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7篇
  3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 32例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予多巴胺、硝普钠联合静滴观察对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2例住院治疗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男 29例,女 3例。年龄 60~ 90岁,平均年龄 74.3岁。其中冠心病 18例,高心病 7例,高心病合并冠心病 5例,扩心病 1例,肺心病 1例。心功能 (NYHA)IV级。治疗方法:入院后予休息、低盐饮食、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同时予硝普钠 20~ 50mg,多巴胺 20~ 60mg加入 0.9%氯化钠 250ml注射液中静滴,滴速为 30ml/h,持续 7~ 10d。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心率、随时…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完善的臭氧(O3)治疗腰痹的临床护理路径(重点应用了中医药技术)。方法:对收治的臭氧(O3)治疗腰痹患者6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60例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制订好的运用了中医药技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腰痛、下肢痛缓解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腰痛、下肢痛缓解时间、卧床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控制了一定的医疗费用。结论:O3治疗腰痹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特别是应用了中医药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治疗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和相对控制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3.
黑素瘤1例     
患者女,51岁。右足底近跟部丘疹、溃疡、肿物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溃烂,真皮内弥漫分布核大、异型的黑素瘤细胞,瘤细胞内、间质均可见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示:S-100(+),HMB-45(+),CK(+),Vim(-)。诊断:黑素瘤。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导管堵塞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7所医院811例留置PICC导管的新生儿跟踪观察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对影响导管堵塞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60例新生儿发生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7.4%(2.85/1 000导管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液过程中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导管堵塞的保护因素(OR=0.113),导管留置时间40d是危险因素(OR=2.780)。结论为避免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输液过程中应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同时每天评估导管保留的必要性,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25.
临床工作中有许多药物需要从莫菲氏滴管内加入 ,通常方法是将调节器打开 ,折叠莫菲氏滴管上端的输液管 ,用装有药液的注射器刺破输液壶上的橡胶塞将药液缓慢推入。但在推药过程中 ,药液的刺激性及护士在推药过程中力量、速度、手法的不同 ,常可引起病人穿刺处血管疼痛、药液外渗 ,甚至血管破裂。为了减少推药时引起的不良反应 ,我们将推药方法加以改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方法  输液时将莫菲氏滴管液面调至 1/3处 ,根据病情调节滴数 ,一般每分钟 3 0滴~ 60滴。用手折叠莫菲氏滴管上端输液管 ,将要加的药液缓慢注入莫菲氏滴管内 ,同时…  相似文献   
26.
庄艳云  刘映辉  金丽 《现代护理》2007,13(4):916-917
目的探讨双管同步抽注法和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分别检测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的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采用全自动换血法的1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电解质、血常规、血糖、pH值变化。结果双管同步抽注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391.13±107.62)mmol/L、(193.40±37.8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0.4%。全自动换血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430.33±121.92)mmol/L、(216.83±63.6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8%。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2组总胆红素换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换血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是新生儿换血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应用固相免疫血清学试验(SPISA)技术,成功地进行血小板的抗体检查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为因血小板表面抗原同种免疫而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筛选配合的血小板供体,作单采血小板后供输注治疗。在报导的4例患者中,血小板输注24小时回收率均在20%以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价IA和MA方案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①IA和MA方案的完全缓解 (CR)率分别为84.2 %和61.9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②两组方案治疗早期死亡率分别为7.9 %和9.5 %,无显著性差异 ( p>0.05) ;③IA方案达CR平均疗程为1.2较MA方案1.5疗程短 ;④两组方案治疗后不良反应有所差异 ,但均可耐受。结论 在AML治疗中 ,IA方案优于MA方案 ,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9.
月经性气胸为罕见病例,我院1989年~1997年共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者37岁,孕2产1。因右侧胸痛伴憋喘1d于1996年6月5日入院。患者同年3月、4月月经来潮前2~3d均出现过类似症状,经期延长,量多,腹痛。X线胸片示右侧气胸(...  相似文献   
30.
本文探讨应用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SPISA),为难治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筛选合适的供体血小板,作为载体与长春硷药物偶联,进行长春硷偶联血小板输注治疗,在本文的4例以长春花硷作偶联血小板治疗的难治型 ITP病人中,3例患者获得了缓解,显示了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