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广炎灵注射剂半成品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实现应用指纹图谱控制中药产品质量,经实验初步建立广炎灵注射剂半成品的指纹图谱.方法:利用HPLC法,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280m为检测波长,对10批广炎灵注射剂半成品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标定7号峰为丁香苦苷,确立了包括7号峰在内的8个共有峰,并给出其保留时间、峰面积等技术参数,为生产过程实现中间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2.
HPLC法测定健心片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健心片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ymmetry@C185μm,3.9mm×150mm分析柱,乙腈-水(19∶8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结果:三七皂苷R1的回归方程为Y=0.00206 3.25×10-6X,r=0.999995,线性范围0.36~3.24μg;人参皂苷Rg1回归方程为Y=0.01577 2.748×10-6X,r=0.999996(n=5),线性范围0.7~6.3μ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该制剂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六君子汤中陈皮对脾虚模型大鼠胃肠道调节的药效学过程,从而明确中药复方配伍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后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脾虚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胃肠激素水平、CD3细胞百分率及TFF3mRNA表达情况为主要指标,大鼠体质量变化、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为辅助指标,追踪并鉴定陈皮胃肠动力调节及胃肠免疫作用的活性成分。结果:各批次六君子汤可显著改善脾虚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对脾虚模型大鼠有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作用,可显著升高血浆中MTL及血清中GAS的含量,降低血浆中VIP的含量,使小肠黏膜中CD3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TFF3mRNA的表达情况明显优于造模恢复组及长期造模组。结论:含有陈皮的六君子汤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从而改善脾虚症状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能够升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强TFF3mRNA的表达,可进而促进受损肠黏膜细胞的修复,增强肠黏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马钱子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分析平台,把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like,DL)≥0.18作为筛选条件,获得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网...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MH7A)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来探讨类叶牡丹提取物(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 Extract,CRME)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CRME对MH7A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半数抑制浓度(IC_(50))以下的药物浓度作为干预剂量;ELISA法检测CRME(50,100,500μg·mL~(-1))剂量对TNF-α(20 ng·mL~(-1))诱导MH7A细胞释放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促凋亡因子Bax、Fas L和抗凋亡因子Bcl-2的影响。结果 CRME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1)~500μg·mL~(-1)对细胞活力均无影响,IC_(50)值为645.32μg·mL~(-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中IL-4、IL-6、VEGF、RANKL、Bax、Bcl-2和Fas L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CRME各剂量组均能降低IL-6水平及升高IL-4水平(P0.01);CRME 100,500μg·mL~(-1)剂量组能明显降低VEGF的表达(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CRME 500μg·mL~(-1)剂量组能明显降低RANKL含量(P0.01);CRME 100μg·mL~(-1)剂量组可促进Fas L的表达(P0.01);CRME 50μg·mL~(-1)剂量组可降低Bcl-2的表达(P0.05);CRME各剂量组均可促进Bax的表达(P0.01)。结论减轻炎症、降低血管翳形成、增加骨保护,促进异常增生的滑膜细胞的凋亡可能是CRME抗类风湿性疾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6.
