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四硫化四砷(As4S4)和三硫化二砷(As2S3)是中药雄黄和雌黄的主要成分, 未提纯的雄黄和雌黄含有相当量的三氧化二砷(As2O3),以及亚砷酸钙、亚砷酸镁等有毒物质 .直接使用雄黄矿可以引起死亡.我们应用高纯度晶体As4S4和化学合成的纯化As2S3进行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NB4细胞株和移植人APL腹水瘤的SCID小鼠对As4S4和As2S3 敏感.小鼠药代动力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柏子仁作为离散剂与As4S4同时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血砷浓度.在对130例t(15;17)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研究中, 我们进一步证实As4S4和As2S3 单药治疗可以有效地诱导完全缓解,包括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但As4S4 单药治疗组的复发率高于同时或曾接受化疗药物组.接受化疗药物组的1年和6年无病生存率( DFS)为96.7%和87.4%,1年和6年总生存率为98.9%和93.9%.我们认为对APL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既不安全,又不必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初治APL患者接受口服As4S4治疗, 获得完全缓解.治疗中如果出现白细胞增多,可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例如:羟基脲、三尖杉酯碱.获得完全缓解后间断给予化疗药物以防复发.服用As4S4后复发的原因有:出现t(15;17)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的耐药细胞克隆;血砷浓度降低.对耐药的APL患者可采用As4S4和ATRA联合用药,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复发或耐药APL患者的最后一项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2.
73.
护生对实习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对实习环境满意度问卷对18所医院的58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72.7%~80.6%的实习护生对带教管理、带教活动安排和带教老师表示满意,而对实习的人际关系环境、激励环境、安全保障环境的满意率较低。结论护生实习的基本环境能够满足护生需要,但人际关系环境和安全保障环境需要改善,激励机制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74.
刘艳荣 《河北医学》2014,(12):2109-2111
目的:探讨CRRT 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 MODS )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在我科收治的脏器功能衰竭病患者,以数字法抽选接受CRRT治疗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钠、)、血气指标(二氧化碳结合力、血pH值)和尿常规的变化,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记录数据。结果:56例患者经RRT治疗后,39例好转,好转率69.64%(39/56);尿素氮由治疗前的(28.73±8.1)mmoL/降低至(17.2±6.7)mmoL/L,血清肌酐由治疗前的(727±105.4)mmoL/降低至(289±93.1)mmoL/L,电解质恢复正常(P<0.05);PH值由(7.18±0.18)升至(7.36±0.16),PCO2由治疗前的(36±11.4)mmoL/升至(42±9.0)mmoL/L,尿常规好转或正常,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能平稳有效地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强化并发症预防的相关护理,可有效延长危重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采用喜疗妥按摩法治疗钙盐沉积症的效果。方法我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对6例新生儿静脉补钙过程中出现的钙盐沉积症采用喜疗妥按摩法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钙盐沉积形成的结节消失。结论在输注葡萄糖酸钙过程中,因钙导致的医源性钙盐沉积症,采用喜疗妥结合按摩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6.
