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胡邦  谢尚奎  彭慧  任东林 《广东医学》2012,33(18):2862-2862
患儿,男,11岁,因反复便血伴肛门肿物脱出3个月余于2010年10月10日入院。患儿自述数年前曾解出肉样球状物,近3个月出现便血,为鲜红色血便,每次量数十毫升,伴排便时肛门多个绿豆大小肿物脱出。曾在当地医院以重度贫血行对症支持治疗后转我院继续治疗。既往无特殊病史,父母及2位姐姐体健,家族其他成员无类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体外乙状结肠假息肉用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和单极椭圆形圈套器行电切 ,并对其结肠壁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 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 ,10例中出现迟发性出血 1例 ,即时性大出血 1例 ,与用单极椭圆形圈套器比较时间和能量需求差别无显著性 ;病理学检查提示 ,用双极者组织损伤明显小于用单极者 ,损伤达肌层者分别为 10 %和 90 % ,边缘损伤范围分别为 (0 .4 2± 0 .13)mm和 (1.4 7± 0 .5 8)mm ;结论 双极“D”形电切圈套器用于电外科治疗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和方便、相对安全性高等优点 ,但临床应用尚需积累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3.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告1982~1995年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1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完整地保留了肛门正常生理功能,5年生存率为 69.23%,2例生存10年以上.认为肿瘤直径<3cm,上界距肛缘<7cm,分化较好,无远处转移者,可行根治性局部切除术,并特别强调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1.5~2.0cm,及对切除病理标本需进行细致的病理学检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4.
纵切齿形横缝术治疗Ⅱ~Ⅲ度肛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宁  任东林 《广东医学》2001,22(12):1101-1102
目的 探讨Ⅱ~Ⅲ度肛裂根治术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纵切齿形横缝术(治疗组)和传统的纵切横缝皮瓣移动术(对照组)治疗Ⅱ~Ⅲ度肛裂各30例,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近期效果均较满意,但纵切齿形横缝术避免了皮瓣与直肠黏膜之间产生的横行瘢痕,更接近生理,肛管的伸展度、柔软性更好。结论 纵切齿形横缝术治疗肛裂的效果优于单纯纵切横缝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评价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补气行气活血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经补气行气活血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QOL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QOL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x2=3.995 2,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对经补气行气活血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皮质骨通道(CBT)螺钉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7例腰椎融合术后发生单节段ASD的患者资料,患者均行二次手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4.0~8.6年。手术采用CBT螺钉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技术。疼痛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VAS评分和ODI评估,利用术后腰椎X线及CT检查评估内置物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5~120 min,术中出血量180~4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BT螺钉治疗腰椎ASD患者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方法:根据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的部位采取单侧单(或双)间隙、或双侧单(或双)间隙、或双侧双间隙多处扩大开窗术。结果:本院手术76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8个月,优良率达97.3%。结论:本方法除手术创伤小外,既能去除病灶、彻底减压,又能较好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并且大大缩短了术后卧床时间,早日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08.
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中医治疗特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21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2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以及中药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吴茱萸加粗盐炒热布包热敷腹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痊愈20例,中转手术1例。平均发生时间是术后9.2天,平均治愈时间12.6天。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以腹胀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腹痛和呕吐相对较轻。可能的发病原因是手术创伤、腹腔内炎症、积液积血或异物刺激导致术后小肠出现炎性水肿,浆膜表面渗出增加,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造成腹膜间粘连而成。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会阴入路吻合器直肠阴道瘘切除闭合术治疗直肠阴道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共15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经会阴入路吻合器直肠阴道瘘切除闭合术治疗的直肠阴道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治疗效果、患者肛门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肛提肌成形术及括约肌成形术、2例患者同时行括约肌成形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3±39)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22±16) mL。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均较术前改善,Wexner评分术前为2.4(0~9)分,术后为0.7(0~5)分,术前与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予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期间2例患者复发,13例患者治愈。结论经会阴入路吻合器直肠阴道瘘切除闭合术治疗中、低位直肠阴道瘘安全且有效,为直肠阴道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外科解决方案,更长期的治疗效果有待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0.
患者,男,38岁,因肛周流脓10余年,右下腹痛6个月于2013年12月17日入院。既往反复肛周脓肿病史,多次行瘘管及脓肿切开治疗未愈。6个月前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右髂窝脓肿,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化脓性感染及腹壁瘘形成,瘘管造影提示腹壁瘘管与肛周瘘管相通。入院体格检查:右下腹轻压痛,腹壁外瘘口已闭合,肛周外瘘口流脓,可疑肛瘘内口位于截石位6点距肛缘3 cm处,后方肛管括约肌缺损,肛管壁及肛直环僵硬。影像学辅助检查:肛管MR提示骶前多发囊性病灶并感染,高位复杂性经括约肌型肛瘘(图1);腹盆CT并肛周瘘管造影提示右髂窝、右腹膜后腰大肌旁、骶前间隙多发脓肿及高位复杂性肛瘘形成(图2)。治疗经过:于我院行右髂窝脓肿彩超引导下置管引流、高位肛瘘切开挂线引流与骶前囊肿清创引流术,术中探查可见骶前间隙囊性病灶,边界模糊,尾骨及S3-4节段破坏,并予切除,清创彻底后分别经腹壁和骶骨旁置管,通过右骨盆直肠间隙将右髂窝和骶前间隙引流管相通。病理示:囊壁胰腺及幽门腺异位(图3)。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每天肛周切口坐浴、换药,双引流管定期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逐步更换小口径引流管至腹腔及骶前窦腔闭合。术后6周复查彩超示右髂窝及腰大肌旁脓肿消失;肛管MR示深部间隙脓肿消退,炎症减轻。出院后继续留置肛瘘引流挂线,随访至2014年10月23日无腹腔及肛周脓肿复发,“静止性”经括约肌型肛瘘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