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篇
  4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在微创条件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方法 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塌陷 2例 ,髁间棘撕脱骨折 2例 ,胫骨后侧平台塌陷伴髁间棘撕脱骨折 1例。结果  5例病人骨折复位满意 ,髁间棘撕脱骨折病例其交叉韧带均恢复其张力。患膝无疼痛及不稳 ,关节活动恢复良好。结论 关节镜的使用为治疗胫骨平台塌陷和髁间棘撕脱骨折提供了一种创伤极小、可准确复位手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肩胛骨骨折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重建韧带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肩锁关节切复内固定、喙突上移重建喙锁韧带术治疗32例新鲜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术后随访7~22月,平均14月.结果按照Lazzcano标准,优30例,良2例,无明显并发症,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内固定稳定,愈合良好.结论肩锁关节切复内固定、喙突上移重建喙锁韧带术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具有静力学和动力学双重复位作用,安全有效,是一种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两组采用不同鼻饲方法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转归影响结果的分析,得出使用正确的鼻饲方法为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性,防止因营养不良引起机体抵抗力低下、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造成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泄化浊瘀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的80例痛风急性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碳酸氢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泄化浊瘀的中药,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急性期患者关节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缓解急性期患者关节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泄化浊瘀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降低血尿酸和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06.
藏药独一味胶囊预防智齿拔除后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96例智齿拔除手术患者,术后给予藏药独一味胶囊,预防拔牙后常见并发症,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7.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S)是二萜类物质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该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9种唇形科植物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的核苷酸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理化性质、信号肽、导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和亚细胞定位特征、二级结构、蛋白质功能域、三级结构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预测和分析,并构建了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蛋白家族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9种唇形科植物的GGPS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亲水性蛋白,有叶绿体转运肽,不存在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域;大多数定位于叶绿体,少数定位于线粒体。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元件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有多聚异戊二烯基合成酶的活性结构域、2个天冬氨酸富集区结构域、活性位点残基盖结构域和镁离子结合位点结构域。研究结果将为GGPS的酶学特性及二萜类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8.
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差异。方法:通过分离、鉴定2种不同生境的甘草内生真菌,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两者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甘草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显微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内生真菌;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22.0版软件进行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365株内生真菌,归属于4纲5目6科9属30种,其中214株来自野生生境的甘草,151株来自栽培生境的甘草;镰刀属Fusarium(62.62%)和曲霉属Aspergillus(12.15%)为野生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镰刀属(62.91%)和土赤壳属Ilyonectria(12.58%)为栽培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分离出11株野生生境甘草特有的内生真菌,如尖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inus、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等;野生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总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97.27%和2.07)均高于栽培甘草(68.64%和1.46)。结论:明确了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差异,丰富了甘草内生真菌菌种库,为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对甘草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GDH)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方法 提取6周龄乌拉尔甘草幼苗根、茎、叶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GuUGDH1基因(Gu表示甘草)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序列,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进行组织特异性分析。结果 克隆所得GuUGDH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443 bp,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GenBank登录号MT968993);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GuUGDH1属于稳定的酸性亲水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3.056 kDa,等电点5.89,不含信号肽,不含跨膜螺旋且都在膜外;含有3个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属于尿苷二磷酸(UDP)-葡萄糖/鸟苷二磷酸(GDP)-甘露糖脱氢酶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uUGDH1基因与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的亲缘关系较近;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在6周龄甘草幼苗的根、茎、叶中都能检测到GuUGDH1基因的表达,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和叶。结论 本研究克隆得到了甘草UGDH1基因并对其蛋白序列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UGDH1蛋白的催化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真武汤是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其功效为温肾利水。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加味真武汤(制附子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白芍15 g,丹参20 g,川芎15 g,当归15 g,泽泻15 g,葶苈子15 g,甘草10 g)治疗阳气虚衰型心衰病,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