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胃转流术治疗的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行标准糖尿病膳食(156例,标准膳食组)与自主择食(5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均①接受常规糖尿病营养宣教;②标准膳食组接受膳食实物法教育:以自深的标准膳食为参照,对比并掌握手术前后个体化食谱和摄食技巧;对照组依据宣教指导自行安排膳食.出院6个月后门诊随访进行糖尿病营养的知、信、行问卷调查:标准膳食组的认知平均总得分为(93.4±7.5)分、膳食治疗知识分为(13.8±1.6)分、态度分为(9.6±1.9)分、行为分为(32.2±3.9)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标准膳食组术后血糖异常和胃肠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提示,膳食实物法联合常规糖尿病营养宣教能提高行胃转流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知、信、行的水平,有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Q-PCR)两种方法检测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微小残留病(MRD)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的280例Ph+B-ALL患者,同时用MFC和RQ-PCR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检测移植前MRD。结果RQ-PCR与MFC检测MRD具有相关性(rs=0.435,P<0.001)。MFC、RQ-PCR法检测移植前MRD的阳性率分别为25.7%(72/280)、60.7%(170/280)。移植前MFC-MRD阳性组患者移植后白血病3年累积复发率(CIR)明显高于MFC-MRD阴性组(23.6%对8.6%,P<0.001)。RQ-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组(RQ-PCR MRD阳性组)的3年CIR、非复发死亡(NRM)、无白血病生存(LFS)、总生存(OS)与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组(RQ-PCR MRD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前RQ-PCR MRD≥1%组比<1%组具有更高的3年CIR(23.1%对11.4%,P=0.032)、更低的LFS率(53.8%对74.4%,P=0.015)与OS率(57.7%对79.1%,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MFC-MRD阳性是影响移植后CIR的危险因素(HR=2.488,95%CI 1.216~5.088,P=0.013),移植前RQ-PCR MRD≥1%是影响LFS(HR=2.272,95%CI 1.225~4.215,P<0.001)、OS(HR=2.472,95%CI 1.289~4.739,P=0.006)的危险因素。MFC检测MRD预测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48.50%、77.56%、23.62%、87.16%。以RQ-PCR MRD≥1%预测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23.00%、88.59%、17.15%、91.84%。移植前MFC-MRD阳性或RQ-PCR MRD≥1%二者任一成立为指标预测移植后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54.29%、73.88%、45.70%、91.87%。结论MFC和RQ-PCR法检测移植前MRD水平均可预测Ph+B-ALL患者移植预后。移植前MFC-MRD阳性是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联合使用两种方法(移植前MFC-MRD阳性状态或RQ-PCR MRD≥1%成立)可提高预测移植后复发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有助于更好筛选出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探讨WT1及PRAME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核型异常、病态造血、血红蛋白值之间的关系。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初诊的240例贫血患者,其中MDS203例(RCUD15例,RCMD25例,RAEB161例,RAEB255例,MDS—U23例,MDS-AML24例),AA18例,其他良性贫血15例,PNH4例和14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并收集其中78例患者及14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别检测骨髓和外周血中WT1及PRAME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WT1及PRAME在MDS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AA组及良性贫血组(BM:WT1:P=0.000,0.000,0.000,PRAME:P=0.048,0.000,0.064;PB:WT1:P=0.012,0.000,0.011,PRAME:P=0.020,0.004,0.003),其中高危MDS患者WT1及PRAME的表达均高于低危组,AA及其他良性贫血组,且WT1及PRAME在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呈现良好的相关性(WT1:r=0.6028,P=0.001;PRAME:r=0.7628,P=0.000),WT1或PRAME在骨髓与外周血中阳性率一致(P=0.167);另外,骨髓中WTl的表达水平与核型异常相关(P=0.049)。结论:MDS患者骨髓及外周血WT1和PRAME的表达较正常人、AA及其他良性贫血患者升高,且随着病情进展,其表达增加;WT1和PRAME基因的表达上调是MDS很好的分子标记,联合运用WT1和PRAME基因表达水平检测能为MDS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和微小残留监测提供有用信息,且在骨髓取材不便的时候可用外周血代替监测。  相似文献   
79.
杨琼  温雪珍  刘艳荣  柏平  廖莉 《中国康复》2006,21(5):304-304
带状疱疹患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46—73岁;病程1-7d;累及三叉神经11例,肋间神经29例,坐骨神经8例,臂丛神经9例;临床表现为较重疱疹和神经痛,局部皮肤无化脓性感染,就诊前均未经过正规治疗。58例患者随机分为红光组及对照组各2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于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口服阿昔洛韦1g,每天1次。  相似文献   
80.
肺癌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人类三大死因之一。肺癌在1995年我国部分城市恶性肿瘤死因顺序排为第一位(35.59/10万)。近几年城乡肺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城市车辆多,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较前些年增多,更增加了肺癌的发病。肺癌的存活期短,少则数月多者二年左右。因此,积极预防有害因素侵入人体,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已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