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循环Th1/Th2的影响及其引起Th1/Th2漂移的机制。方法18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CBP治疗。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进行前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h采血检测Th1/Th2,同时检测血液中IL4和IFN-1浓度。结果MODS患者经CBP治疗后,Thl表达逐渐增加,而Th2表达逐渐下降,IFN-γ和IL-4的浓度均下降;Th1/Th2和IFN-γ/IL-4比值随治疗时间的增加升高;Th1/Th2和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结论CBP治疗可能可改善MODS患者的Th1/Th2平衡漂移,可能与改善机体内IFN-γ/IL-4比值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本院的消化性溃疡Hp感染中西结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的62个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1例,实验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治疗Hp感染的疗效。结果: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病例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全部治愈的有25例,治愈率为80.65%,治疗有效的为5例,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全部治愈的有18例,治愈率为58.06%,治疗有效的为10例,总有效率为90.32%。二者治愈率有显著差异,Hp感染根治率前者为93.55%,后者为77.42%,二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结合的联合疗法在消化性溃疡的治愈和Hp感染的根除方面比单纯的三联疗法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预防病情的复发。  相似文献   
73.
刘月华  邵笑  尹超 《医学综述》2012,(21):3688-3689
目的探讨小脑延髓池增宽(>10 mm)的巨大儿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5年间120例出生体质量≥4000 g胎儿的产前小脑延髓池测量值,比较小脑延髓池增宽与小脑延髓池正常的巨大儿的妊娠结局,并分析原因。结果异常组10例中小脑延髓池增宽者1例合并羊水多,1例合并小脑蚓部缺失,8例新生儿未见异常;正常组1例合并糖尿病,11例新生儿父母身材高大,胎儿体质量增加,98例因摄入蛋白质过多均未见异常。结论巨大儿小脑延髓池增宽不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妊娠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ICU 2009年10月27日-2010年2月28日收治的3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愈24例,死亡10例。检出病原菌的患者共18例,感染率52.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64.7%,其次是血液和静脉导管,分别占13.2%、9.6%。18例患者共分离出136株病原菌,主要菌株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67.6%)、铜绿假单胞菌(9.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7%)、大肠埃希菌(5.9%)、光滑假丝酵母菌(5.1%)。在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63.0%对除多黏菌素B之外的所有抗生素耐药,其余的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低的为米诺环素(48.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59.3%。鲍曼不动杆菌株数与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呈线性相关(r=0.973,P=0.027)。结论本组34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主要感染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株,且鲍曼不动杆菌出现株数与患者免疫功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5.
刘丽平  刘健  郭鸿  尹超  朱磊  李斌 《胃肠病学》2013,18(5):281-285
背景:小肠缺血再灌注(I/R)是危重症过程中常见的病理改变,研究其损伤发生机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COX-2在小肠I/R损伤中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I/R模型组(n=20)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尼美舒利干预组(n=20),干预组于造模前1h予尼美舒利80mg/kg灌胃。各组分别于再灌注3、6、12、24h后采集标本,行小肠组织COX-2mRNA、血清D-乳酸、血清促炎(IL-6、TNF-a)和抗炎(IL-10)细胞因子以及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I/R模型组小肠组织COX-2mRNA表达、血清D-乳酸水平在再灌注后3h即明显增高,6h时达峰值,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血清IL-6、TNF-a、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5),全血CD4+/CD8+比值持续降低(P〈0.05)。与同时点I/R模型组相比,尼美舒利干预组COX-2mRNA表达、D哥L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CD4+/CD8+比值显著增高(P〈0.05),IL-6、TNF-a水平略有降低。结论:COX-2在小肠I/R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改变促炎/抗炎细胞因子之间以及CD4+/CD8+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即同时作用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导致严重的机体免疫状态紊乱。COX-2选择性抑制剂可能系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改善小肠I/R损伤。  相似文献   
76.
77.
经导管化疗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新技术。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我们自1991年3月以来将导管化疗与中药华赡素相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组47例,男性42例,女性5例,年龄27~81岁。平均61.3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其中磷癌36例,腺癌8例,未分化细胞癌3例。按UICC肺癌TNM的分期标准,Ⅲa期25例,Ⅲb期19例,Ⅳ期3例。影像学检查(X线和CT),右侧肺癌27例(中央型9例,周围型18例);左侧肺癌19例(中央型5例,周围型14例):双肺癌灶1例。伴胸腔积…  相似文献   
78.
79.
本科2009年10月27日至2010年2月28日收治3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者,对其中29例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位SAP患者的血清,将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传代培养后接种于96孔培养板,分为空白对照组、血清处理组和血必净治疗组(1mg/ml、5mg/ml、25mg/ml)进行培养,然后分别测定各组的氧化应激指标ROS、MDA、SOD和T-AOC。[结果]ROS、MDA在血清处理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ROS:(97.22±6.45)U/ml(53.08±5.28)U/ml,(32.75±1.24)μmol/L(12.05±1.48)μmol/L,P0.05],血必净治疗组ROS、MDA水平随着血必净浓度增加逐渐降低,与血清处理组存在显著差异。SAP患者血清处理后的SOD、TAOC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25.54±1.17)U/ml(39.56±1.13)U/ml,(2.12±0.09)U/ml(3.22±0.05)U/ml,P0.05],而给予不同血必净治疗后SOD和T-AOC较血清处理组增高。[结论]血必净可以有效控制SAP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可用于SAP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