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与其颈动脉超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将纳入的5 99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HHcy组与无HHcy组,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生化化验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HHcy组患者脑卒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无HHcy组,TIA、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于无HHcy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HDL、吸烟、饮酒是HHcy的危险因素。HHcy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比例高于无HHcy组,多发斑块的比例高于无HHcy组,单发斑块或无斑块的比例低于无HHcy组。HHcy组的内火、痰湿证候要素所占的比例较高,无HHcy组的患者内风、气虚、阴虚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HHcy与脑卒中、高血压病有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年龄、BMI、吸烟、饮酒是HHcy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从NOX4与炎性因子角度探讨清热、活血组分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复合线栓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复制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缺血1.5 h再灌注24 h,M组)、清热组分苦碟子注射液3.6 mL/kg组(A组)、活血组分血栓通注射液40 mg/kg组(B组)、苦碟子注射液1.8 mL/kg+血栓通注射液20 mg/kg组(C组)、苦碟子注射液1.8 mL/kg+血栓通注射液80 mg/kg组(D组)、苦碟子注射液7.2 mL/kg+血栓通注射液20 mg/kg组(E组)。Longa5级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IL-1β、TNF-α的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OX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神经功能评分示:S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M组神经功能缺损最重;与M组相比,A组、B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E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C染色示:S组未见白色梗死灶,M组白色梗死区域明显;与M组相比,A组、B组白色梗死区域减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P0.05,P0.01);与A组、B组相比,C组、E组白色梗死区域减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P0.05),D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最小(P0.01)。免疫组化示:与S组相比,M组大脑皮层IL-1β及TNF-α阳性细胞数增多,黄色深染,凋亡细胞增多(P0.01);与M组相比,A组、B组IL-1β及TNF-α阳性细胞数减少,颜色变浅;与A组、B组相比,C组、D组IL-1β阳性细胞表达量不同程度减少(P0.01),E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D组、E组TNF-α阳性细胞表达量均不同程度减少(P0.01)。Western Blot示:与S组相比,M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中NOX4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与M组相比,A组、B组NOX4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A组、B组相比,C组、D组、E组NOX4的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清热、活血组分联用可通过调节NOX4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产生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是反映内脏肥胖的新型指标,其与脑血管事件风险及中医证候之间关系的证据很少。旨在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探讨该部分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内脏肥胖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研究依托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项目。病例来源为北京市丰台区8家社区医院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9 215例。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完整的人口学信息及中医证候量表。检测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VAI、LAP两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 对9 215名受试者[平均年龄(60±9)岁,61.5%为女性]进行了分析。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74.8%。颈动脉硬化组的内脏肥胖指标腰围(P<0.001)、腰高比(WHtR)(P<0.001)、LAP(P<0.001)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颈动脉硬化人群共提取出5个证候要素,包括:气虚、阴虚、痰湿、火热、瘀血。颈动脉硬化人群内火证(P<0.001)、血瘀证(P<0.001)、痰湿证(P<0.001)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不同VAI组间阴虚证(P<0.001)、气虚证(P<0.001)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不同LAP组间内火证(P<0.05)、阴虚证(P<0.001)、气虚证(P<0.001)、痰湿证(P<0.001)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证候要素以痰湿、内火、瘀血等实证较为突出,脏腑定位肝、脾、肾3脏,该部分人群证候分布特征为既有气虚、阴虚的本虚之象,又有内火、痰湿、瘀血的标实之证,属于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相似文献   
104.
"病络"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病机,中医神经信息学研究方向之一是利用脑功能成像、神经电生理学等西医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可视性依据的研究。脏腑功能失常使脑部络脉病变引起脑神功能改变,在机体未出现形质异常阶段可能是"病脑气络"阶段。中医神经信息学以肝气郁结证为切入点,为"病脑气络"病机找到了客观可视性的证据,为进一步探索疾病的早期干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过程存在毒损脑络进而损及心络的机制,为内毒损伤络脉学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检测脑梗死模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电图及心脏病理形态学改变;放免法检测心肌组织内皮素(ET)变化,生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变化。结果脑梗死大鼠血清CK-MB活性增高(P<0.01),心电图出现ST段下降,或T波低平、倒置等心肌缺血性改变;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的早期病变;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原纤维横纹和线粒体嵴模糊不清、细胞间质水肿等。ET/NO、MDA、SOD等指标发生了异常改变(P<0.01)。结论急性脑缺血伴发有心肌细胞损害;血管活性物质、氧自由基等毒性效应导致了心肌组织损害过程,体现出内毒损伤脑络进而损及心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治疗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L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AMCI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100例,治疗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非干预方案,治疗组在非干预方案基础上,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口服联合中医特色疗法综合干预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蒙特利尔认知(Mo CA)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积分、社会功能活动(FAQ)积分及中医证候变化。结果:Mo CA总分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ADL和FAQ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核心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治疗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SQL数据库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B/S (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体系结构,运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以及ASP(Active Server Page)技术,记录和分析原始资料进行中医药防治中风后认知障碍临床应用研究.由于该研究是多中心、大样本、入组病例约3000例,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病例资料数据库的方法实时收集病例的有关信息,最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并节省了时间,实现数据的实时动态管理,加强了临床研究的数据管理和监控.结论 SQL数据库技术为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基于电子化数据采集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方法 根据中医临床研究项目的需求,运用SQL数据库技术建立临床研究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使用该系统将患者随访资料录入数据库;在数据库设计、测试、实施过程中,分析电子化数据采集对于临床研究质量的影响,探讨通过电子化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合理设计进行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如逻辑核查、数据有效性检查、数据自动计算、关键指标的质量检查等.结果 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结论 有必要建立临床研究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初步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为脑卒中的中医预防提供辨证论治依据,并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辨证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筛查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2536例,分析其中医症状、舌脉、证类分布的频数特征,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差异性。结果检出率前5位的中医症状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视物模糊(1670例,65.9%)、急躁易怒(1458例,57.5%)、腰膝酸软或痛(1445例,57.1%)、头晕(1286例,50.7%)、双目干涩(1274例,50.2%);检出率前5位的舌脉象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苔白(1401例,55.2%)、苔薄(1260例,49.7%)、脉弦(1201例,47.4%)、舌黯(1168例,46.1%)、舌红(1027例,40.5%)。头晕、失眠、苔白、苔薄等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齿摇、苔腻、苔黄、脉弦等检出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齿摇、双目干涩、口渴、舌黯、舌红、脉弦等的检出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急躁易怒、麻木、气短、舌齿痕、苔薄、脉沉等检出率中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表现复杂,既有肝脾肾亏损本虚之象,又有风火痰瘀的标实之征,多属虚实夹杂证。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症状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0.
银杏酮酯分散片是一种新型的银杏叶提取物标准化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合理、安全地使用银杏酮酯分散片,是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临床预后的关键。该共识由国内心脑血管领域的中西医临床专家共同制定,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制订流程》,在充分调研临床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临床问题,依据PICO化的临床问题检索文献,采用国际公认的证据分级推荐标准--GRADE系统开展证据评价、分级和推荐,并采用名义组法形成专家共识。如果证据充分则形成"推荐意见",采用GRADE网格计票规则;如果证据不充分,则形成"共识建议",采用多数计票规则。该共识推荐了银杏酮酯分散片临床应用中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等,旨在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规范合理用药,减少用药风险。该共识仍需在未来根据实际应用中针对新出现的临床问题及循证证据的更新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