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自拟滋阴养胃汤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临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胃阴亏虚型CAG患者82例,按就诊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Hp)联合养胃舒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根除Hp联合滋阴养胃汤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病理改变,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NF-κBp65和胃泌素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胃镜病理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和NF-κBp6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胃泌素明显增加(P0.05)。结论:自拟滋阴养胃汤治疗胃阴亏虚型CAG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胃镜病理表现,降低血清IL-6、NF-κBp65和胃泌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医药治疗乳腺癌进行分析,探索20年来中医药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动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方法对近20年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地区、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VOSviewer 1.6.13软件进行共现分析,以全显示方式构建共现图。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5 415篇,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发表13 198篇文献。结论 研究热点以新型肿瘤分子标志物,临床上对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及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抗乳腺癌单体药物或者复方药物的机制研究,新型抗乳腺癌药物的研发,抑癌/癌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NF-κB等信号通路、表观遗传学等在乳腺癌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细胞和动物层面的药效学为主。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中华慈姑中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通过各种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通过一维和二维的核磁技术以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中华慈姑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测试了化合物1—3抗3种口腔细菌的活性。结论:化合物1是一个新的对映-玫瑰烷二萜苷,化舍物3显示了很强的抗两种口腔细菌(Streptococus mutans和Actinomyces naeslundiis)的活性,MIC均为15.6μg.mL^-1。化合物1的活性较弱,对上述两种口腔细菌的MIC均为62.5μg.mL^-1。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总结分析1例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SRNS)合并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临床确诊为SRNS、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早搏患儿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基因变异与临床特征的联系。结果:女性患儿,8岁2个月,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肾小球源性血尿、高血压,肾脏病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予泼尼松和他克莫司治疗无效,符合SRNS的诊断,同时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表现。高精度临床外显子检测发现,患儿Podocin编码基因(NPHS2)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412C>T(p.R138*)和c.8710T(p.R291W);Sanger测序验证提示c.8710T(p.R291W)来源于母亲(杂合状态),c.412C>T(p.R138*)为新发变异(杂合状态)。检出心脏钠通道孔隙形成α亚基基因(SCN5A)存在杂合变异c.4018G>A(p.V1340I),Sanger测序验证提示该变异来源于父亲(杂合状态)。结论:NPHS2基因突变是导致本例患儿发...  相似文献   
45.
复方甲硝唑缓释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适合老年人用的复方甲硝唑缓释栓,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甲硝唑和硝酸咪康唑为主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利用热熔法制备缓释栓剂;同时采用篮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介质,硝酸咪康唑为对象,进行体外释放度评价。结果:所制制剂外观、性状良好,可持续12h释药,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简单易行,并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特性,符合缓释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行、开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接受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接受2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BMI、FPG、2h PG、体重、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BMI、FPG、2h PG、体重和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FPG、2h PG、体重和Hb A1c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应指标下降的幅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血糖,和体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在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用滋阴养胃汤治疗对中医症候积分、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2.6)收治的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滋阴养胃汤,50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50例),比较分析两组分别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食少、胃脘疼痛、胃脘痞满)、血清因子(GAS、MOT、IL-6、NF-KBp65)、VAS、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因子与VAS评分、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对比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IL-6、NF-KBp65水平明显更低,GAS、MOT水平、ADL评分明显更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治疗中对患者采取滋阴养胃汤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常规药物治疗更能减轻患处疼痛程度,改善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牡蛎过敏原Cra g 1的二级结构及其B、T细胞表位,为探索基于抗原表位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得牡蛎过敏原Cra g 1的氨基酸序列,通过DNA Star Protean软件,采用Garnier-Robson方法和Chou-Fasman方法分析其二级结构;采用Kyte-Doolittle法、Karplus-Schulz法、Emini法、Jameson-Wolf法综合分析Cra g 1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使用SYFPEITHI和NetMHC-Ⅱ在线网站分析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牡蛎过敏原Cra g 1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其B细胞表位接近覆盖Cra g 1氨基酸全序列;而T细胞优势表位位于第89~103、108~122、129~143位肽段。结论本研究分析牡蛎过敏原Cra g 1的B、T细胞优势表位,为日后Cra g 1的基础免疫学研究,如疫苗的研制、诊断试剂的制备和其抗原性改造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医用三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72例,分为玻璃酸钠联合医用三氧关节腔内注射组(联合组,335例)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玻璃酸钠组,37例)。观察注射前及注射后各时点患者VAS评分与治疗优良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P〈0.05),联合组下降更明显(P〈0.01);联合组优良率(98.2%,329/335例)较玻璃酸钠组(89.1%,33/37例)高。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医用三氧注射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单纯使用玻璃酸钠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乳过敏原Hevb1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和T细胞的抗原表位。方法在Uniprot数据库中获得Heyb1蛋白序列,通过GOR4在线软件预测其二级结构;采用DNAStar的Protean模块预测Hevb1蛋白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韧性及抗原指数,从而综合预测其B细胞表位;应用NetMHCⅡ2.2在线服务器预测Hevb1蛋白的T细胞表位。结果乳胶过敏原Heyb1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为1—14,40一46;T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为56—64,76—84,97—116。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乳胶过敏原Hevb1的B细胞和T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可为乳胶过敏原Hevb1的抗体设计、过敏原性改浩等研奔打下略宴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