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85篇
内科学   18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677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223篇
  3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研究多 b值DWI双指数模型参数预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穿刺或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多 b 值 DWI(b 值0~800 s/ mm2)图像,逐层勾画全肿瘤感兴趣区,利用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计算肿瘤扩散系数 Dt、灌注系数 Dp 及灌注分数 f。根据 Gleason 评分(GS)及 D’Amico 分级分组,采用 ANOVA 方差分析及 Spearman 相关分析,低侵袭及中-高侵袭组间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癌灶 Dt 在 GS 及 D’Amico 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呈负相关。Dp及 f 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对 Dt 进行 ROC 分析,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2%,100%;85.1%,90.0%;AUC=0.928,0.838;界值分别为1.073×10-3 mm2/s,1.117×10-3 mm2/s。结论Dt 可预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Dp 及 f 与前列腺癌恶性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芪藿复方合剂治疗脾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气虚型DN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降血压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芪藿复方合剂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vs 60.0%,P<0.05);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FBG、TC、TG、CRP、SCr、24hUmAlb和24h UAER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藿复方合剂对DN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可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
Cushing病(Cushing disease,CD)是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或ACTH细胞增生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其年发病率为0.7~2.4例/百万人[1],占Cushing综合征的70%[2],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儿童少见,儿童及青春期ACTH腺瘤仅占Cushing综合征的13.9%~14.9%[3]。经鼻蝶垂体腺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制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及Delphi法确定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将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设计成问卷条目,形成问卷调查表的初稿.应用初稿进行小样本流调,采用统计学的频率分布法、相关性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对问卷调查表初稿的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稿.结果 形成包括气血亏虚证、心脾两虚证、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7个维度、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问卷调查表.结论 制定的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伴有浸润的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特殊染色对1例伴浸润的乳腺实性乳头状癌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患者女性,63岁,病理诊断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伴浸润.镜下病变呈多个大小不等实性乳头状结节,由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充填结节,受累导管明显扩张,可见黏液分泌及黏液湖形成.周围脂肪组织内见成团散在的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结节周边及浸润灶α-SMA及P63失表达,肿瘤细胞ER、PR、NSE、Syn、CgA、E-cadherin和CK8弥漫强阳性;C-erbB-2、CK14、34βE12、CK5/6及EGFR阴性,Ki-67<5%,AB黏液染色阳性.结论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低度恶性的乳腺肿瘤,具有惰性生物学行为,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组织学上应与伴有普通型导管增生(UDH)的导管内乳头状癌、小叶内瘤变、低级别导管内癌和包被性乳头状癌鉴别;伴浸润的实性乳头状癌预后主要取决于浸润成分.  相似文献   
86.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抗阻训练对老年癌症生存者癌因性疲乏(CRF)及生存质量(QOL)的影响 方法:将45例纳入标准的老年癌症生存者随机分为高强度(60%1-RM)抗阻训练组(n=15)、低强度(30%1-RM)抗阻训练组(n=15)及对照组(n=15),所有患者训练前后均进行六大肌群肌肉一次最大重复负荷(1-RM)、脂肪重量(FM)、瘦体重(LBM)测定以及简易疲乏量表(BFI)、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CCC)评估。高强度及低强度抗阻训练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抗阻训练,每周3次,每次3节,每节10项,每节间休息3min。 结果:训练前3组的六大肌群1-RM、FM、LBM、BF1、QLQ-CCC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3组的以上五项指标参数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高强度组增加明显高于低强度组。 结论:与低强度抗阻训练相比,高强度抗阻训练可以明显缓解老年癌症患者CRF、提高其QOL。  相似文献   
87.
引入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诠释中医阴阳理论.借助红外成像获得的人体体表脏腑三焦等对应区域热值数据和排序,以坐标图形式表达人体区域热值数据高低(人体热结构),确立中医证候热力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健康人脏腑三焦等人体热结构符合耗散结构,不同证候出现不同人体热结构,辨证论治就是根据脏腑寒热偏离,用中医方法恢复人体正常热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肥胖症患者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米色化的影响,为治疗肥胖症提供新的途径。 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的24例肥胖症患者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分离脂肪组织基质细胞并进行成脂诱导分化,在诱导分化后期加入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干预,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Rosi-1组(加入1 μmol/L罗格列酮)和Rosi-2组(加入2 μmol/L罗格列酮)。通过实时定量PCR法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脂肪细胞中解偶联蛋白(UCP1)及米色脂肪细胞特异性产热基因的表达。通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甘油释放浓度来评估干预对脂肪细胞脂解功能的影响。 结果 加入罗格列酮干预后,Rosi-1组和Rosi-2组成熟脂肪细胞表现多脂滴外形,UCP1蛋白(t=23.12,P<0.01;t=7.35, P<0.01)和米色脂肪细胞特异性产热基因UCP1(t=2.63, P=0.03;t=9.86, P<0.01)、PPARγ(t=2.8, P=0.02;t=11.06, P<0.01)和PR16结构(PRDM16)基因(t=2.65, P=0.02;t=12.85, P<0.01)表达水平在Rosi-1组和Rosi-2组中均较对照组上调,且Rosi-1组(t=2.76, P=0.02)和Rosi-2组(t=5.83, P<0.01)的脂解能力较对照组增强。 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提高肥胖症患者白色脂肪组织的米色脂肪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的棕色化,选择性作用于脂肪组织的PPARγ激动剂的研发可以为肥胖症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前列腺2号方联合灌肠、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 方法 将2018年2月—2019年5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符合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60例,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2号方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腺灸Ⅱ型神阙、气海、中极穴位交替贴敷,每周2次,一次留置12 h;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每月前15 d连续灌肠,然后休息15 d。上述2组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结果 治疗前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等局部疼痛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积分治疗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小体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卵磷脂小体计数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24)。 结论 前列腺2号方联合灌肠、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较单用前列腺2号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