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利用细菌鞭毛肽库技术筛选与高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PC-3M-1E8细胞特异结合的多肽片段。方法利用细菌鞭毛肽库对人前列腺癌高低转移配对细胞株PC-3M-1E8和PC-3M-2B4进行筛选,获得与前列腺癌高转移细胞亲和的细菌克隆。将结合能力最强细菌克隆所共同拥有的重复多肽序列挑选出来并化学合成;利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通过细胞亲和、竞争拮抗实验及荷瘤小鼠模型,鉴定合成肽与前列腺癌高转移细胞的体内外的结合特异性。结果筛选出一段核心序列为NVVRQ的五肽,命名为TMTP1;FITC-TMTP1可特异地与PC-3M-1E8高度亲和,且这种结合是浓度依赖并能为游离的TMTP1所拮抗;荧光显微镜检测小鼠肿瘤及正常组织器官冰冻切片显示FITC-TMTP1在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荧光信号强度也要显著强于正常组织器官。结论筛选获得的短肽TMTP1可以特异地与高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结合,为前列腺癌的靶向诊疗提供一种可能的标志物及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82.
目的筛选出唐古特瑞香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以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分别以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毛细管通透性、小鼠耳肿胀度以及胀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对唐古特瑞香的乙醚部位、50%乙醇部位、30%乙醇部位、水部位进行抗炎镇痛药效筛选。结果唐古特瑞香乙醚部位(0.44 g/kg)可明显减少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及冰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和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结论唐古特瑞香乙醚部位为抗炎镇痛的药效部位,为唐古特瑞香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优选三脉紫菀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选三脉紫菀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以总黄酮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并优化其纯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温度50℃,浸提3次,料液比1∶10.HPD-5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三脉紫菀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以16 mg总黄酮/g树脂的上柱量配制成50 g·L-1的上柱液,上柱后静置1h,用4 BV水洗除杂,用2 BV 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纯度76.7%,树脂富集倍数3.83.结论:该优选工艺简便、实用,可为三脉紫菀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白茅根的多糖含量.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比色,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采自11个不同产地的白茅根中多糖的含量,波长为485nm.结果 该实验测定方法相对稳定,不同产地白茅根中多糖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福建邵武产地的白茅根多糖含量最高(711.45 mg/g),其次为湖北武汉产地含量(604.89 mg/g),江西新建产地含量最低(300.88 mg/g).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白茅根多糖成分合理开发,资源的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龙脑樟枝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龙脑樟Cinnamomum caraphora(L.)Presl枝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脑樟枝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提取物,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首次从挥发油中鉴定出了3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53%,其中龙脑的含量最高,达到67.17%。结论:新鲜龙脑樟枝叶中龙脑含量很高,可以作为提取天然冰片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86.
不同采收期龙脑樟挥发油的得率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龙脑樟挥发油的得率及质量。方法:采集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月份龙脑樟枝叶,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计算挥发油得率,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中主要类型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右旋龙脑、异龙脑、樟脑的含量。结果:与3年生长期样品相比,生长期为2年的龙脑樟枝叶挥发油得率稍高,且成分类型更少,主成分右旋龙脑GC-MS峰面积占主要成分总峰面积的80%以上。2年期的龙脑樟叶中,11月底采集的龙脑樟鲜叶挥发油得率最高(1.37%);每个月份样品中右旋龙脑质量分数均70%,其中5月份样品中质量分数最高,达87%;樟脑的质量分数11月份最低,仅0.32%;但所有挥发油样品中均不含异龙脑。结论:龙脑樟的最佳采收年限为2年,最佳采收期为11月底至12月初。建立了一种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的可同时测定龙脑樟中3种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可为龙脑樟挥发油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经验。方法 1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各74例,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外,对患者的心理、生活方式、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的依从性、健康心态、生活方式、患者满意度及血压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人参提取物中腐霉利残留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参提取物中农药残留-腐霉利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BDS HYPERSIL C18分析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 结果: 腐霉利进样量0.001~0.6 μg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2=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n=9),RSD 3.0%。 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人参提取物中腐霉利残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9.
90.
通过查阅近五年国内外菝葜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以期为该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