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的普及应用,CT机的应用质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为保证CT设备的诊断质量,发挥卫生资源综合效益。根据卫生部第43号部长令及其他有关规定,我们对全省的CT机定期进行应用质量检测。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是CT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下面根据上一周期检测结果对CT机的空间分辨率讲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芳香疗法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0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病房号奇偶数随机分为试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嗅柠檬香氛作为芳香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2、6、12和24h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中、重度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6、12和24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返回病房,两组患者6、12和24h的PONV发生率比较,6h和12h中、重度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患者未观察到有不良反应。患者对柠檬气味主观感受好,接受程度高,满意度98.0%(100例),希望继续使用率98.0%。结论以嗅柠檬气味作为芳香疗法,可有效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全麻手术后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HPLC-ELSD法测定了16批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的含量。方法:使用DIKMA 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ELSD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90℃,空气流量2.8 L·min-1。采用SPSS 1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和黄芪皂苷Ⅲ在进样量分别为0.093 2-1.02 μg(r = 0.999 5), 0.789-8.78 μg(r = 0.999 7), 0.506-3.13 μg(r = 0.999 6),0.016 1-1.38 μg(r = 0.999 2)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55%、98.61%、99.68%、98.58%,RSD分别为1.2%、1.3%、1.3%、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一采用黄芪甲苷为指标的聚类分析无法区分各省份蒙古黄芪,而同时采用4种皂苷含量为指标,可将不同省份蒙古黄芪明显区分开。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准确,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出不同产地蒙古黄芪原药材的质量状况,为蒙古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糖蛋白对大鼠T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方法:无菌制备大鼠脾脏悬浮细胞,分离淋巴细胞,接种后加入黄芪糖蛋白共培养,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和T细胞亚群分布。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黄芪糖蛋白显著抑制了T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黄芪糖蛋白显著降低了T细胞中CD3+CD28+、CD3+CD278+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黄芪糖蛋白可有效抑制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且主要通过抑制CD278在T细胞表面表达来阻止T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艾灸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蛋白质磷酸化的影响,探讨艾灸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和对照点组,采用束缚冷应激法制作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肉眼观察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Apoptosis Microarray Slides芯片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胃经穴组和对照点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点组比较,胃经穴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降低(P<0.05);Apoptosis Microarray Slides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胃经穴组大鼠胃黏膜细胞10种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调,其中Bcl-XL、Mcl-1、Bcl-2、IAPs 4种蛋白磷酸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8种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下调,其中TNF、Fas、Apaf-1、Caspase-3、Caspase-9、Bax 6种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艾灸可促进胃黏膜的损伤修复,调节多种凋亡相关信号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并且存在一定的经脉脏腑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HPLC-ELSD法测定了16批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的含量。方法:使用DIKMA 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ELSD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90℃,空气流量2.8 L·min-1。采用SPSS 1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和黄芪皂苷Ⅲ在进样量分别为0.0932-1.02μg(r =0.9995),0.789-8.78μg(r =0.9997),0.506-3.13μg(r =0.9996),0.0161-1.38μg (r =0.9992)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5%、98.61%、99.68%、98.58%,RSD分别为1.2%、1.3%、1.3%、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一采用黄芪甲苷为指标的聚类分析无法区分各省份蒙古黄芪,而同时采用4种皂苷含量为指标,可将不同省份蒙古黄芪明显区分开。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准确,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出不同产地蒙古黄芪原药材的质量状况,为蒙古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以及对炎性介质前列腺素(PGE2)和白三烯(LTB4)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踝关节注射法造模,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桂枝芍药知母汤高(2g·kg-1·d-1)、中(1mg·kg-1·d-1)、低(0.5mg·kg-1·d-1)剂量组,秋水仙碱组(0.1mg·kg-1·d-1),痛风舒组(0.3mg·kg-1·d-1)。在受试大鼠右侧踩关节腔内注入尿酸钠(每只0.01g)溶液,形成痛风模型。空白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空白溶剂。造模12h后给药,连续给药5天后腹主动脉取血,取大鼠踝关节做病理切片,比较各组大鼠关节体积,观察各组血清中PGE2和LTB4的含量。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组大鼠踝关节体积变小,血清中PGE2和LTB4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抑制炎症因子PGE2和LTB4,并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雷公藤水煎剂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预防组、逍遥散对抗组、逍遥散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采用称重法测定大鼠肝脏指数,干化学法检测血清ALT、AST活力,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改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大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明显降低,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逍遥散对抗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血清AST的活力均明显降低,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但其ALT的活力变化不明显,逍遥散治疗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但其血清ALT、AST的活力变化不明显。结论提前给予逍遥散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表明预防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神经管畸形是一种严重的出生缺陷,其确切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对于这一出生缺陷只能以预防为主。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因素均可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如自身遗传、母体营养、环境理化因素等。细胞凋亡失衡,便会导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目前已知的细胞凋亡途径有3条,即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和内质网应激途径。本文就细胞凋亡途径在神经管畸形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