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43篇
  免费   2493篇
  国内免费   1830篇
耳鼻咽喉   192篇
儿科学   590篇
妇产科学   299篇
基础医学   1959篇
口腔科学   748篇
临床医学   6600篇
内科学   4400篇
皮肤病学   261篇
神经病学   1207篇
特种医学   17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3922篇
综合类   14296篇
预防医学   5870篇
眼科学   628篇
药学   5515篇
  50篇
中国医学   5788篇
肿瘤学   1340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912篇
  2022年   764篇
  2021年   682篇
  2020年   850篇
  2019年   970篇
  2018年   951篇
  2017年   685篇
  2016年   823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2589篇
  2013年   1974篇
  2012年   2165篇
  2011年   2232篇
  2010年   2252篇
  2009年   2320篇
  2008年   2412篇
  2007年   2226篇
  2006年   2400篇
  2005年   2405篇
  2004年   2205篇
  2003年   2043篇
  2002年   1619篇
  2001年   1594篇
  2000年   1763篇
  1999年   1685篇
  1998年   1678篇
  1997年   1664篇
  1996年   1566篇
  1995年   1432篇
  1994年   1289篇
  1993年   1034篇
  1992年   865篇
  1991年   800篇
  1990年   711篇
  1989年   545篇
  1988年   316篇
  1987年   319篇
  1986年   252篇
  1985年   246篇
  1984年   219篇
  1983年   178篇
  1982年   164篇
  1981年   131篇
  1980年   97篇
  1979年   88篇
  1978年   50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17篇
  196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吴小义 《新中医》2020,52(13):169-171
目的:观察在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艾灸对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弹力袜、抬高下肢、按摩、饮食护理、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观察组加予艾灸涌泉和足三里。2组均观察14 d。每天检查肢体的疼痛、肿胀、麻木症状,下肢皮肤色泽和温度有无变化,计算2组的DVT发生率,治疗前后测量下肢血流速度、下肢周径,检测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肿痛、麻木和血流变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和皮色改变的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减慢(P0.05),下肢周径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下肢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2组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FIB和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涌泉和足三里,能有效促进肿瘤患者的血液循环,降低发生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1病例
  患者,男性,31岁,无业。于1996年无诱因出现不自主扭头颈、点头、眨眼睛、歪嘴巴等动作,每天数十次,同时发出“哼哼”声,有时说脏话,无法自控,病情逐渐加重。200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自言自语,语乱,称“脑子里总有小人在讲话,不受自己控制”。经常发脾气,打骂父母,坚信父母联合外人来害自己,要用电褥子电死自己,故意让自己去医院看病是在害自己,扬言要杀死父母,冲动毁物,挥霍、乱花钱,多次无故外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多年来,患者多处就诊,诊断“精神分裂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先后服用氟哌啶醇片(最大剂量8 mg/d)、异丙嗪(最大剂量250 mg/d)、丙戊酸钠缓释片(最大剂量1.0 g/d)、奎硫平(最大剂量700 mg/d)及奥氮平(最大剂量15 mg/d)等治疗,抽动症状控制欠佳,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病情反复发作。自2012年12月3日逐渐换用阿立哌唑口服治疗,起始剂量10 mg/d,4 d后加至20 mg/d,治疗16 d后抽动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症状亦随之缓解。  相似文献   
14.
吴飞翔  吴君平  吴晋兰 《新中医》2019,51(1):115-11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固表利咽法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gA肾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固表利咽为主的中药治疗;疗程均为6月,记录所有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2月、4月、6月时中医证候积分、感冒次数及安全性指标,并评价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6.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在半年内的治疗后感冒次数均比治疗前减少(P 0.05),且试验组感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咽干、发热恶寒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试验组上述各项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2月、4月、6月,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试验组总积分下降较对照组同时间段更显著(P 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益气养阴、固表利咽法可以明显改善IgA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患者的感冒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老年人的临床疗效及对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从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尿失禁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联合组则予以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参数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盆底肌力分级为Ⅳ级、Ⅴ级的人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在VLPP、PMUC水平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I-QOL评分相比治疗前较高,且联合组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老年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且有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存在手术禁忌证的体积较大或靠近重要神经结构的脑膜瘤患者的分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策略及其疗效。方法 80例脑膜瘤患者,其中61例患者接受剂量分割分阶段放射外科治疗,单次周边剂量为7~11 Gy,40%~50%的等剂量线; 19例患者接受体积分割分阶段放射外科治疗,单次周边剂量为8~14 Gy,40%~50%的等剂量线。分阶段治疗的时间间隔为3~17个月,平均(9. 1±3. 1)个月。治疗后随访时间为6~72个月,平均(36. 5±7. 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新发神经功能障碍者。两个阶段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患者的肿瘤体积分别缩小了(25. 27±19. 13)%、(24. 98±19. 82)%、(30. 49±17. 64)%和(32. 12±16. 55)%。结论 对于体积较大或邻近重要结构的脑膜瘤采用分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该治疗方案为存在开颅手术禁忌证的脑膜瘤患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对虎杖中1个新的R2R3-MYB转录因子基因PcMYB1进行转录活性鉴定和表达特性分析,并在转基因拟南芥中进行功能研究。方法利用酵母单杂交实验分析PcMYB1的转录活性;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虎杖中PcMYB1的表达模式;利用Wiesner染色和溴乙酰法检测PcMYB1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木质素含量;RT-PCR技术分析PcMYB1转基因拟南芥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酵母单杂实验结果表明,PcMYB1具有转录抑制活性;RT-PCR结果显示PcMYB1在虎杖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并且紫外照射处理可诱导叶片中PcMYB1的表达;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拟南芥的株高降低了24.07%,木质部的细胞染色程度浅,转基因拟南芥木质素含量降低了14.81%,参与木质素合成的AtC4H、AtC3H、AtF5H、AtCOMT、AtCAD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PcMYB1具有转录抑制活性,对植物木质素合成具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