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3篇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观察跑台运动训练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轴突导向因子Netrin-4及其受体结直肠癌缺失(DCC)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运动训练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机制。 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63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9)、模型组(n=27)和运动组(n=27)。模型组和运动组大鼠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手术方法同模型组和运动组,但是不插入线栓。运动组于造模成功后24h采用跑台训练器进行运动训练,其余2组则不进行运动训练。采用修正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mNSS)评价模型组和运动组大鼠造模后第3、7、14天的神经功能,并断头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以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缺血区组织中Netrin-4、DCC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造模后第3、7、14天,运动组和模型组的mNSS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第7、14天,运动组的mNSS评分分别为(6.89±1.27)分和(5.22±1.09)分,低于模型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7、14天,运动组的Netrin-4、DCC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强(P<0.05);造模后第14天,经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Netrin-4主要在脑缺血区的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而DCC蛋白主要在脑缺血区的神经元轴突和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 结论跑台运动训练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缺血区组织中Netrin-4、DCC蛋白的表达,进而增强了神经、血管的再生和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培养液对大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后细胞存活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方法:分别取清洁级6~8周60~80 g SD大鼠和孕16~18 d孕鼠进行BMSCs和皮层神经元培养。培养第5天的皮层神经元建立OGD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4组:氧糖剥夺组(OGD组);氧糖剥夺+BMSCs培养液组(OGD+CM组),神经元OGD后培养基更换为BMSCs培养液(CM)继续培养;OGD+CM+LY294002组及OGD+LY294002组,以上2组分别加入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各组培养12 h后分别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结构。各组培养2 h后分别检测AKT、pAKT(Ser473)、激活型Casepase-3蛋白表达量,在培养48 h后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结果:OGD培养后的神经元突起断裂、缩短、溶解,线粒体、内质网细胞器肿胀。OGD+LY294002组、OGD+CM组分别与OGD组相比,OGD+LY294002组的细胞存活率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降低(t=3.679,P=0.021;t=2.938,P=0.042),而激活型Casepase-3蛋白表达升高(t=4.733,P=0.009);OGD+CM组的细胞存活率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升高(t=6.630,P=0.003;t=3.288,P=0.030),而激活型Casepase-3蛋白表达降低(t=3.454,P=0.026)。与OGD+CM组相比,OGD+CM+LY294002组细胞存活率和pAKT(Ser473) 蛋白表达降低(t=14.255,P=0.000;t=3.872,P=0.018),而激活型Casepase-3蛋白表达升高(t=6.699,P=0.003)。结论:BMSCs对OGD损伤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道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常规CT、CT血管造影(CTA)和CT灌注(PCT)等多参数CT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最终脑梗死体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多参数CT评估脑梗死体积、缺血半暗带体积及血管再通情况,测量36个月的最终脑梗死体积。进行3次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判定影像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患者中,常规CT提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阳性71例,早期脑卒中CT评分(8.0±1.7)分;CT血管造影显示平均颈动脉狭窄程度(36.3±43.8)%,PCT计算脑梗死体积(36.3±43.8)ml,半暗带体积(40.5±26.2)ml,总缺血体积为(69.2±26.1)ml。3次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能预测最终脑梗死体积(R1=0.542,P1=0.009;R2=0.494,P2=0.004;R3=0.494,P3=0.004)。血管再通时PCT中脑梗死和缺血半暗带、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评分是最终脑梗死体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0,P=0.000,P=0.004)。结论脑卒中超早期的影像评估应包括有灌注信息的多参数CT,以尽早获取血管再通及半暗带体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合并主动脉疾病的孕产妇在围术期给予兼顾各主要系统功能和孕产妇需求特点的重症集束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2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合并主动脉疾病并行手术治疗的孕产妇,术后返回心外科监护室(ICU)的18例患者,术后给予集束化治疗。包括:①循环系统:维持心排、调整血管张力、根据容量状态失液成分调整补液速度与种类;②呼吸系统:抗炎性反应、减少肺间质渗出、循环平稳后翻身体疗、中低水平肺复张、拔管后氧合指数PaO2/FiO2<200者行无创正压通气至少6 h;③生殖系统:产妇予催产素、管理宫腔水囊、回奶等治疗,孕妇有分娩先兆与妇产科配合决定分娩方式等;④其他出凝血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治疗;维护肝肾功能,急性肾损伤(AKI)尽早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加强心理护理与ICU早期康复。结果:处理后与入ICU时(0 h)比较:①心率24 h时上升,48 h之后下降;平均动脉压(MAP)24 h时上升,48 h之后下降;乳酸:24 h时较0 h时有明显升高(P<0.05),之后下降,出ICU时明显减低(P<0.05);②呼吸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与0 h时比较PaO2/FiO224 h时下降[(235.6±45.7)vs.(167.3±27.5),P<0.05],48 h仍有降低[(235.6±45.7)vs.(186.6±23.2),P<0.05],72 h时无明显差异;③主要合并症:谵妄3例(16.7%),切口愈合不良3例(16.7%),二次气管插管2例(11.1%),肺部感染2例(11.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5.6%);④住院时间(15.0±4.4)d,ICU时间(5.6±2.5)d。结论:主动脉疾病围术期孕产妇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不稳定于术后24 h时高发,积极集束化处理可有效改善,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注意谵妄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综合制定围术期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对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的损伤,阐明七氟醚诱导脑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七氟醚组(2%Sevo 6 h组、2%Sevo 12 h组和2%Sevo 24 h组)、4%七氟醚组(4%Sevo 6 h组、4%Sevo 12 h组和4%Sevo 24 h组)和8%七氟醚组(8%Sevo 6 h组、8%Sevo 12 h组和8%Sevo 24 h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法分别检测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根据实验结果将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4%Sevo 12 h组、生理盐水+8%Sevo 12 h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NAC+4%Sevo 12 h组和NAC+8%Sevo 12 h组。