净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感染程度指标(WBC、CPIS、CRP)、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研究均未报告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较单纯常规治疗对重症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