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家蝇抗菌肽对细菌感染小鼠外周血多项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腹腔注射家蝇幼虫分泌物抗菌肽的干预作用下,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的外周血细胞过氧化物酶及多项血液指标的变化。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对照、抗菌肽干预3个组,并分别于处理后24 h、48 h、72 h取样分析;外周血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采用四甲基联苯胺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细胞分类情况。结果在各检测指标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实验处理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感染72 h抗菌肽干预组白细胞数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抗菌肽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各检测时间点白细胞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72 h抗菌肽干预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血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及其余指标在处理因素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注射家蝇幼虫分泌物抗菌肽对小鼠大肠埃希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一种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操作简便的肾移植模型.方法: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静脉用临时支架管,将供肾的下腔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作端端吻合,供肾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及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建立并改进了大鼠肾移植模型,手术总时间(130±16)min,热缺血时间小于20 s,冷缺血时间小于50 min,手术成功率90.77%.结论:此模型稳定、可靠,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3.
目的:测定蝇蛆壳聚糖特性黏度,并计算其黏均分子量.方法:利用乌式黏度计,测定高聚物蝇蛆壳聚糖的黏度,采用外推法和一点法计算,进而得出其分子量.结果:外推法和一点法均可用于壳聚糖黏度及分子量的测定.结论:一点法只需测得1个浓度下的壳聚糖溶液的相对黏度和增比黏度,即可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出壳聚糖的特性黏度,进而求得其黏均分子量,相对一步法更简便,但外推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4.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术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和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大肠癌术后随坊中的作有及相互关系.方法 43例大肠癌术后病人做个全身PET/CT检查,并在一周内检测血癌胚抗原(CEA)、肿瘤抗原19-9(CA19-9)、肿瘤抗原50(CA50)水平,并与最终诊断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之间差异和相互关和关系.结果 43例中,27例诊断大肠癌转移.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术后转移的敏感性为59.3%,特异性为87.5%;PET/CT诊断人肠癌术后转移的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93.8%.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2.1%.结论 PET/CT诊断人肠癌术后的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肿瘤标志物检测高,肿瘤标志物对PET/CT诊断具有补允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是诊断大肠癌术后转移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苍耳子药材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苍耳子药材的薄层鉴别及其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0mL/分钟,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在0.1421—3.55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5%。结论:本法方便,准确,可用于苍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初步探讨双时相^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鼻咽癌患者及39例鼻咽炎症或淋巴增生患者行双时相^18F—FDGPET/CT全身检查,测定病灶部位初始及延迟标准放射性摄取值(SUVmax)并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分析相应CT、PET形态。结果3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病灶区初始SUVmax、延迟SUVmax值分别为:10.6±4.1、11.7±4.6。延迟SUVmax明显高于初始扫描,病灶呈不规则形态;39例鼻咽部炎症或淋巴增生患者病灶区SUVmax、延迟SUVmax值分别为:4.0±1.2、3.8±1.3,延迟SUVmax值低于初始扫描,病灶形态多表现为双侧对称的条状,呈“八”字形。结论双时相PET/CT有助于鼻咽癌的诊断,也有利于鼻咽癌与鼻咽炎症或淋巴增生的鉴别诊断,对鼻咽疾病诊治中有良好的医学前景。  相似文献   
27.
GustiloⅢ型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急症之一,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组织坏死、骨外露、骨不愈合、筋膜室高压等并发症,处理较为棘手。对2006年8月~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32例治疗进行回顾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及颞叶癫痫病人海马体积,讨论其在颞叶癫痫(TLE)致痫灶定侧中价值。方法:本组包括52例正常成人和26例颞叶癫痫病人,后者有22例为顽固性癫痫。均作垂直于海马轴的冠状位SE序列T1加权像、Turbo SE T2加权像,测量颞叶、海马体积和颞角、环池宽度,肉眼观察T2加权像海马信号强度改变。采用海马体积绝对值对TLE定侧。结果:获得了正常成人海马体积。22例TLE海马体积缩小,其中  相似文献   
30.
颞叶癫痫的临床与影像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而内科难治性癫痫中的60%~90%均为颞叶癫痫。颞叶癫痫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我院1992年以来收治的,经临床、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确诊为颞叶癫痫,并有完整病案记录的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手段提供了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