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为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在16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双侧副神经、膈神经及其分支。用精确度为0.001m m游标卡尺测量各段的直径、长度、副神经及其分支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结果:大鼠膈神经主干起始部直径为(0.207±0.051)m m。副神经出颈静脉孔后(4.191±0.135)m m即分出胸锁乳突肌支,该支长(5.657±0.283)m m,直径(0.221±0.039)m 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10.041±3.181)m m;副神经锁骨上段两斜方肌支之间主干直径为(0.274±0.032)m 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5.154±0.782)m m;副神经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其直径为(0.216±0.027)m 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1.416±0.216)m m。结论:副神经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其直径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直径较接近,且可直接与膈神经缝接。  相似文献   
22.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柱外科研究的进展对胸腰椎骨折治疗中胸腰椎稳定功能的重要作用已引起高度重视。临床上各类型的内固定装置已广泛应用 ,以重建胸腰椎稳定性 ,矫正畸形以及提高植骨融合的骨性愈合效果。其固定坚强 ,复位满意 ,减压彻底 ,安全简便等优点已被诸多学者所公认。由于内固定器械和器材不断改进 ,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 ,手术并发症已明显减少 ,但仍有发生。为了减少同类错误的出现 ,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现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作一综述。1 手术入路并发症属于医源性损伤 ,多由术者解剖知识不完善 ,外科基本功不扎实 ,术中操作不仔细…  相似文献   
23.
姜横  周许辉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1):184-187
颈髓损伤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后,呼吸神经通路上能发生各种形式的重塑,有些重塑的机制是脊髓固有的功能储备,有些则可以通过人为干预诱导其发生。本文将围绕上颈髓损伤模型、潜在呼吸通路的激活、损伤轴突的再生及呼吸神经元的重塑几方面对上颈髓损伤后呼吸神经通路重塑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重度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2例重度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后凸Cobb角55°~73°(平均61°).先以在过伸侧位X线片上测量的椎体后缘切线夹角为依据,决定颈椎后部的椎板及小关节等的截骨角度及范围,行颈后路截骨及前路松解术.术后行颅骨牵引使松解后颈椎后凸达到最大可能的矫正,7~10 d后二期行颈前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后第3天、3及6个月、1及2年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观察矫形效果,植骨融合情况及内固定位置并对比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患者畸形外观明显改善,颈部疼痛症状全部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MRI显示:颈椎生理曲度重建,后凸畸形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未见压迫.术后第3天X线片显示:后凸Cobb角为-12.3°~11.2°(平均-2.0°).除1例AISA神经功能评分为D级外其他11例AISA神经功能评分均为E级.结论 重度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有其特有的临床特征,对该类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分期手术及手术间期持续牵引是较为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脊髓型颈椎病致压物切除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为脊髓型颈椎病致压物切除寻求较安全的手术疗法。[方法]对随访时间超过8个月的47例硬脊膜前方骨性压迫较严重(致压物的矢状径大于椎管矢状径的50%)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颈前路手术29例,前后路联合手术18例,对2组的JOA评分、后切线夹角、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出现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预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颈前路组CSEP预警18次,前后路联合手术组预警3次,多发生在骨赘切除、脊髓减压期间;JOA评分平均增长值前后联合组明显高于颈前路组(P〈0.05),而后切线夹角平均减低值2组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出血、手术时间前后联合入路组明显多于颈前路组。[结论]此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虽然增大了创伤、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比单纯的颈前路手术有更高手术安全性,有更好神经功能恢复,同时不破坏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是此类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6.
背景:颈椎后凸畸形发生的同时其生物力学行为也发生变化,但关于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研究少见文献报道.目的:分析颈椎后凸畸形山羊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通过外加因素,模拟颈椎后凸畸形的形成病因,构建颈椎后凸畸形山羊的动物模型,并对颈椎后凸畸形山羊和正常山羊的新鲜颈椎标本作生物力学的对比研究,测量其三维运动范围和弯曲刚度.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山羊颈椎标本比较,颈椎后凸畸形山羊后凸范围在C2-5,颈椎后凸畸形山羊在C2/3~C4/5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明显减小,而在C5/6节段此差距明显缩小,在C6/7节段基本无差别,甚至会略大于正常山羊颈椎三维运动范围,在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运动中,旋转运动下降最多,旋转活动基本被限制;颈椎后凸畸形山羊在C2/3~C4/5节段的弯曲刚度明显增大,而在C5/6和C6/7节段两者较接近.反映了在施加实验因素后,羊的颈椎出现了生物力学的改变,羊颈椎在出现后凸畸形后变得僵硬了.结果提示后颈椎后凸畸形形成后,后凸节段颈椎的力学失衡和异常应力的存在造成颈椎关节的异常融合,导致了颈椎生物力学特征的改变.  相似文献   
27.
多发伤伤员伴骨折的急救与早期处理(附32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发伤伤员伴骨折的急救与早期处理。方法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救治的 32 7例含四肢、骨盆骨折的多发伤伤员 ,骨折 132 2处 ,颅脑伤 2 5 9例 ,血气胸 148例 ,腹腔内脏器损伤 5 1例 ,胸腹联合伤 19例。休克 2 43例 ,窒息 2 3例 ,昏迷 71例 ,开放伤 87例 ,合并神经损伤 47例 ,其中ISS评分大于 16分者 2 5 0例。分四个阶段根据不同伤情进行不同的救治与早期处理。结果  97例伤后 4~ 48h死亡 ,2 30例经住院治疗的病人 ,11例死亡。 12 0例获平均 6个月随访 ,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骨延迟愈合 5例 ,骨不连 4例 ,钢板断裂 3例 ,髓内钉断钉 3例。结论 边抢救边诊断 ,全面综合 ,争取时间 ,针对不同的伤情全面综合考虑 ,选择决定性治疗方案 ,手术尽可能在早期进行 ,但不强求 2 4h内进行 ,不排斥保守治疗 ,是防止并发症、提高成活率、降低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颈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髓损伤,由于在普通X线片、CT和MRI未见明显骨折脱位,易被漏诊或误诊,从而延误治疗。自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此类损伤98例,其中采用颈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患者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导致高血糖的因素。方法检测53例颈椎外伤伤后7 d内空腹血糖浓度。结果53例颈椎外伤患者空腹血糖值(7.82±2.84)mmol/L。36例出现高血糖(血糖值大于6.4 mmol/L)。患者颈椎外伤后高血糖的发生率与脊髓损伤程度和年龄有关,与外伤原因和损伤病程长短无关。结论颈椎脊髓损伤后7 d内约有68%患者出现高血糖反应。脊髓损伤程度越重,患者血糖浓度越高。年龄大、完全性瘫痪的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