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瓜蒌饮片中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瓜蒌饮片中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测定和比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全国15个省市的18批市售瓜蒌饮片中,总糖的含量介于16.17% ~32.65%,还原糖含量介于3.29%~13.29%.结论:建立的瓜蒌饮片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优质瓜蒌饮片中的总糖含量>25%,还原糖含量>9%;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高低可以诠释瓜蒌“糖味浓者为佳”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柏子仁在贮藏过程中经历虫蛀、酸败等变质现象前后的品质变化。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及电子鼻、电子舌等电子感官技术对正常、虫蛀、氧化酸败、水解酸败4种类型的柏子仁药材进行挥发性成分、气味、滋味的测定。通过检索质谱库和人工比对鉴定挥发性成分,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传感器的响应值来确定气味和滋味,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研究样品变质前后的差异性。结果 柏子仁样品中共鉴定出85个化合物。与正常样品比较,水解酸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减少5个,虫蛀和氧化酸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分别增加1、21个,种类上以醛类和酸类成分为主。其中氧化酸败样品中正己酸、己醛、丙酸的含量较正常样品明显提高,相对质量分数分别达到了11.49%、10.21%、7.52%,成为酸败现象的关键指标。电子鼻分析认为W1W、W2W和W1S传感器对应的气味成分差异明显。电子舌分析认为变质后药材的酸味响应值普遍增大。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后认为虫蛀样品在挥发性成分、气味和滋味方面与正常样品相比变化较小,而酸败后的样品变化较大,尤其是氧化酸败样品。结论 对于柏子仁来说,自然条件下12个月贮藏引起的氧化酸败对质量的影响最大,为了保证柏子仁质量,应该主要从防止氧化酸败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3.
双边栝楼种子中不皂化类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双边栝楼种子中不皂化类脂的化学成分,为制定中药瓜蒌和瓜篓子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乙醚提取脂肪油,氢氧化钾进行皂化反应,对不皂化类脂进行硅胶柱层色谱分离和纯化,用IR,MS,IH-NMR,13C-NMR等光谱技术和对照品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栝楼仁二醇(I),7.氧代二氢栝楼仁二醇(Ⅱ),lOa-葫芦二烯醇(Ⅲ),豆甾-7-烯-3p-醇(Ⅳ),豆甾-7,22二烯-3p-醇(V)和豆甾-7,22-二烯-3-O-B-D-葡萄糖苷(Ⅵ)。结论前3个化合物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24.
菊科植物青蒿(Anemisia annua L.)在16小时光周期下生长55天后,切下无性系,转移到温室中进行6种光周期的处理。在短的光周期(8,10或12小时)条件下,2周后植物开花;在长的光周期(16,20或24小时)条件下,植物在10周的处理停止之前一直保持生长状态。当植物生长在长的光周期条件后,处理转化成8小时的光周期,花期保持2周  相似文献   
25.
瓜蒌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瓜蒌皮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有清化热痰、利气宽胸的作用。在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上我们发现瓜蒌皮水煎剂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26.
含羞草科柏勒树(Dichrostachys glomerata)的树皮被民间医学用于小儿重症咳嗽和妇科疾病。 中非的柏勒树树皮400g,以己烷加热提取,得3.8g浸膏(收率1%),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浸膏以CH_2Cl_2搅拌,得到250mg黄色沉淀和一份滤液。沉淀中含有化合物木栓烷-3-酮和木栓烷-3-β-醇。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全国市售白芷饮片进行质量一致性的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2份不同地区的市售饮片、1份硫磺熏蒸药材和1份自然晾干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饮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HPLC条件为: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选择210~800 nm范围的最大绘图。通过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白芷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定了12个共有特征峰。市售饮片的相似度为0.840~0.973;与硫磺熏蒸药材相比,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672~0.908;与自然晾干药材相比,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536~0.684。市售饮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35%~0.140%和0.028%~0.069%。结论不同地区的市售白芷饮片具有质量一致性,推测饮片均为硫磺熏蒸品。  相似文献   
28.
36种油性中药不皂化物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油性中药的不皂化物进行薄层色谱的研究,建立统一的鉴别方法。方法: 36种油性中药,以5%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皂化反应,以1 mL含有1 g药材浓度的不皂化物样品溶液薄层点样,以α-菠菜甾醇、β-谷甾醇、齐墩果酸和栝楼仁二醇为对照品进行对照,以薄层色谱的显色斑点进行鉴别。结果: 各油性中药的不皂化物质在同一条件下均能显示明显的薄层色谱斑点。急性子、牛蒡子、茺蔚子、肉豆蔻、蛇床子、瓜蒌子、女贞子均显示α-菠菜甾醇的斑点,除急性子、木鳖子、栝楼种子外的所有供试品均显示β-谷甾醇的斑点,肉豆蔻、瓜蒌子、女贞子均显示齐墩果酸的斑点,栝楼种子、双边栝楼种子均显示栝楼仁二醇的斑点。结论: 牛蒡子、茺蔚子、肉豆蔻、蛇床子、女贞子含有α-菠菜甾醇,肉豆蔻、瓜蒌子含有齐墩果酸,郁李仁含有β-谷甾醇等,均系首次报道。油性中药的不皂化物质可以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薄层色谱的比对。  相似文献   
29.
湖北栝楼果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葫芦科植物湖北栝楼果皮的挥发油中性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碱水从其乙醚溶液中除去酸性部分后得到的中性部分用于实验。以气质联用对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名称。以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38个化合物,其含量之和占挥发油中性部分的76.01%。结论:湖北栝楼果皮的挥发油含有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棕榈酸甲酯、亚麻酸乙酯、亚麻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等长链脂肪酸的甲酯和乙酯化合物共16个,还含有十六醛和六氢金合欢基丙酮等其它结构类型的化合物22个。  相似文献   
30.
中药化学是一门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化学、物理、色谱、光谱等现代科学技术,寻找中药中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性质、组成,揭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的重要学科;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其几乎渗透于中药研究的各个领域,是其他研究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研究手段和内容之一。在近些年中药领域中开展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中药现代化产业行动计划”项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