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399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95篇
  2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9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例肝血管瘤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离断肝脏的方法体会及治疗效果。结果3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5min(60~180min),术中平均出血400mL(100~800mL),平均住院日8d,无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离断肝组织安全有效,疗效满意,可降低费用,实现了低成本微创外科。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颗粒植骨,钛网植骨和自体髂骨植骨在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5年7月至2020年9月接受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 +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98例患者,其中32例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植骨,34例颗粒植骨。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次要参考指标:矫正和丢失Cobb角,植骨融合时间。记录所有参考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8月(14 ~ 53月)。颗粒组手术时间(192.6±42.2)min,植骨融合时间(5.2±1.1)月,均优于髂骨块组(229.2 ± 61.6)min,(8.0 ± 2.9)月和钛网组(233.1±51.1)min,(8.6±5.6)月,P<0.05。术中出血量颗粒组(385.3±251.8)ml,少于钛网组(660.9 ± 486.4)mL,P<0.05;与髂骨块组(534.4 ± 395.4)ml无统计学差异,P=0.122。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腰椎节段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丢失及矫正Cobb角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指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与髂骨块植骨和钛网植骨相比,颗粒骨植骨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植骨融合快,应用于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植骨方式。  相似文献   
93.
病例:患者,女,6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2日出现右小腿发硬、疼痛,初未引起注意。后下地活动后,出现晕厥、大汗、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意识恢复,觉胸闷气短,查体:血压84mmHg/40mmHg,心率快170次/分,律齐,心音低,无杂音,右下肺呼吸音低,无罗音。急查心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术前高低磁场MRI图像进行垂体腺瘤神经导航手术的作用。方法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MRI扫描,图像在导航系统工作站三维重建,制定出手术计划,标记重要结构,导航定位并指导手术操作。结果术中神经导航定位精确,注册误差在0~1.9 mm。术后MRI复查肿瘤全切除者34例(80.9%)、次全切除者8例(19.1%)。结论垂体腺瘤行导航手术最适合,高或低磁场MRI提供影像导航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5.
钙磷代谢紊乱是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症与心血管病变、钙磷代谢等关系异常密切.FGF23在CKD患者中参与钙磷代谢的调节.但在不同的肾脏病变阶段,FGF23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为此,我们观察了不同肾功能状态下血FGF23变化趋势、相关影响因素及与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活性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目的:进一步评价短袢Roux-en-Y吻合术的抗返效果,探讨Roux淤积综合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随访1999年7月&2009年6月完成的胃癌切除胃空肠短袢Roux-en—Y吻合术171例,通过症状调查、消化道钡餐、胃镜并活检、B超、CT检查确定短袢Roux-en-Y吻合术的抗返流效果和Roux淤积综合症的发病率。结果:161例(94%)获随访结果,未发现有明显症状的返流性胃炎、无倾倒综合症和Roux淤积综合症。结论:扩大胃的切除范围、同时缩短Roux袢的长度可防治Roux淤积综合症,对空肠吻合口进行抗返流加工。短袢Roux-en-Y吻合抗返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mTOR siRNA,采用低、中、高浓度(50、100与150 nmoL/L)的mTOR siRNA分别转染EC9706细胞24、48与72 h.同时设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及正常对照组(不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与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TUNEL法检测转染24 h时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转染24、48与72 h,6组细胞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蛋白:F=24.14,45.78,59.19,P均<0.001;mTOR mRNA:F=41.42,69.74,43.71,P均<0.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43.85,172.98,155.01,P均<0.001);低、中、高浓度组转染不同时间点间比较,mTOR蛋白(F=42.23,29.46,50.22,P均<0.001)、mTOR mRNA(F=6.48,8.50,4.80,P均<0.05)及细胞生长抑制率(F=78.77,76.14,52.28,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低于各对照组,且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及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5).不同浓度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各对照组,且细胞生长抑制率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和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转染24 h,6组细胞A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2.96,P<0.001),mTOR siRNA转染组AI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高浓度转染组AI高(P<0.05).结论:mTOR siRNA可有效抑制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且能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食管癌EC1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低、中、高浓度的雷帕霉素(100、150、200 nmol/L)分别作用于EC1细胞24、48、72 h,同时设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EC1细胞中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EC1细胞的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雷帕霉素作用24、48与72 h,5组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蛋白:F=29.273、34.328、41.571,P均<0.001;mTOR mRNA:F=34.969、53.614、36.943,P均<0.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566.732、51.768和186.022,P均<0.001);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EC1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低于各对照组,且其表达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5).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作用24 h,5组细胞凋亡指数(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563,P<0.001),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AI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EC1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EC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
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国内很多医学院校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满意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的“填鸭”式学习,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反映,对此进行了教学改革,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寄生虫学的部分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分析了学生对PBL教学法的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100.
朱丽华  张威  徐淑莉  宫建美 《吉林医学》2010,(35):6600-6601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它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病未经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的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我院于2009年收治1例皮肤大面积疱疹引起Ⅲ、Ⅳ度压疮的老年患者,患者通过抗生素溶液冲洗配合金因肽喷剂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