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1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574篇
内科学   29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科学   526篇
综合类   1448篇
预防医学   510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546篇
  11篇
中国医学   623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9(IL-19)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水平的时相变化,探讨HMGBl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胰管逆行灌注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8)、假手术组(Sham组,n=8)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80)。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NF-α、IL-1β。用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HMGBl水平。结果 SAP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在建模后迅速升高,约在4~6h达高峰,之后迅速下降,在建模12h即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一直维持至24和48h。SAP组大鼠血清HMGB1水平在建模后12h开始有明显升高,至24和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SAP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2.
53.
背景 随着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代谢综合征(MS)的预防与控制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脂质比值是重要的筛查指标之一,与MS之间的关系成为热点研究话题。目的 基于贵州省多阶段横断面研究人群分析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总胆固醇/HDL-C(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DL-C)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MS发病风险的关联及预测价值评价。方法 回顾性选取贵州省参与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地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和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的21 727例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根据是否患有MS将研究对象分为MS组(n=4 981)和非MS组(n=16 746)。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评价男性和女性TG/HDL-C、TC/HDL-C、LDL-C/HDL-C和non-HDL-C对MS的预测价值。通过Delong检验比较脂质比值预测MS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全腔镜Ivor-Lewis术对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胃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76例实施全腔镜Ivor-Lewis术者纳入研究组,74例实施全腔镜McKeown术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术前及术后1 d、3 d的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胃肠功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06.53±33.5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4.39±36.87) min,治疗费用(8.52±1.60)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7±1.58)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患者的GSH-Px、SOD、GAS、MTL水平分别为(104.69±17.24) U/mL、(92.27±10.328) U/mL、(57.39±7.21) ng/L、(110.28±1...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究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临床病理学意义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选取食管鳞癌患者74例,收集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食管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iR-122-5P的表达,比较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miR-122-5P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及与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122-5P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35.1%(26/74)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77.0%(57/74)(X2=26.363,P=0.000)。miR-122-5P与食管鳞癌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62,P=0.000;X2=10.723,P=0.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病理分级、脉管转移、神经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2-5P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不同,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推测其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T-bet重组腺病毒(AdT-bet)对哮喘模型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及Th1/Th2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dT-bet治疗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正常组(C组)。以卵蛋白(OVA)、氢氧化铝免疫建立哮喘模型,A组激发前尾静脉注射100μL的AdT-bet(1×10^8 PFU/μL),各组激发后肺泡灌洗分析细胞组份,分离肺淋巴细胞测定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 T细胞比例及表达IFNγ和IL-4的比例,比较各组肺组织学改变。结果静脉应用AdT-bet组与对照组相比:①可明显抑制抗原激发后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P〈0.01);②明显抑制肺淋巴细胞产生IL-4、IL-5,增加了IFNγ的产生;③肺脏淋巴细胞CD4^+ IFNγ百分比及IFNγ^+/IL-4^+明显升高(P〈0.01),而CD4^+ IL-4^+百分比则明显下降;④明显抑制哮喘鼠气道内及肺泡内的过敏性炎症反应。结论激发前静脉用AdT-bet对哮喘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表达的T-bet上调Th1/Th2比值,从而调整了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57.
高压氧治疗激素诱导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inducedavascularnecrosisofthefemoralhead,SANFH)的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大剂量醋酸泼尼松龙诱发成年兔SANFH,然后用HBO治疗;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多数骨小梁周围可见骨母细胞增生、偶见破骨细胞增生,髓腔内脂肪细胞逐渐减少,造血组织增生;电镜发现骨小梁内早期即出现幼稚骨细胞和胶原原纤维合成。结论SANFH经HBO治疗后增强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以及胶原纤维生成,有助于降低骨内压、改善微循环、促进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INS)及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Insulin 2 hours after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S-2H)与高血压发病的风险。方法 本研究采用全人群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贵州省12个区(县)的48个乡镇共9 280人进行调查,排除基线HbA1c、INS及INS-2H缺失及有高血压病史者,最终纳入1 684例进入分析。中位随访6.23年。采用Cox生存回归分析HbA1c、INS及INS-2H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PAF及Survival计算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结果 HbA1c和INS-2H每升高一个单位,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增加31.5%和1.1%。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87倍。相比第一分位组,INS-2H第四分位组发病风险增加73.6%。HbA1c水平控制在6.3 mmol/L及以下可降低人群8.6%的发病。INS-2H水平分别控制在8.81 mIU/L、15.60 mIU/L、24.30 mIU/L以下,可降低人群22.6%、11.9%和6.8%的发病。年龄>42岁组的人群中,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84倍; INS-2H第二、三、四分位组发病风险分别是第一分位组的2.001倍、2.145倍和2.145倍。男性人群中,HbA1c高水平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760倍; INS-2H第三、四分位组发病风险是第一分位组的1.828倍和2.116倍。结论 HbA1c及INS-2H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年龄>42岁和男性人群更为敏感。控制HbA1c及INS-2H能有效降低人群高血压发病。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构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评价体系,为提升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函询,确定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0.7,肯德尔和谐系数(W)的值较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最终确定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评价体系包含A1安全防护、A2运行管理和A3制度建设等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结论 该备案评价体系具有评选、自查、预警、督促四大功能,对促进本地区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坤宁颗粒发挥抗凝血活性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HPLC-Q-TOF-MS/MS)对坤宁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条件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A)-2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22%A;5~10 min,22%~30%A;10~15 min,30%~95%A;15~20 min,95%~5%A;20~30 min,5%A),流速0.2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1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检测模式。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化学成分的靶点与异常子宫出血(AUB)的靶点进行交互分析,利用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10批坤宁颗粒的指纹图谱,采用血液凝固法及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测定坤宁颗粒的抗凝血活性,建立其谱效关系;选择拓扑分析与谱效关系中共有的成分作为Q-Marker,并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