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嘌呤代谢相关基因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标本91例和癌旁组织标本30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胃癌嘌呤代谢相关通路中的关键基因(KGS),转录组测序筛选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运用一系列数据库,包括基因表达谱分析(GEPIA)和Kaplan-Meier绘图器,研究DEGs在胃癌患者中的独特表达和预后价值.结果 在嘌呤代谢通路上富集85个基因,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25个,上调基因15个,下调基因10个.进一步发现5个差异基因与胃癌的肿瘤分期明显相关(P<0.05).检测到有20个基因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P<0.05).其中磷酸二酯酶8B(PDE8B)和磷酸二酯酶9A(PDE9A)对胃癌患者的生存预测显著,风险率(HR)分别为1.87和1.58.结论 嘌呤代谢通路上的差异基因可能是胃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这为寻找胃癌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对1995-2014年深圳市间因病住院及死亡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深圳市因病住院、死亡疾病谱及变化情况,为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标准对住院患者及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编,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趋势性检验。结果 1995-2014年间,深圳市住院累计约630万人,住院病种前5位分别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占住院总人数的68.4%,住院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年间增加11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循环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住院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53 806.94、6 893.95和15 383.14,P<0.01),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31 480.09、1 711.84和11 367.66,P<0.01)。累计住院死亡约6万多人,死因构成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占住院患者82.28%。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呈先升后降趋势,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χ2=1 546.48和309.55,P<0.01)。总体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4 378.63,P<0.01),由1995年的2.23%下降至2014年的0.74%,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病死率下降幅度较大。结论 深圳市正逐渐步入老龄化,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深圳市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53.
矿物药是中药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应用历史悠久。矿物药质重沉降,具镇惊安神之功效,在中医临床的神经精神疾病领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且疗效确切。通过矿物药相关文献研究,对矿物药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矿物药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矿物药资源开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具有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矿物药共36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失眠、抑郁症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药理研究主要涉及镇静催眠、抗炎、抗癫痫、抗抑郁、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4.
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步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步行是全身肌肉参与,包括人体质量心移位,骨盆倾斜旋转,髋、膝、踝关节伸屈及内外旋展等,使人体位移的一种复杂的随意运动。正常步行是不需要思考的,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涉及足、踝、膝、髋、躯干、颈、肩、臂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黑腹果蝇为实验材料,经口喂果蝇不同质量浓度(0.1%,0.3%,0.9%)的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提取物,以普通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观察其对果蝇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 各浓度的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能够延长雌性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最高寿命、平均寿命及延长雄性果蝇的最高寿命,且能增加果蝇子一代和子二代成虫数。结论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具有良好的抗衰延寿作用并提高其生殖能力,提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可能为该制剂抗衰老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6.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黑腹果蝇为实验材料,经口喂果蝇不同质量浓度(0.1%、0.3%、0.9%)的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提取物,以普通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观察其对果蝇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的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能够延长雌性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最高寿命、平均寿命及延长雄性果蝇的最高寿命,且能增加果蝇子一代和子二代成虫数。结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具有良好的抗衰延寿作用并提高其生殖能力,提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可能为该制剂抗衰老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7.
古恩鹏  吴思 《河北中医》2011,33(8):1205-1206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腰腿疼痛程度的评价有诸多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是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和6点行为评分法[1],但这2种评分法都以患者疼痛的主观感觉为评价标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较大。2010-10—2010-12,我们在手法治疗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评价研究中引入压痛仪,观察压痛仪对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改善评价,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联用技术对荷丹片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别与结构解析。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相)-1%乙酸水溶液(B相),梯度洗脱:0~50min,0%~30%B相,50~90min,30%~75%B相;流速为1ml/min。质谱定性分析采用TOF-MS,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扫描,参比离子m/z分别为121.05和922.01。结果:在液质联用条件下,通过TOF-MS以及碎片离子裂解分析,鉴定了荷丹片中的33种化学成分和5组同分异构体。结论:HPLC-TOF-MS联用技术是鉴定荷丹片中化学成分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探究吸烟的年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方法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因ACS入院行OCT且年龄≤45岁的60例患者,根据是否吸烟将患者分为吸烟组(33例)和非吸烟组(27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及OCT对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斑块特征及斑块易损性。结果吸烟组罪犯病变斑块处纤维增生(48.5%比77.8%,P=0.032)及微通道(18.2%比44.4%,P=0.046)的发生率低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破裂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24.2%比3.7%,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是发生斑块破裂的独立预测因素(OR 8.320,95%CI 0.969~71.435,P=0.027),高血压病(OR 0.301,95%CI 0.097~0.934,P=0.034)和吸烟(OR 0.269,95%CI 0.086~0.837,P=0.020)则是纤维增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吸烟患者斑块处纤维增生较少,斑块易损性较高,更易发生斑块破裂。因此吸烟是导致年轻ACS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0.
黄酮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菌等药理作用。黄芩中黄酮成分数量多,通常成分含量较低,常规的质谱全扫描模式较难快速识别低含量的黄酮成分。母离子扫描-信息依赖-增强型子离子扫描(PREC-IDA-EPI)技术靶向提供母离子和碎片离子信息,降低了基质效应对低含量化合物检出的影响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对化合物的识别。因此该研究在对黄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总结后,明析了黄芩中已发现的黄酮成分和可能存在的黄酮成分。然后基于母离子扫描-信息依赖-增强型子离子扫描(PREC-IDA-EPI)技术建立了针对黄芩中黄酮苷元和其黄酮氧苷的靶向UPLC-MS/MS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黄芩提取物中的黄酮成分分析。利用该方法共对黄芩中的97个黄酮成分进行了鉴定,包括29个苷元,68个氧苷。黄芩中鉴定的97个化合物为阐明黄芩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支持。基于PREC-IDA-EPI技术制定待测化合物的个体化检测方案可快速有效用于未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