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8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6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01.
目的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行为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旨在检测富含半胱氨酸61(Cyr61)蛋白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将标本分成3组,分别为49例胃癌组、49例配对的癌旁组(距癌2 cm)和49例配对的正常组(距癌5 cm以上),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1ot)方法检测Cyr61和HIF-1 α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yr61在胃癌细胞的胞浆中表达,HIF-1 d在胃癌细胞的胞浆/胞核中表达.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胃癌中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0.2767±0.02200)高于癌旁组织(0.2145±0.02209)和正常组织(o.1055±0.02082),癌旁组织高于正常组织(均P<0.01);胃癌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0.2663±0.02682)高于癌旁组织(0.2120±0.04087)和正常组织(0.1008±0.03867)(均P<0.01),癌旁组织高于正常组织(P<0.01).Cyr61和HIF-1α蛋白表达的增强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均P<0.05).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明了Cyr61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11,P<0.05).结论 Cyr61蛋白和HIF-1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Cyr61蛋白和HIF-1 α蛋白对指导胃癌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究剖宫产孕妇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及预防途径,制定一些有效的处理措施及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进行剖宫产孕妇100例,年龄在22-37岁。手术进行时采取腹壁纵口或横切口的方法。采取回访调查,进行统一的回访填表,其中包含产妇的基本信息、生产时间、手术过程等其他情况。结果感染患者有50例,感染率达到了50%,共分离病原菌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2株,占16.67%;真菌2株,占16.67%,排名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产妇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在于肥胖、运动量较小;患有其他合并症;胎膜造破;手术时出血量较大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于在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治疗与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的100例患者并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现象,年龄在23-48岁,平均32.14岁。第一步将渗出的液体进行引流。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用生理盐水先清理患者伤口,在使用无菌碘伏条对切口进行外敷。对于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红光照射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对照组为68%,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光治疗方式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预防和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少的,在手术后要进行密切观察,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5.
摘 要:[目的] 总结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采用食管颈部外置引流的方法的临床实践经验。[方法] 4例食管切除胸内胃食管吻合术后发生严重的胸内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出现感染中毒症状危及生命,行原切口开胸残胃回纳腹腔旷置,近端食管拉出颈部外引流,胸腔清除脓苔及坏死组织,改善引流,胃或空肠放置造瘘管作为术后肠内营养通道,待炎症消退后,再行胃或结肠经胸骨后通道上拉至颈部与食管吻合重建消化道。 [结果] 4例患者通过食管颈部外置引流手术,胸内炎症消退,感染中毒症状得到控制,其中3例再行二期胃或结肠胸骨后上拉至颈部与食管吻合,1例仅行食管颈部外置引流。4例患者的生命均得以挽救。[结论] 颈部食管外引流使胸腔感染得到控制,为二期手术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P-选择素基因(P-selectin)缺失对小鼠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P-选择素敲除(PKO)小鼠和C57小鼠饲养于SPF级环境中,通过基因鉴定确定其为纯和PKO小鼠。观察PKO小鼠的活动状态、繁育状况,检测血常规,确定P-选择素敲除后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分别于6周和18周处死小鼠,通过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P-选择素敲除后对小鼠各个脏器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 PKO小鼠与正常C57小鼠的繁育状况相似,血常规无异常,HE染色发现PKO小鼠肝、脾、肺、肾组织结构均较正常。结论 P-选择素的缺失不会对小鼠生殖繁育、血液造成影响,对重要的组织脏器也未见明显影响,为以后进一步研究P-选择素在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动物模型研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Ori处理PC3细胞,利用CCK8检测Ori的半抑制浓度IC50及对PC3细胞增殖的时间依赖性;然后用Ori和NF-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酯(CAPE)处理PC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NSE,Cg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Ori作用PC3细胞48 h时IC50约为15 μmol/L,且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显著.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Ori能显著抑制PC3细胞pp65、pp50和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NSE、CgA的表达.给予NF-κB抑制剂CAPE处理PC3细胞,抑制pp65表达时,能显著下调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NSE、CgA的表达.结论 Ori可以抑制PC3细胞增殖,并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PC3细胞神经内分泌分化,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高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作为高校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面对医疗、科研、教学等多重压力,应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好思政育人作用?文章从临床教师和医学生两个方向入手,开展问卷调查,探索临床教师开展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实效性以及问题,最终构建起一套临床教师思政育人制度。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感染组4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87例(20.4%),对照组57例非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4例(7%)。感染组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中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恶性淋巴瘤组织样本,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MALT1、CCND1、C-MYC和ALK基因重排.结果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29.03%(9/31),滤泡性淋巴瘤中BCL-2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61.11%(11/1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MALT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47.37%(9/19),套细胞淋巴瘤中CCND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8.88%(8/9),Burkitt淋巴瘤中C-MYC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100%(2/2)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75.00%(6/8).结论 基因重排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