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前对中医学院中医系的中西医课时比例,尚存在不同意见。近来看到了一些“民意调查表”,对此列出了从9:1至5:5的几种选择。尤其5:5的提出,也许是一种“斗胆”的想法,因为从数字表面看已经超过了中医为主的“极限”。但经过仔细考虑,却觉得后者值得重视,有研究的必要。一、中医学院中医系,一般为五年制。如果中医基础课按5:5折算,再加接近一年的临床实习,与过去带徒“三年满师”的时间相仿。但这样能否达到“高级中医师”的水准呢?这是可以达到的。因为:1.经统考挑选来的高中毕业生文化科学基础较  相似文献   
22.
近十几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心脏疾病中的地位日趋突出,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探索有效治疗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现将我们诊治本病71例的主要资料和体会,简介如下。一、一般资料(一)诊断问题:参照国内各地的标准,以(1)突发性心悸、胸痛、气短、晕  相似文献   
23.
“证”是中医关于病因、病位、病理生理、八纲属性、病理因素等等的综合概念,常有时相(指就诊当时)的特征。故辨证就是为了达到明确诊断而进行的思维分析。没有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辩证分析,就很难有正确的治疗,故喻嘉言说,必须“先议病,后议药”。本文拟从初学者入门的要求,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辨证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102例高脂血症患者的ApoE基因型。结果 共检出5种基因型,分别是E2/2、E3/3、E4/4、E2/3、E3/4;肝肾阴虚证E3/4+E4/4基因型频率和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和痰浊阻遏证(P〈0.05,P〈0.01),气滞血瘀证E3/4+E4/4基因型频率和ε4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痰浊阻遏证(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周仲瑛教授认为瘀热为患不仅见于外感热病中,亦常发生于内伤杂病热郁血分,久病入络的严重阶段。其形成与内伤久病,气火亢盛,湿热痰瘀,壅塞血脉有关。临证当辨脏腑病位、相关子证、瘀热轻重,详察血热、血瘀分别存在的症候,准确把握特征性症状或体征,结合相关舌脉识辨。治以凉血与散瘀为大法,传统以犀角地黄汤为代表,自拟丹地合剂、地丹凉血注射液。临床常分为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络热血瘀证、瘀热痹阻证等,分别论治。  相似文献   
26.
<正>唐蜀华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中老医,全国第四、五批师承指导老师,悉心研习歧黄之道50余载,医术精湛,中西汇通,学验俱丰,对化瘀法有独到见解。现将唐教授常见化瘀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运用整理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唐教授对心系疾病中"血瘀证"的认识"心主血脉",唐教授认为在中医学理论中,"血"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的"血"和"血流"的概念相近。  相似文献   
27.
2 中西医能不能结合通过上述讨论 ,笔者认为问题基本明朗。首先 ,从辩证法的观点看 ,能不能结合实质就是矛盾是否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中、西医毕竟共处于医学科学的同一范畴 ,研究的是同一对象 ,作为一对矛盾 ,它们既互相对立 ,又互相同一。如中医、西医都有关于“心痛”的认识 ,中医认为是“不通则痛”,所谓不通主要是心脉“气滞血瘀”,而西医则认为心绞痛多因冠状动脉病变 (脂质斑块、血栓等造成狭窄 ) ,或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所致。二者的概念是有差别的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互相矛盾”的 ,但中医应用理气活血的方…  相似文献   
28.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大动脉功能参数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动脉功能参数,为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将61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结果:阴阳两虚证型组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均明显高于无症状、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及证型不明确组别组别,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无症状组外周反射波增强指数、中心动脉收缩压明显低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及证型不明确组别,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阳两虚证型组大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大于其他组别,大动脉硬化程度与高血压持续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高胰岛素血症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及针箭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 检查 5 2例EH患者空腹及餐后 2h血糖 (G)、胰岛素 (I,放免法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和血脂 ,与正常组 17例比较。将其中 30例做为治疗组 ,予针箭颗粒治疗 4周后 ,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与卡托普利对照组 2 2例比较。结果 EH患者空腹I、餐后 2hG、I及TG、LDL C明显高于正常组 ,ISI及HDL C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 ,而且空腹I和ISI与血脂还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针箭颗粒治疗后不仅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1~ 0 .0 5 ) ,而且G、I及TG、CHO、LDL C均显著降低 (P <0 .0 1~ 0 .0 5 ) ,ISI、HDL C显著升高 (P <0 .0 1~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而针箭颗粒对此具有明确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0.
新的《中医病案规范》已在全国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陆续施行。作为专家组成员,对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病案格式及书写要求”进行辅导和说明,主要包括“住院病历”和“病程记录”中的内容,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