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预防输血反应及诊断母婴血型不配合妊娠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本文对目前常用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查的各种血清学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血型工作者们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绝育术后输卵管吻合术,多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收到满意效果[1]。近年来,我们根据医院现有条件,应用爱惜康4/0薇乔可吸收缝线作为输卵管管腔支架,为18例符合计划生育委员会许可条件的妇女作复通术,16例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山茱萸与五味子配伍前后两药主要组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比较了配伍前后单煎液、合煎液和单煎合并液中两药主要组分马钱苷、没食子酸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变化.结果 在配伍比例较低(≤44)时,五味子促进了山茱萸中马钱苷的溶出.合煎液中的没食子酸、五味子醇甲组分的百分含量随着五味子配伍比例的增大呈线性减小,且均低于单煎液.单煎合并液中这3种组分的含量均高于同比例合煎液.结论 山茱萸五味子配伍对两药主要组分溶出有较大影响,该影响主要在煎煮过程中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西汉族骨髓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等位基因频率和HLA单倍型频率。方法根据2210例江西汉族无关骨髓供者的HLA基因型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性方法计算HLA-A、B、DRB1的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结果江西汉族骨髓供者中共观察到72个HLA等位基因,其中A*02、A*11、A*24、A*33、B60、B*46、B*13、B*58、B*51、B75、B62、DRB1*09、DRB1*12、DRB1*15、DRB1*04、DRB1*08、DRB1*11、DRB1*14和DRB1*13的频率高于0.05。358条A-B单倍型中,A2-B46、A11-B60、A33-B58等26条单倍型的频率高于0.01,68条单倍型表现为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420条B-DR单倍型中,B46-DR9、B13-DR15、B75-DR12等22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1,82条单倍型表现为显著的正连锁不平衡;2518条A-B-DR单倍型中,386条单倍型有意义(频率大于等于4.52×10-4),A2-B46-DR9、A2-B46-DR8、A11-B13-DR15、A33-B58-DR13、A33-B58-DR17、A30-B13-DR7等39条单倍型频率高于0.005。结论江西汉族HLA-A、B、DRB1等位基因和HLA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接近南方汉族人群,但又有其自身特殊性,本研究群体的HLA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可作为江西汉族人群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固相免疫血清学试验(SPISA)技术,成功地进行血小板的抗体检查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为因血小板表面抗原同种免疫而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筛选配合的血小板供体,作单采血小板后供输注治疗。在报导的4例患者中,血小板输注24小时回收率均在20%以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定量检测胎-母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产前非侵入性定量检测RhD阴性孕妇胎 母出血的流式细胞术实验方法。方法 RhD阴性红细胞与RhD阳性红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 ,用抗 D作为一抗结合D+ 红细胞 ,以羊抗人IgGF(ab′) 2 FITC作为二抗 ,连接抗 D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 红细胞占D-红细胞的比例 ,建立抗 D及抗人IgGF(ab′) 2 FITC的量效关系 ,确定两者最佳使用剂量。在此实验条件下 ,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分析 ,判定可以检测出的D-红细胞中混有D+ 红细胞的准确出血量范围 ,应用建立的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 9例RhD阴性孕妇外周血中的胎 母出血量。结果 抗 D的有效使用剂量为 1∶4 0 0稀释 ,10 0 μl/5× 10 6细胞 ;羊抗人IgGF(ab′) 2 FITC的有效使用剂量为 2 5 μg/5× 10 6细胞 ;流式细胞术测定比例与已知实际比例的相关系数r =0 998;准确检测的胎 母出血量为 (0 .6~ 30 )ml。 9例RhD阴性孕妇外周血中除 2例未检出D+ 细胞而无法判断外 ,其余 7例均检测出胎 母出血 ,胎 母出血量为 (1.2~ 6 .4 8)ml。结论 针对孕期发生胎 母出血反应的RhD阴性孕妇 ,可以应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在产前准确无损伤地定量检测胎 母出血量 ,指导临床预防、治疗Rh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ABO血型中B亚型分子遗传背景的研究,发现并鉴定ABO新等位基因。方法对5份血型血清学鉴定为B亚型的样本,采用PCR-SSP、ABO基因第6及第7外显子直接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定型;并对目的B亚型样本进行RT-PCR、巢式PCR扩增、测序,分析其cDNA结构的差异。结果5份血清学为B亚型的样本中,血清学鉴定为Bx的个体发现了一个新的B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与B101等位基因相比,差异仅在于第7外显子的B基因序列中nt721位C>T突变。其余4份B亚型样本的ABO基因第6、7外显子都未发现新的点突变。结论首次在中国汉族人中发现一个721C>T新变异的B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nt721位由C转变为T,241位氨基酸由精氨酸转变为色氨酸,可导致糖基转移酶活性的降低,表明ABO基因的第241位氨基酸对决定糖基转移酶活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剂及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对无关健康供者的影响.方法28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采集前1~5天,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mg/kg,连续1~5天皮下注射,观察G-CSF动员和采集时供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供者在G-CSF动员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后的健康状况及血常规进行分析.结果经G-CSF动员并采集了干细胞的28名供者中,23名供者(81.4%)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5名供者(18.6%)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并于采集时或采集后一周内自行消失.28名供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经健康状况咨询和体格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供者的血常规大多在捐献的15天后恢复到基础水平,与G-CSF动员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细胞计数基础值偏低的供者,采集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较慢.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供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的体检、血常规检测和随访,结果表明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供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真两性畸形病人极为少见,手术后足月妊娠分娩者更为罕见。我们遇到2例,其中1例经手术治疗后.3次流产,2次足月妊娠:1次臀位,1次剖腹产。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社会性别女,病案号74943.24岁,1979年4月5日入院,自幼外阴畸形,在阴蒂处有长4cm阴茎。愿与男性接触。月经10(6/(28~30))。家族中无畸形病史。检查:智力正常,唇上有少许胡须,乳房发育正常。外阴女性阴毛分布,大小阴唇发育欠佳,相当  相似文献   
10.
获得性类B的诊断和鉴定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ABO血型是由血型基因所决定的,是基因遗传的表达,终身不变,但在罕见情况下其血型表达会受到后天影响而有所改变,获得性类B抗原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患没有B血型抗原的遗传基因,但却有B血型抗原的表达。获得性类B的形成与消化系统疾病如结肠癌、胃癌、直肠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有关,多为A型患,这类患常引起ABO定型困难、配血失误,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甚至导致患死亡。有关获得性类B患的血型血清学具体的鉴定方法国内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获得性类B患的诊断和血型血清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