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半月板修整成型术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3月,共收治5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18~65岁。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为关节镜术后应用玻璃酸钠组;对照组25例,为关节镜术后空白对照组。随访时间3~6个月,无失访患者。两组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随访发现两组术后关节症状均好转。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3、4、5周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手术后应用玻璃酸钠,有利于其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组织工程:为综合运用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生物分子,通过在体外人工构建组织或器官并在体内移植以改善、替代和再生损伤或患病的组织和器官。然而,由于目前该过程产生的组织范围有限,为了扩展其在人类的临床应用,在该领域中还需要很多研究推进。 膝关节半月板:是一种月牙状纤维软骨,充填在股骨与胫骨关节间隙内,每个膝关节有2个半月板:内侧半月板与外侧半月板。它们的周围部分较厚,附着于胫骨平台的边缘而中央部分则较薄,其接触股骨髁的上面略凹陷而接触胫骨髁的下面则平坦,膝关节半月板中内分无血液供应区,其营养主要来自滑液,只有与胫骨缘连接的边缘部分能从滑膜得到血液供应。 背景:半月板软骨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在过去的10年中,基于干细胞的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数量迅速增加。最近的几项研究表明多潜能干细胞存在于半月板内,有可能在半月板愈合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的:确定半月板组织工程相关的干细胞来源和培养条件,了解组织工程半月板目前发展现状。 方法:通过PubMed、Embase、EBSCO、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library数据库进行在线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2009至2019年。纳入与半月板组织工程和种子细胞选择有关的文章,最终对64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干细胞因其强增殖能力和全能性而被作为种子细胞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半月板研究,且能很好地修复动物半月板损伤,目前还无法确定在临床上有同样的效果,因此离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ORCID: 0000-0003-1497-4204(青婉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陈刚  付维力  唐新  李棋  李箭 《中国骨伤》2015,28(7):638-642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的32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按损伤类型分组,对性别、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至就诊时间、合并损伤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不同类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个体化因素及合并损伤情况.结果: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性占73%,30~50岁是发病高峰(59%),患者多于伤后1个月内就诊(62.6%);受伤原因以交通伤为主(59%);合并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最多(46.9%),其次为内侧副韧带(29.8%)和后外侧角(26.1%);后交叉韧带实质部损伤较止点撕脱骨折多,发生合并损伤的概率也较后者高(P<0.05),受伤原因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止点撕脱骨折与单纯实质部损伤在发生率和就诊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损伤以实质部损伤为主,合并损伤率较高,以ACL损伤最常见;止点撕脱骨折以胫骨侧为主,多由低能量暴力导致,合并损伤较少;实质部损伤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多有合并损伤;单纯止点撕脱骨折发病率较单纯实质部损伤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椎间盘再生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生长因子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有关以生物学修复重建为基础的椎间盘再生策略,包括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的相关文献,并对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以MSCs为基础的种子细胞和多重仿生支架材料的设计是研究热点,如何有效结合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椎间盘的生物学再生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分析其表面标记和多向分化潜能,为运动创伤中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提供新来源的、可以微创获得和自体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方法:联合动员大鼠外周血MSC,采集腹主动脉外周血4 ml,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生长状态。取第3代MSC,鉴定其表型并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诱导分化,以证明其干细胞的特性。结果:经淋巴分离液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3~5天可见少量长梭形细胞贴壁,7~9天见细胞成簇生长,并形成克隆集落。第3代细胞形态较均一,生长增殖良好;表达典型的MSC标记CD44和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CD34和CD45。成骨诱导21天后,茜素红和ALP染色阳性,有矿化结节形成。成脂诱导21天后,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内有脂滴形成。细胞微团无血清成软骨诱导21天后,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外有蛋白多糖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特异性软骨基质II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采用联合药物动员方法能促进干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干细胞经鉴定为MSC,体外具备三系分化潜能,有望成为运动创伤中新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半月板为临床严重的半月板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而半月板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半月板的基本要素,也是近年来组织工程半月板研究的热点领域。近年来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无论是天然生物材料还是合成高聚物材料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目前胶原半月板移植物(collagen meniscus implant,CMI)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制成的水凝胶支架材料由于含水量高,结构与体内细胞外基质类似,生物相容性好,还为临床微创手术提供可能,因此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同时,综合各种支架材料优点的生物复合材料更是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有关组织工程半月板研究的文献并从支架材料的角度进行综述,为组织工程半月板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穿刺针改良缝合技术和Fast-Fix 全内技术在缝合修复半月板纵行撕裂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 年7 月至2017 年7 月行半月板缝合修复手术的半月板纵行撕裂患者,穿刺针改良缝合组91 例,Fast-Fix 组77 例.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26.7±7.6)岁与(27.9±6.1)...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断裂伴发的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47例经确诊为单独PCL断裂的患 者,将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关节松弛度、致伤原因、侧别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半月板和软骨 损伤的发生率、分布和严重程度作为应变量,利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CMH(Cochran-Mantel-Haenszel)检 验和分类资料两属性的相关分析确定影响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危险因素,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 危险因素。结果:半月板总体损伤率14.3%,不同性别、年龄、侧别、病程及关节松弛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软骨损伤主要集中在内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及关节松弛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均不能被认为是影响半月板及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PCL断裂可伴发严重的关节软骨损伤和少量的半月板损伤,可能会导致髌股关节和内侧胫股关节退变加剧, 早期恢复关节稳定性可能避免软骨进一步损伤,延缓退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下清理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一期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下清理肩袖修补术治疗的15例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患者(冻结肩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的24例肩袖撕裂不合并冻结肩患者(非冻结肩组)进行比较。冻结肩组患者年龄大于非冻结肩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肩袖撕裂分型、损伤侧别、合并糖尿病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功能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CLA)以及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价。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冻结肩组随访时间为13~31个月,平均19.2个月;非冻结肩组为12~33个月,平均20.3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3,P=0.570)。冻结肩组术前VAS评分高于非冻结肩组(t=–2.166,P=0.037);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结肩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范围(肩外旋及前屈)低于非冻结肩组(P0.05),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内旋均超过L3。两组术后UCLA、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冻结肩组术前UCLA评分低于非冻结肩组(P=0.037),但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6)。两组手术前后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下清理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早期疗效略差于肩袖撕裂不合并冻结肩,但6个月后可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松解膝关节内、外粘连所致的屈膝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元月至2004年12月间膝关节手术后屈膝功能障碍的67例患者行粘连松解术,在关节镜下采用钩刀、刨刀、射频切除关节内髌上囊、内外侧间隙、髌下脂肪垫间隙、髁间窝等和关节外的股骨与股中间肌间隙、股内外侧肌间隙的粘连以及配合手法进行松解和术后康复治疗。结果67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10.4个月),屈膝活动度增强30&#176;~80&#176;(平均78.26&#176;),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56.60&#177;7.20)分,术后(84.40&#177;11.20)分(t=2.68,P〈0.01)。结论关节镜下行关节内外粘连松解术治疗屈膝功能障碍有效、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