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不翻瓣微创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09—2010-05期间,17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种植区剩余垂直骨高度(residual bone high,RBH)为5.5~9.0 mm,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不翻瓣微创种植体植入术植入后3~6个月行种植体永久修复。术后1周及1、3、6、12个月复诊,之后每6个月复诊1次,检查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周牙龈组织健康状况,拍摄X线片观察种植体周骨高度。结果:追踪观察6~40个月,均未见种植体松动或上颌窦炎发生,种植体周龈组织健康;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稳定。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不翻瓣微创种植体植入近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人抑瘤素M(hOSM)大规模发酵条件。方法:利用hOSM毕赤酵母高表达菌株,于试管水平进行发酵pH条件的摸索,以补料分批培养方式在 80 L发酵罐中对hOSM工程菌进行3个批次的高密度发酵,控制和优化各种发酵条件,通过SDS-PAGE对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确定在pH 5.0的FM21培养基中扩增菌体,待菌体密度达190 g/L 时添加甲醇诱导,在发酵液pH 5.5的条件下,发酵温度稳定在28℃,通入空气的流量为2 vvm, 转速为650 r/min,罐内压力为10 P,溶解氧保持在25%左右,甲醇流加速度在9.3 mL/h/L 初始发酵液体积,诱导36 h时结束发酵,hOSM占分泌总蛋白的28%,产量达到280 mg?L-1。结论:应用hOSM工程菌能够进行稳定的发酵,为进行下一步生物学功能测定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豆毛状根中表达hbFGF.方法 将hbFGF基因克隆到pCambia1301载体,以大豆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发根农杆菌C58C1介导转入到大豆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法检测hbFGF基因的整合.用Western blot印迹分析hbFGF的表达.结果 阳性毛状根中整合并表达了hbFGF基因.结论 克隆hbFGF基因并转染到大豆的毛状根中,在毛状根中表达.  相似文献   
45.
阻塞性气道疾病是雾化吸入的首选适应证,尤其对急性加重期的COPD或支气管哮喘患者[1],射流雾化是最常见的雾化吸入的方法,而压缩氧气作为射流雾化气源在医院中最为常见,与超声雾化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但需注意所用的压力和流量[2]。通过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1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年龄66-92岁)  相似文献   
46.
孔宁  李斌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7):1409-1409
0引言视神经挫伤是常见的致盲疾病之一,目前随着工业、交通等发展,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可导致视力的严重丧失。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预后较差。目前治疗的各种药物存在着费用昂贵、副作用大等缺陷。我们尝试采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治疗视神经挫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抑瘤素M(OSM)对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阐明OSM是一种有效的成骨诱导活性因子。方法:体外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hUCMSCs表面标志物;CCK-8法测定不同剂量(0.1、1.0和10.0 μg·L-1)重组人抑瘤素M(rhOSM)处理后hUCMSCs的增殖活性。将hUCMSCs分为对照组、经典成骨诱导剂组和不同剂量(0.1、1.0和10.0 μg·L-1) rhOSM组,于成骨诱导第4、7和14天,采用BCIP/NBT法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并定量检测细胞中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结节的生成情况并半定量分析细胞矿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hUCMSCs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OCN mRNA表达水平。结果:hUCMSC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MSCs)鉴定标准。rhOSM处理hUCMSCs 72 h,与对照组比较,10.0 μg·L-1 rhOSM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处理96 h,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rhOSM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且各剂量rhOSM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骨诱导第4、7和14天,与经典成骨诱导剂组比较,各剂量rhOSM组细胞中ALP活性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0.1 μg·L-1 rhOSM组比较,1.0和10.0 μg·L-1 rhOSM组ALP活性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成骨诱导第7天比较,诱导第14天各剂量rhOSM组细胞中ALP活性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第7、14和21天,与经典成骨诱导剂组比较,各剂量rhOSM组细胞矿化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与0.1 μg·L-1 rhOSM组比较,1.0和10.0 μg·L-1 rhOSM组细胞矿化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经典成骨诱导组比较,各剂量rhOSM组OCN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成骨诱导第7、14和21天,与0.1μg·L-1rhOSM组比较,1.0和10.0μg·L-1rhOSM组细胞中OCN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rhOSM通过上调Runx2和OCN的表达及增加成骨细胞ALP的活性和钙盐沉积促进hUCMSCs体外成骨分化,是一种有效的成骨诱导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中国20~60岁男性腰3(L3)椎体松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取捐献的新鲜中国男性L3椎体32个,年龄20~60岁,分成20~、30~、40~和50~60岁4个年龄组,每组8个椎体。常规操作去除L3椎体周围软组织及附属结构,只保留椎体部分。沿椎体正中矢状面将椎体切成左右两半,均保留上下终板,制成规则试件,一部分行密度测量,另一部分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胶原交联能力下降,胶原纤丝粗细不等,走向一致,但排列松散、稀疏、紊乱,连接相邻较粗纤丝的更细的胶原纤丝的走向杂乱无章。②与20~岁组比较,30~60岁的L3椎体松质骨表观密度和体积比均逐渐减小(F=8.280、10.600,P均<0.001),但30~60岁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20~岁组比较,50~60岁组的L3椎体松质骨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力均减小(F=4.330、9.800,P均<0.05)。结论:中国20~60岁男性椎体松质骨的密度、极限载荷和弹性模量逐渐减小,骨密度和生物力学随年龄的变化可能是中国男性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9.
李斌  孔宁 《眼科新进展》2018,(7):680-683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及消毒空气注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术黄斑裂孔闭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并行25 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及消毒空气注入术的43例43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显微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术前测量黄斑裂孔最小直径、裂孔最大基底直径、裂孔高度,并计算裂孔牵拉指数(tractional hole index,THI)及黄斑裂孔指数(macular hole index,MHI)等参数。术后随访3~36个月,观察患眼术后BCVA、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分析该术式下影响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的相关因素。结果 43例43眼中黄斑裂孔闭合者37眼(86.05%),其中完全闭合29眼,暴露性闭合8眼,未闭合6眼。手术前患眼BCVA为(1.15±0.35)logMAR,术后为(1.04±0.40)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7,P=0.003)。术前黄斑裂孔最小直径、最大基底直径与术后BCVA(logMAR)呈正相关,THI及MHI与术后BCVA(logMAR)呈负相关(均为P<0.05)。术后BCVA与术前黄斑裂孔高度无相关性(P=0.339)。当THI>1.0或MHI>0.5时,黄斑裂孔闭合率(包括完全闭合和暴露性闭合)为100%,当THI>0.5或MHI>0.3时,黄斑裂孔闭合率(包括完全闭合和暴露性闭合)分别为94.74%和97.14%。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及消毒空气注入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疗效较好,THI、 MHI是影响黄斑裂孔闭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大鼠缺血心肌的表达及阿魏酸钠(SF)对其表达治疗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12 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包括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2 h、4 h、6 h、12 h、24 h、48 h、72 h、1周及3周组;贝那普利(Bena)阳性对照组;SF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 Iso (15 mg·kg-1);阳性对照组同步注射贝那普利;SF治疗组同步注射SF。并于给药后对应时间取大鼠心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TG的表达。结果:注射Iso 2 h后,大鼠心肌组织中tTG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注射Iso时间的延长,3周达到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TG mRNA表达量在24 h达到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自48 h后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SF治疗组tTG的表达量降低,其基因表达亦明显减少,与Is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中,心肌组织tTG表达增加,加速了心肌缺血的进程;SF抑制tTG的表达,可降低心肌缺血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