采用MTT法和LDH法分别检测NAC预处理后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双链断裂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DNA损伤相关蛋白8-OHdG、ATM、p-ATM和γ-H2AX表达量;DCFH-DA法检测各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Sevo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Sevo组和8%Sevo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死亡率升高(P<0.01)。与4%Sevo组比较,同一时间8%Sevo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4%Sevo 6 h组比较,4%Sevo 12 h组和4%Sevo 24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4%Sevo 12 h组比较,4%Sevo 24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8%Sevo 6 h组比较,8%Sevo 12 h组和8%Sevo 24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8%Sevo 12 h组比较,8%Sevo 24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死亡率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理盐水+4%Sevo 12 h组和生理盐水+8%Sevo 12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内DNA双链断裂增多,DNA损伤相关蛋白8-OHdG、ATM、p-ATM和γ-H2AX表达量增加、ROS水平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4%Sevo 12 h组比较,NAC+4%Sevo 12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死亡率降低(P<0.01),细胞中DNA双链断裂减少,DNA损伤相关蛋白8-OHdG、ATM、p-ATM和γ-H2AX表达量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8%Sevo 12 h组比较,NAC+8%Sevo 12 h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死亡率降低(P<0.01),细胞中DNA双链断裂减少,DNA损伤相关蛋白8-OHdG、ATM、p-ATM和γ-H2AX表达量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能够通过诱导DNA损伤导致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中ROS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46.
韩德兰  刘丽  赵芝  刘楠 《山东医药》2012,52(12):60-62,10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采用胆总管结扎(CBDL)造梗黄模型,干预组于结扎后第2周开始腹腔注射TNF-α单克隆抗体[0.1 mg/(kg.2d)]。并于干预后1、2、3、4周麻醉动物,假手术组与5周模型组动物同批麻醉,留取肝和肾组织。采用HE染色确定模型建立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P3R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和干预组肾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干预组较轻。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肾组织IP3R蛋白表达较多,干预组略下降,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肾小球前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的IP3R蛋白的表达增强,而TNF-α单克隆抗体干预治疗可减轻IP3R表达增强的程度,部分减轻肾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训练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组,各12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运动组大鼠于MCAO模型成功后2d开始进行跑台运动训练;通过修订的神经功能评分(mNS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观测大鼠体重变化情况,通过氯化四唑(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结果:模型组和运动组大鼠造模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运动组大鼠造模后14d、28d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模型组[14d:(8.17±1.03)分比(9.42±1.62)分,P〈0.05;28d:(6.25±0.97)分比(8.17±1.70)分,P〈0.01];与模型组相比,运动组大鼠体重于造模后7d、14d和28d明显增加(P〈0.05或〈0.01);造模后28d,运动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明显减小[(26.50±0.448)%比(29.45±0.639)%,P〈0.01]。结论:跑台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大鼠神经功能和体重恢复,减小大鼠脑梗死体积,有利于脑缺血大鼠的康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不同时间段应用阿加曲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发病24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发病6~12h和13~24h 2个时间段应用阿加曲班,将患者分为A组28例,B组52例。7d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临床疗效。发病24h内不同时间应用对临床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联合血清CA125在外突性肌瘤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外突性肌瘤(A组)6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B组)51例,CT图像分别观察2组肿瘤供血动脉、卵巢静脉与肿瘤的关系、肿瘤强化特点、有无腹水,作出CT诊断;再结合血清CA125结果作出最终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组肿瘤中2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A组,肿瘤由子宫动脉子宫支伴或不伴卵巢动脉供血;追踪卵巢静脉多数可见正常卵巢组织;肿瘤强化明显,可见“漩涡征”;血清CA125多为正常,不易合并腹水;B组,肿瘤主要由卵巢动脉伴或不伴子宫动脉卵巢支供血;可见卵巢血管蒂征(ovarian vascular sign,OVPS),追踪卵巢静脉不能显示完整卵巢组织;增强后肿瘤无或轻度延迟强化,血清CA125多升高,常合并腹水。2组肿瘤单独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48%(57/63)、80.39%(41/51),联合血清CA125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65%(59/63)、86.27%(44/51)。结论: 根据肿瘤的CT特点并结合血清CA125结果,对女性盆腔内外突性肌瘤及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0.
周彬  刘楠 《广西医学》2022,(5):479-48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53例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其分为动脉硬化组86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HDL-C、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白蛋白、ANGPTL8等血清学指标水平。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ANGPTL8水平与平均动脉压(MAP)、血清学指标和颈动脉IMT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诊断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价值。结果 动脉硬化组患者的MA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血清ANGPT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与MA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空腹血糖水平、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水平≥5.06 mmol/L、L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