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目的对北京房山农村社区8a健康促进后的吸烟危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方法1991—1992年在北京市房山区的5个乡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区和对照区,针对心血管病分别采取加强干预和自然干预(对照区),并于当时和其后的1995、1997、1999年对两区分别进行抽样调查和评估。结果经过8a干预后,干预区和对照区人群对吸烟危害知识、态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干预区在吸烟会影响血压的认知方面提高较对照区更加明显;行为方面,戒烟率在两区都有提高,但干预区提高明显,且差距逐年增大,虽吸烟指数两区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干预区增加平缓,表明干预区对吸烟危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效果较明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区吸烟、戒烟和吸烟指数比较,经Z检验,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促进对于提高人群吸烟有害的知识、态度和促进戒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2.
北京房山区农民1991至1999年膳食营养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房山区农民人群膳食营养素摄入的变化情况和趋势。方法:1991—04/1999—06在北京市房山区农民人群中对35~65岁的随机抽样样本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应用24h膳食回忆法分别进行了1991/1992年,1995年和1999年的调查,随机样本人数分别为.443人(男209人,女234人),367人(男163人,女204人)和393人(男180人,女213人)。分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对营养素的摄入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991/1999年,平均每人每天膳食中摄入热量和总蛋白质略升高;动物蛋白质,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Keys分值(膳食脂质分值)变化呈一致性明显逐渐升高趋势,55~65岁男性年龄组中其升高全都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35~54岁女性年龄组中其升高也基本都有显著性意义;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钠的摄入略降低,钾、钙、乙醇的变化不大。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农民9年来膳食营养摄入的变化呈增加心脑血管病尤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趋势,需要进行这方面饮食平衡的指导。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对首都钢铁公司男性职工心血管病危险20年长期随访分析,比较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人群,总胆固醇(TC)水平对于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于1974、1979和1980年分三次对首都钢铁公司5137名男性职工进行基线调查,并于1982、1987、1993和2001年分别对这部分人群进行了四次随访,共随访到4986人,平均随访20.84年。将人群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人群TC升高对于心肌梗死发病的风险,并加以比较。结果在20年长期随访中,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男性职工,TC升高对于心肌梗死的发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C升高对于心肌梗死发病的风险比,在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中分别为2.05和2.10;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23.58%和30.75%。结论TC升高作为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中均具有较强的作用,但在高血压组中其作用更加明显,有更多的心肌梗死的发病可归因于TC水平的升高。因此,为了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长期发病风险,应在全人群,尤其是在高血压人群中,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还应加强对TC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74.
我国十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目的 调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人群为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10个年龄为35~59岁的人群,共计25656人。用统一设计、统一表格和统一标准化的调查方法,按国标规定方法测量血压。结果经过平均5年的定群随访,确诊高血压年发病率男性为1.20%,女性为1.07%,临界及以上分别为3.27%和2.68%。同患病率一样,人群间存在着北方高(3.01%~5.62%)南方低(0.76%~1.50%)的趋势。在工、农、渔不同职业、不同性别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多元回归分析还表明,基线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水平和体重指数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体重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未来5年内,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9%;在正常范围内的SBP每增加1.3kPa(10mmHg),未来5年内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71.5%。DBP每增加1.3kPa(10mmHg),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102.4%。此外,分层分析表明,在35~59岁之间,年龄越小,相对危险增加幅度愈大。结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应在35岁前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20年来对2736例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措施和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进行高血压管理,采取综合措施,管理第一年血压恢复正常者占24.5%,临界高血压占29.9%.第12年高血压者占26.8%,卡方检验P<0.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管理进行得越早效果越好,进行管理对高血压病人的恢复,防止出现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极大.  相似文献   
76.
老年心血管病的社区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老年心血管病社区管理的意义1 1 心血管病在老年人中多发 ,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 ,老年心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而增加 ,尤其在 40岁以后明显上升 ,6 0岁以上每增加10岁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增高一倍左右。北京市崇文区调查资料表明 ,1985~ 1987年占死因前三位的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占总死因的 5 9 7% ,但到 1991~ 1993年则上升到 6 5 % ,其中尤以心血管病死亡增加明显 ,由 6 9 6 /10万上升到 12 1 1/10万。全国卫生统计资料也表明 :死亡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老年 ,特别是老年后期 ;如 40~ 49岁、 5 0…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高脂蛋白(a)血症的家族聚集性、遗传模式及其遗传度。  方法:采用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3 个高脂蛋白(a)血症家系(先证组,104 人)及26 个正常对照家系(对照组,153人)以二项分布(p+ q)n 的数学模型及χ2 检验判定家族聚集性。以Penrose法和Falconer回归法进行遗传模式及其遗传度的估算。  结果:先证组一级亲属患病率为31.94% ,与对照组8.82% 相比,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将其按父母、同胞、子女分组分析,调整其它影响因素,先证组同胞中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项分布显示,先证组实际频数大于二项分布的理论频数。  结论:高脂蛋白(a)血症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患性,遗传度为90.6% ,属于多基因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家族遗传因素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体聚集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高脂血症先证者一级亲属与二级亲属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个体聚集性。其中,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系15个(共93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11个(共94人)。结果超重、高收缩压、高舒张压、高apoB血症、高血糖、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6种高危因素中,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个体聚集性随着先证者亲属亲缘系数的下降而下降(P<0.01)。结论高脂血症家族遗传因素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中国人群低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人群低血压的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低血压对心血管病的影响。 方法 利用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的资料,进行低血压的横断面分析。低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SBP)≤98mmHg并且舒张压(DBP)≤60mmHg。 结果男性和女性的低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70%和7.3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从低年龄组到高年龄组(15~、25~、35~、45~、55~、65~岁),低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7.62%、6.97%、4.40%、3.22%、2.65%、1.94%,随年龄的增加,低血压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民族低血压患病率变异大。低血压患病率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饮酒、心率与低血压状态呈负相关,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低血压。低血压人群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率明显低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人群。 提示我国人群低血压的患病率变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低血压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它对于健康的确切影响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才能证实。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的异同。方法病例-对照/家系设计,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系15个(93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11个(94人);对照家系12个(67人)。比较家系间及家系内受累组与未受累组血浆apoA1与apoB100水平。结果两种高脂血症家系间及两种家系内受累组间血浆apoA1与apoB100水平未见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与对照家系相比,两种高脂血症家系血浆apoB10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家系内受累组血浆apoB100水平显著高于未受累组(P<0.01)。结论两种高脂血症家系受累组血浆apoB100水平均显著升高,故血浆apoB100水平升高不宜作为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