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区自噬相关蛋白LC3A/B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自噬抑制剂3-MA组、电针+3-MA组,共5组;每组根据缺血2 h再灌注时间分为IR24 h、IR72 h、IR7 d共3个亚组(n=5)。每组大鼠在IR24 h、IR72 h、IR7 d时间点分别进行复合神经功能评分、悬线测试评分和平衡行走测试评分测定;免疫组化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A/B表达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电针组可减轻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 01); 3-MA组可加重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 01)。而3-MA+电针组无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各时间点均出现明显的LC3A/B蛋白表达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并在IR72 h时达到高峰;电针组大鼠在IR72 h,LC3A/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 0. 05),而在IR7 d时与模型组相比又出现明显降低(P 0. 05); 3-MA组能明显下调LC3A/B蛋白含量表达,而在抑制剂基础上给予电针干预能在IR72 h、IR7 d上调蛋白的表达,与3-MA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头穴透刺配合电针可明显改善MCAO/R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头穴透刺配合电针可调节MCAO/R大鼠缺血半暗带区LC3A/B蛋白表达,从而调节神经细胞自噬。头穴透刺配合电针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可上调缺血半暗带LC3A/B蛋白表达、适度激活MCAO/R大鼠的神经细胞自噬,保护受损的神经元;而在再灌注中晚期降低LC3A/B蛋白表达、抑制MCAO/R大鼠神经细胞自噬的过度激活,从而拮抗神经元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和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动态变化,以及"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VEGF的动态调控,探讨该针刺法治疗脑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针刺组针刺病灶侧"百会"透"曲鬓"穴。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细胞胀亡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空白组的大鼠表现正常;各造模组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以2~3 d时最为严重。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征较模型组有明显恢复,与模型组比较,6 h、1 d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 d、3 d、7 d评分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术后6 h可见神经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2 d~3 d时神经细胞胞体胀亡最为严重。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细胞胀亡减轻,神经细胞膜及核膜破损程度也较轻,线粒体肿胀呈空泡较模型组相应减少。③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VEGF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 h即出现大量的VEGF阳性细胞表达并出现第一个高峰;1 d、2 d出现缓慢下降态势;3 d突然增高并达峰值;7 d时阳性表达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大鼠在1 d~3 d时间点,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在7 d时间点,针刺组VEGF阳性表达反而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①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VEGF表达上调,且其变化与行为学评分和神经细胞胀亡的形态学变化相关;②头针疗法在脑出血早期能够降低鼠脑内VEGF阳性细胞表达,而在脑出血后期又可促进VEGF阳性细胞表达,从而提示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可能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4.
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Nes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后巢蛋白(Nestin)的动态表达及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针刺组(简称针刺组)、模型+忆立福组(简称西药组)3组。每组又分为6h、1、2、3和7d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另设空白对照组6只大鼠。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观察不同时相点头穴针刺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Nestin表达的影响。结果:针刺组大鼠脑内Nestin蛋白表达在不同时相点均有显著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调脑内Nestin表达可能是针刺治疗脑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针刺可能通过早期干预,上调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内Nestin蛋白表达,从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角度,揭示针刺治疗脑出血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再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阿魏酸作用下,出生后不同时期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动物模型(rd小鼠)血浆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动态表达特征,探讨阿魏酸对rd小鼠表达ET-1的作用特点。方法 取新出生的rd小鼠90只及C57/BL6小鼠18只,按照阿魏酸灌胃浓度的不同分成4组,0.25g? L-1组、0.50g? L-1组、0.75g?L-1组、1.00g?L-1组,每组再按照给药时间分为2周组、3周组、4周组,以上12组为药物处理组,每组各6只。相同周龄的rd小鼠各6只不作处理作为病变对照组,相同周龄的C57/BL6小鼠各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ET-1浓度。结果 2周组、3周组、4周组病变对照组小鼠ET-1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3周组、4周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10)。经阿魏酸治疗后2周时,0.50g?L-1组、0.75g?L-1组ET-1水平低于病变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周时,0.25g?L-1组、0.50g?L-1组、0.75g?L-1组ET-1水平低于病变对照组,其中0.50g?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4周时,0.25g?L-1组、0.50g?L-1组、0.75g?L-1组ET-1水平低于病变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27、0.021)。各浓度治疗组中,仅1.00g?L-1组治疗3周和4周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09)。结论 rd小鼠在病变过程中,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RP的发生发展有关。在不同浓度阿魏酸治疗下,rd小鼠ET-1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其中0.50g?L-1、0.75g?L-1治疗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头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超微结构、血清S100B含量及脑水含量的影响,揭示头针对BBB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大鼠患侧百会透曲鬓穴;电镜观察BBB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100B含量,观察BBB通透性的变化;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结果:①电镜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毛细血管周围的星型胶质细胞的足突肿胀减轻,血管周围的电子空白区变小,TJ和基底膜的结构破坏减轻;②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及脑水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头针组大鼠在再灌注24 h、48 h、72 h,脑组织水含量以及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头针能够在早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BBB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降低BBB的通透性,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BB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以传统手法烧山火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针刺夹脊穴和单独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4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9.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易损斑块的形成,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共同基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与基底膜产生裂解作用及参与血管内膜的炎性反应,其在血液中的病理性增高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是导致斑块破裂、引起脑梗死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对脑梗死的程度、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ANFH患者50例(56髋),随机分为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组(25例,27髋)和仙灵骨葆胶囊组(25例,29髋)。比较两组施行试验方案之前与足疗程治疗后Harris评分中疼痛评分、功能积分、骨节活动度积分、总评分以及患者血清中的外周血骨保护素(OPG)、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中骨节活动度、疼痛、骨节功能部分的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OPG明显上升、RANKL水平均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组血清OPG水平明显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组血清RANKL水平明显低于仙灵骨葆胶囊组(P0.01)。结论: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治疗SANFH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发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血清中OPG、RANKL的含量、防止股骨头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