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研究对上海市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现状进行了调研,归纳了车间布局、人员、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并从强化化妆品监管能力建设、探索化妆品分级分类监管模式、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及社会共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我科自1970年至1985年6月共收治胆源性肝脓肿68例,因该病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男21例.女47例,年龄最小17岁,最高者56岁。病程最短3日,最长者120日。脓肿数目:单发60例,其中肝右叶41例,肝左叶19例。多发8例,多发性肝脓肿均分布于左右肝叶。脓腔最大者脓量150ml,最小者脓量10ml。全组病例均为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并有38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二次者23例,三次者9例,4~5次者6例。  相似文献   
23.
<正>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个病因不清、发病机理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疾病。 本文报告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抗软骨蛋白多糖抗体,探讨了在RP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4.
老年急性胆道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外科(410008)刘恕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胆道疾病愈来愈多。最常见的为胆石症,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因急性胆道感染而手术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二位,仅次于急...  相似文献   
25.
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四年经验总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应用内镜结扎术治疗250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其中234例病人有1次或1次以上出血史,78例病人为活动性出血。急诊结扎止血率达93.6%,经3~5次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被根除或缩小至1°以下者占81%,未发现与结扎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本组治疗结果表明: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止血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应症范围广泛,既可紧急止血,也可作为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长期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6.
肝胆管结石伴肝胆管狭窄20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1年1月至1987年1月,6年间共收治肝胆管结石380例。其中伴有肝胆管狭窄者202例(占53.2%),均经T 管、U 管造影、PTC 或ERCP 及手术中探查确诊。其中经多次胆道手术者69例(占18.2%),最多者经历5次手术,主要原因是肝内胆管狭窄未予纠正。现将我科202例诊治中的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2例,男性97例(占48.2%),女性105例(占52%),年龄16~65岁,其中20~40岁占66.86%。肝胆管狭窄部位分布如下:左肝管及其分支狭窄26例(占12.9%),肝门(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狭窄28例(占13.9%),左右肝管多处狭窄20例(占9.9%)。其中相对性狭窄54例(占26.7%)。全组治疗术式见表1。  相似文献   
27.
目前,在对胆囊胆固醇结石(CH)成石机制的研究中,成核缺陷—即促成核系统与抗成核系统的失调,被认为是成石的关键步骤而成为研究的焦点。胆囊胆汁内粘液糖蛋白(MGP)是成核缺陷的主要物质之一,在CH患者中其含量较其他性质结石及正常对照胆囊胆汁与肝管胆汁内该物质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8.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为全身性疾病,临床有多种类型,但肠型少见。现报告3例如下。例1 男,29岁。6年前开始右上腹痛,伴发热、呕吐、腹泻,一般每1月~2月发作1次。2月前症状加重伴黑便,多种抗生素及抗痨治疗无效。查:T 39.5℃,贫血貌、消瘦、心肺(—)。腹软,肝肋下可扪及,脾不大,脐右侧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Hb90g/L、WBC 9.4×10~9/L、N53%、L47%、PL311  相似文献   
29.
萎缩性胆囊炎常常伴有充填型胆囊结石,囊壁增厚、变硬、纤维化,手术剥离比较困难,且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解剖关系不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我院1991年3月至1992年6月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1例,占同期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256例的8.2%和同期胆囊切除344例的6.1%。本文旨在探讨本病的诊断和手术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30.
B超、T管造影及电子胆道镜对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67例进行胆道镜检查和取石病人的B超、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记录,对3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断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超、T管造影和胆道镜三者的诊断准确率、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分别为84.5,5.6,9.9,74.6,1.4,23.9,98.6,0和1.4%。但电子胆道镜与B超(P=0.791)、T管造影(P=0.457)的诊断效率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点,B超能提供结石位置与数量、胆管扩张情况,T管造影能提供有无残余结石、胆管狭窄、胆道引流是否通畅,胆道镜能直接了解结石、肿瘤、狭窄、炎症、出血和发现B超、T管造影不能发现的结石,并可同步进行取石。三者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不能相互替代,建议胆道结石的术后病人常规进行三者检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胆管结石残余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