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究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对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指标、血流动力学、心理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无缝隙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无缝隙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总住院时间、DVT发生率、干预前后的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血浆黏度、高切黏度及低切黏度水平.结果:无缝隙护理组总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均较常规护理组短,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常规护理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两组状态焦虑评分与特质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大幅减小(P<0.05),且无缝隙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均明显下降,且无缝隙护理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组模式可提高护理干预的整体性与连续性,降低子宫切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情绪状态,降低血液粘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实验组(367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和对照组(403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实验组239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65.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154例,检出率42.0%,其余,依次为副流感病毒Ⅲ(PIVⅢ)31例(8.4%),腺病毒(ADV)25例(6.8%),流感病毒A(IFA)11例(3.0%),流感病毒B(IFB)9例(2.5%),副流感病毒Ⅰ(PIVⅠ)5例(1.4%),副流感病毒Ⅱ(PIVⅡ)4例(1.1%)。6个月以下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67.5%。RSV季节性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4月)。对照组60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14.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39例,检出率9.7%,其余,依次为副流感病毒Ⅲ(PIVⅢ)11例(2.7%),腺病毒(ADV)5例(1.2%),流感病毒A(IFA)3例(0.7%),流感病毒B(IFB)1例(0.2%),副流感病毒Ⅰ(PIVⅠ)1例(0.2%),副流感病毒Ⅱ(PIVⅡ)0例(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有密切相关性,RSV是引起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病毒,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44.
书讯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方法介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及作者的临床体会。结果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其呼吸道的症状误诊为原发肺部疾病复发加重,明确诊断已属于晚期,本组患者多属于此情况。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癌临床诊断困难,需仔细询问病史,注意临床观察及全面检查,可望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5.
慢性核黄疸所致脑性瘫痪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期核黄疸所致脑性瘫痪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慢性核黄疸所致脑性瘫痪患儿的头颅MRI图像,并以同期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小儿头颅MRI作对照.该13例患儿临床诊断为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结果 在MRI T2WI上,13例患儿双侧苍白球呈对称性高信号,在T1WI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2WI高信号是慢性核黄疸引起脑性瘫痪的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判断脑性瘫瘫的类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应用自拟中药槐花祛紫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根据中医临床分型、辨证加减使用自拟槐花祛紫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中,治愈37例,有效2倒,无效1例;对照组36例中,治愈30例,有效5例,无效1例.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中药槐花祛紫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7.
<正>嗜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HLH)又称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种少见的免疫系统高度紊乱,临床容易漏诊的疾病~([1]),从病因上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HLH。先天性HLH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的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的细胞毒性功能受到影响,而且先天性的HLH非常严重,由于患儿免疫细胞持续功能紊乱,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优选酒黄连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小檗碱等4种生物碱含量之和、醇浸膏得率、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黄酒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优选酒黄连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黄连最佳酒炙工艺为黄酒用量12 g(药材与黄酒用量比为1:12),闷润时间75 min,炒制温度100 ℃,炒制时间为7 min。结论 优选的酒黄连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制备出质量可控的酒黄连饮片。  相似文献   
49.
目的:优选防风的炮制工艺。方法:以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浸膏得率、水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切片厚度、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对防风饮片质量的影响,优选防风饮片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切片厚度3~4 mm,干燥温度60 ℃,干燥时间2 h。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917%,0.054%,水分5.110%,浸膏得率20.45%。结论: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为防风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青蒿素哌喹片(ATQ)对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 按Bliss法设计试验,对小鼠单次灌胃ATQ,测定ATQ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和LD50的95 %可信限,观察14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对小鼠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ATQ单次灌胃给药可使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包括自发活动减少、闭眼、俯卧、运动失调、震颤、惊跳、强制性-阵挛性抽搐、角弓反张。小鼠LD50为2802.38 mg·kg-1,LD50的95 %可信限为2343.51~3520.11 mg·kg-1,死亡小鼠肉眼观察未发现各脏器异常。结论 ATQ对小鼠单次灌胃给药具有一定的毒性,涉及的毒性靶器官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