目的:发现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8抑制活性的中药小分子活性成分。方法:应用Auto Dock 4.2.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技术,以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为参照,对19种中药小分子成分进行筛选,设定默认对接构象数,获得对接结合能、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和氢键,并进行生物活性验证。结果:19种中药小分子与HDAC3和HDAC8均有不同程度的结合能,其中熊果酸、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对HDAC3和HDAC8的结合能较低,结合活性较强。防己诺林碱与HDAC3处在1位点的最优结合能最低(-26.71 k J·mol~(-1)),与HDAC8处在9位点的最优结合能最低(-26.84 k J·mol~(-1));粉防己碱与HDAC3处在13位点的最优结合能最低(-26.38 k J·mol~(-1)),与HDAC8处在12位点的结合能最低(-25.41 k J·mol~(-1));熊果酸与HDAC3处在16位点的结合能最低(-25.83 k J·mol~(-1)),与HDAC8处在8位点的最优结合能最低(-35.62 k J·mol~(-1))。通过Py MOL 2.3.1渲染出了3种小分子对接位点氨基酸,熊果酸与HDAC3/8结合时,活性位点均产生2个氢键,且相互作用较强,同时有较多活性位点氨基酸相连接。防己诺林碱与HDAC3活性位点产生2个氢键,与HDAC8活性位点产生1个氢键,与部分活性位点氨基酸进行疏水性结合。粉防己碱与HDAC3/8均无氢键作用,对接位点均由4种活性氨基酸对接。对接效果最优的3种小分子(熊果酸、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在500μmol·L~(-1)和100μmol·L~(-1)浓度下对HDAC3/8均有抑制活性,且抑制活性在选出的10种小分子中仍最优。结论:在被筛选的19个小分子中,熊果酸、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有可能是新型HDAC3/8抑制靶点抗炎药物,可为探索新的抗炎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目的筛选类叶牡丹Caulopyhllumrobustum抗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有效部位中具有抑制HDAC3/8活性的成分。方法通过AutoDock计算机虚拟对接得到类叶牡丹活性成分与HDAC3/8对接结合能,再通过荧光检测方法进行结合生物活性验证。最后采用BiacoreT200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构建偶联HDAC受体的分子芯片,将较优活性成分与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考察成分与靶标的亲和性。结果葳严仙皂苷H、葳严仙皂苷G、葳严仙皂苷D和leonticin D与HDAC3/8均无结合能,常春藤皂苷元、刺囊酸和齐墩果酸与HDAC3/8的虚拟对接结果最好,且抑制HDAC3/8生物活性最佳。偶联HDAC受体的分子芯片后,具有结合趋势的活性成分中与靶蛋白亲和性最佳的成分是常春藤皂苷元。结论实验证明类叶牡丹抗RA有效部位中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与HDAC3/8结合最好的是常春藤皂苷元。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以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为指标成分,研究苦参总生物碱(TA)及苦参总生 物碱磷脂复合物(TA-PC)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建立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 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4 个生物碱的分析方法,以小檗碱为内标,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提取血浆样品,在 ACQUITY UPLC® HSS T3 C18 柱上梯度洗脱分离。乙腈-10 mmoL·L-1 乙酸铵为流动相体系。在多反应离子监测 (MRM)模式下使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进行正离子方式检测。以DAS 2.0 软件处理数据。结果TA 给 药后,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的t1/2z 分别为13.55、14.45、10.19、12.11 h,AUC0→∞分别为 478.45、715.38、2 415.00、156.63 mg·L-1 ·h,MRT0→∞分别为12.05、19.15、12.36、14.10 h;TA-PC 给药 后,t1/2z 分别为21.53、20.24、14.99、12.77 h,AUC0→∞分别为771.88、964.48、4 490.05、622.39 mg·L-1·h, MRT0→∞分别为14.45、22.79、16.35、13.92 h;TA-PC 中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的相对生 物利用度分别为161.33%、134.82%、185.94%、397.3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高效,可用于大 鼠体内4 个苦参生物碱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制成TA-PC 后能够显著提高TA 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并延长体内 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活血止痛类中药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黑膏药(当归、防风、连翘、威灵仙、续断、枳壳、栀子、骨碎补、木绵皮、桃仁、桔梗等)贴敷治疗本病12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通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白虎汤药液进行相态拆分,并对白虎汤真溶液相态、纳米相态及沉淀相态中的芒果苷、新芒果苷、钙离子、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测量,以明确白虎汤纳米粒子对其主要成分的增溶作用,从而阐释白虎汤强效解毒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速离心和透析技术对白虎汤进行相态拆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虎汤不同相态中的芒果苷、新芒果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25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溶液对白虎汤不同相态中钙离子浓度进行标定。结果:1 mL白虎汤纳米粒子中含有新芒果苷483.00μg,芒果苷1068.88μg,甘草苷219.93μg,甘草酸铵187.10μg,其中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含量分别占1 mL白虎汤的89.4%和89.9%。纳米相态中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分别是真溶液230.0倍和23.3倍,沉淀的8.5倍和14.4倍。白虎汤纳米相态中含有钙离子的含量较多,占白虎汤水煎液的86.9%,且白虎汤及白虎汤纳米相态中钙离子含量均高于石膏组。结论:白虎汤纳米相态的主要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相态,白虎汤纳米粒子对于白虎汤中主要解热成分新芒果苷、芒果苷和钙离子以及解毒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起到了增溶作用,白虎汤强效解毒解热作用机制与其形成的纳米粒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