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VVHD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24例MODS患者经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Hospal BSM 22 SC血滤系统行床边VVHDF治疗,治疗期间留置Swan-Ganz导管监测VVHDF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变化,并计算氧代谢指标。结果: VVHDF治疗6 h后心率、右心房压、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嵌顿压、肺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平均动脉压、体血管阻力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含量、氧输送和氧消耗均显著增加(P<0.01~P<0.001);而心脏指数、血红蛋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混合静脉血氧含量、氧摄取率在VVHDF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VVHDF用于MODS的治疗能改善MODS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氧供。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不同液体早期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EGDT达标、血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10-2010-10收住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组(霍姆组)、3%高渗氯化钠组(高钠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组(万汶组)、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经中心静脉通路输入相应的复苏液体,配合林格液对患者进行包括6h早期液体复苏在内的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在液体复苏前及复苏0、1、3和6h的心率(HR)、MAP、CVP、24h血乳酸值,并计算24h血乳酸清除率。观察EGDT达标情况、升压药物使用情况、复苏前及复苏72h的APACHEⅡ评分变化以及28d病死率。结果:①共收集符合条件标准的病例51例:霍姆组12例、高钠组10例、万汶组14例、NS组15例。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MAP、CVP、HR、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研究液体用量在各组间比较,霍姆组与高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组、万汶组各自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液体总量在各组间比较,NS组与其他3组比较,万汶组与霍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钠组与霍姆组、高钠组和万汶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林格液量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随复苏时间延长,MAP逐渐升高,HR逐渐减慢,MAP、HR在不同时间点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复苏时间延长,CVP逐渐升高,在复苏1h、3h和6h时,霍姆组CVP均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复苏1h时,霍姆组CVP高于万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钠组CVP显著高于NS组(P<0.05);④复苏24h血乳酸值及其清除率在各组间比较,以及复苏后72hAPACHEⅡ评分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各组患者使用升压药例数、使用升压药>3d例数及EGDT达标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整体病死率为45.10%(23/51),28d病死率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应用霍姆有利于提高CVP,但对需要应用升压药时间、EGDT达标、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以及28d病死率并无无显著影响;对某些需限制性液体管理的患者,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或高渗盐水可以减少补液总量。  相似文献   
53.
周博  刘云  何先弟 《护理研究》2013,(28):3078-3080
创伤是1岁~34岁年龄段的主要死亡原因[1],创伤后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创伤失血性休克,占30%~40%[2]。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因严重创伤而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系指机体受外界有害致病因素和(或)受机械性创伤而引起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和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以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使重要器官组织灌流不足,导致以急性缺血、缺氧为特征的全身性伤害。目前,创伤失血性休克致死率仍保持一个相对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4.
李勇  何先弟 《中华全科医学》2012,(3):450-451,48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发生于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起的弥漫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并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衰竭,多年来一直是呼吸和危重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国内外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ICU肺部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株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ICU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菌1 425株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结果使用CLSI判断标准.结果:1 4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4.8%,革兰阳性球菌占19.6%,真菌占15.6%.痰培养前八位的细菌分别是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光滑念珠菌.药敏结果除真菌耐药率较低外,其他病原菌均有较高耐药率.结论: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多样,多重耐药菌株是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ICU收治的AECOPD患者13例为序贯组,同样病情患者12例为对照组.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序贯组拔除气管插管,应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和患者转归.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缩短[(4.3±1.05)d比(10.13±2.06)d,P<0.001],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8.79±2.07)d比(11.96±2.11)d,P<0.005],VAP发生数显著减少[0比6例,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需要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VAP患病率.  相似文献   
57.
郝建  何先弟 《医学综述》2014,(10):1753-1755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内一种特殊的白细胞,它是机体抵御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等入侵因子的第一道防线。临床上的过度失控性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异常导致的数量和功能上的改变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凋亡维持中性粒细胞数量上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中性粒细胞凋亡在多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受多基因调控、众多细胞因子参与、多条途径独立或交联而调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留置经鼻空肠管在重型颅脑外伤(STBI)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至12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STBI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管组15例和胃管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EN)可以耐受的启动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和实施EN过程中的胃肠道反应、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 空肠管组与胃管组EN可以耐受的启动时间[(51.73±9.16) h比(81.11±11.82) h]和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87.27±9.99) h比(152.05±28.7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20、8.320,均P<0.05)。实施EN过程中,空肠管组与胃管组并发胃潴留(6.7%比57.9%)、反流(0%比36.8%)、呕吐(20.0%比63.2%)、误吸(6.7%比42.1%)、VAP(33.3%比73.7%)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937、9.566、6.642、6.087、5.536,均P<0.05);空肠管组与胃管组机械通气时间[(10.73±4.68) d比(15.74±2.54) d]和ICU住院时间[(13.60±4.80) d比(17.42±4.0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30、2.497,均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STBI机械通气患者留置经鼻空肠管实施早期EN,有利于减轻喂养不耐受,缩短启动EN和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在诊断重度子痫前期颅内压(ICP)增高的价值。方法选取44例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30例无合并症的单胎孕妇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孕妇进行MRI和ONSD检测,根据MRI结果分为ICP正常组和ICP增高组;对照组仅进行ONSD测量。比较3组ONSD值,探究ONSD检测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ICP增高时的最佳阈值。结果3组收缩压、舒张压、孕周和ONS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ICP增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CP正常组,且ICP增高组均高于ICP正常组(P < 0.01);对照组孕周显著高于观察组(P < 0.01);ONSD值ICP增高组和正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ICP增高组显著高于ICP正常组(P < 0.01)。ONSD测量方法的曲线下面积0.759(P < 0.01),最大正确指数为0.497,ONSD临界值是4.0 mm,灵敏度为62.2%。结论超声测量ONSD可以用于辅助诊断重度子痫前期ICP增高,当ONSD为4.0 mm时对ICP增高的重度子痫孕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LP17多肽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 IIR)损伤影响。方法将36只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IIR组( I/R组)、IIR+LP17对照肽治疗组( C1组)、IIR+LP17治疗组( C2组),每组9只。肠系膜上动脉夹闭20 min制作小鼠IIR模型,于再灌注前5 min将药物注入小鼠腹腔,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浓度,观察肠黏膜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细胞的核因子-κB( 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清sTREM-1、血清TNF-α和肝脏细胞NF-κB在I/R组和C1组升高,分别为(1686.34±55.98)pg/ml、(121.81±8.01) pg/ml、(3.36±0.62)表达和(1643.73±65.45) pg/ml、(119.88±8.05)pg/ml、(3.21±0.94)分;在C2组降低,分别为(944.58±39.75)pg/ml、(65.92±4.91)pg/ml和(0.92±0.55)分,与I/R组和C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光镜下S组小鼠小肠黏膜基本正常;I/R组和C1组绒毛破坏较重,绒毛坏死明显,黏膜下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肠壁各层均变薄;C2组肠绒毛损伤明显减轻,其肠黏膜损伤评分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LP17多肽通过调节TREM-1的信号转导通路,减轻NF-κB和TNF-α过度激活所致炎症反应,减轻IIR引起的肠黏膜及远隔脏器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