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48篇
内科学   20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543篇
预防医学   30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4篇
  5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实验性脑出血后MMP-9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人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酶谱分析法测定ICH后6、12、24、48h及3、6、10d等时间点MMP-9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观察24h时MMP-9表达的特征,用湿重-干重(wet-dry weight)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MMP-9在ICH后6h开始表达(P〈0.05),24-48h最明显(P〈0.01),此后活性渐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景在ICH后6h开始增加(P〈0.05),24~72h达高峰(P〈0.01),此后渐减。到6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ICH后6h~3d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MMP-9的活性和组织含水量均增加,MMP-9可能参与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处方在控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采取卫生行政和疾病控制部门协调、对项目乡村干部和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基线调查、确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并在乡村卫生院(室)实施,实施后随机抽样追踪调查与评估。结果试点研究期间共计开出有效健康教育处方1882人份,作为宣传单自由阅取约4000人份。项目实施后家庭户主知晓率提高近40%,学生知晓率提高约25%,健康教育处方接受者总体知晓率为63.40%,较基线(8.91%)显著提高。干预后炉灶密闭使用率和烟囱出屋率均显著提高。项目乡村居民已全部不用敞煤火干燥玉米,辣椒煤火干燥率显著减少,密闭保存率显著提高。78%的地氟病防治卫生知识知晓人群已向他人讲解传播,47%的人已采取降氟措施。结论地氟病健康教育处方试点工作在促进病区人群自我保健与防护意识、行为改变和形成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为深化贵州省地氟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研究,探讨地氟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以及为在全省推广运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氟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氟诱导的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及活性氧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的方法,将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20、40、80 mg/L氟化钠中,24 h后检测海马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氟组细胞存活率降低(9.1%、 12.2%、2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6.8.P>0.05)。各染氟组MDA(5.06、7.66、 9_82 nmol/mg Pr)明显高于对照组(2.34 nmol/mg P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1,P<0.05)。氟对海马细胞的损伤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氟40、80 mg/L组细胞内ROS和细胞凋亡率高于20 mg/L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与ROS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913,P<0.05)。结论氟可引起大鼠海马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及凋亡,活性氧可能在氟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定性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的近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对38例来诊的UAP患者采血行心肌钙蛋白定性检测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检测,并严密观察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周内,血清cTnⅠ阳性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3%,高于cTnI阴性UAP患者,后者为4.8%(P〈0.05);CK-MB异常的UAP患者中22.2%在2周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CK-MB正常的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7.2%(P〉0.05)。结论 血清cTnⅠ定性检测对识别高危UAP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体外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fn)与γ-干扰素(IFNγ)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系SY5Y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2月至2005年11月用RT—PCR方法检测ATRA、IFNγ及ATRA+IFNγ作用后SYSY细胞TrKA mRNA表达情况;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ATRA、IFNγ以及ATRA+IFNγ对SY5Y细胞体外抗增殖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ATRA和IFNγ作用后SYSY细胞TrKA mRNA表达增高;IFNγ与ATRA对SYSY细胞均有一定抗增殖作用和诱导细胞分化作用,且二者联合有协同效应。结论IFNγ与ATRA对SY5Y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分化有协同作用,该作用与上调SY5Y细胞TrKA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生物被膜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5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的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模型,用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以亚胺培南为诱导剂诱导生物被膜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采用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等电聚焦电泳测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结果浮游肺炎克雷伯菌(A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20.0%(8/40);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B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42.5%(17/40);亚胺培南诱导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C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65.0%(26/40)。对A组和B组的检出率,B组和C组的检出率进行x^2检验,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生物被膜的形成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协同作用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术造影剂逆流的原因、X线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2例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造影剂逆流病例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间质逆流5例,血管性逆流9例,混合性逆流129例。21例存在输卵管不通或积水;子宫畸形2例;45例有子宫输卵管形态异常、管壁毛糙等异常改变,36例盆腔弥散涂布不均;57例曾有人流病史。结论造影剂逆流既是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常见并发症,又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征象,有助于正确解读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表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照组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7%和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疗效相当,恶心呕吐及手足综合征的毒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56岁,因上腹部外伤半小时,于2012年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小时跌倒后上腹部撞于一钢管顶部,局部立即出现剧烈疼痛,吸气时尤重,伴局部肿胀、皮下出血,无恶心、呕吐、呕血、便血、晕厥等,疼痛持续不能缓解。以腹部外伤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患者神智清楚,平车推入,强迫体位,查  相似文献   
60.
年龄因素是影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部分高龄患者因此而得不到适当治疗,尤以化疗强度不足为主,所以,临床上至今尚未有确切的老年晚期NSCLC的最佳治疗方案。我院对部分老年晚期NSCLC患者应用氩氦刀治疗使患者瘤负荷减低后再配合化疗,可相对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