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3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351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532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1029篇
内科学   471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17篇
综合类   163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59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702篇
  6篇
中国医学   534篇
肿瘤学   4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确诊为PAR者47例为PAR组,正常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应用单抗、多抗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PAR组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呈高表达,较正常人群组显著性升高(P<0.001),且无男女性W别差异.结论血清sIL-2R在PAR的免疫病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微矩阵基因芯片筛选喉鳞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应用基因微矩阵方法筛选喉鳞癌相关基因。方法:按一步法抽提喉鳞癌和对照喉正常组织的总DNA并纯化mRNA;将4096种人类基因PCR产物用CartesianPixsys7500点样仪按微矩阵排列点样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将等量的对照组织和喉鳞癌组织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掺入的cNDA-链做探针,混合后杂交上述基因芯片,经严格洗片后用Sc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芯片  相似文献   
73.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胰腺癌相关基因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高通量筛查肿瘤相关基因群及研究胰腺癌分子病理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含有40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NDA表达谱芯片,对3例临床切除的胰腺癌及正常胰腺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在3例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有差异表达的基因398条,其中新基因289条,老基因109条。从老基因中筛选出有显著表达差异基因37条,其中在胰腺癌组织中上调基因20条,下调基因17条。结  相似文献   
74.
基因芯片对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 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反应基因 (imm 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ERG)。方法 :以包含 40 96条人类基因的 DNA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受代谢增强剂 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激活后早期的基因表达谱 ,并从中筛查出 ERG。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受 PMA作用 6 h后 ,17条基因上调 ,11条下调。数据处理聚类分析表明 17条上调基因中多数 (13/ 17)属蛋白质磷酸酶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 ,而下调基因中多数 (9/ 11)为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结论 :证明PMA激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主要是转录调控因子和蛋白质磷酸酶基因。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类型侧弯之间胸腰椎生理曲度的差异。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305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有无侧弯分为正常组和侧弯组。正常组179例,男79例,女100例;年龄10~18(12.84±2.10)岁。侧弯组126例,男33例,女93例;年龄10~18(13.92±2.20)岁。观察并比较两组Risser征、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程度侧弯与不同节段侧弯TK值与LL值。结果:侧弯组在女性比率(P=0.001)、年龄(P<0.001)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组;Risser征方面,正常组低级别骨化程度比率明显高于侧弯组(P=0.038)。侧弯组TK值明显小于正常组(P<0.001),而两组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TK值与L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侧弯TK值明显大于中度侧弯(P<0.05),但L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侧弯之间TK值与LL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与腰椎生理曲度均与性别无关;AIS患者胸椎生理曲度变小,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基本不变。轻度AIS患者的胸椎生理曲度大于中度AIS患者,但是腰椎生理曲度在轻中度患者之间几乎无差异,且与正常青少年相似。AIS患者胸腰椎生理曲度变化可能与脊柱前柱相对生长过快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综合治疗对脑梗塞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对脑梗塞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5 例脑梗塞伴各类危险因素患者在综合治疗前后,对他们进行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液流变学等8 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经过1 ~3 年临床观察随访,有50 % 以上高血糖、高血脂、高粘滞血症患者检验指标趋于正常,94 .3 % 的高血压得到控制与稳定,经t 检验,血液流变学4 项P 值< 0 .05 ,差异有显著意义,高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的P 值< 0 .01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综合治疗对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脑梗塞复发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载脂蛋白E(ApoE) 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人骨髓细胞及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ApoE的表达,正常人骨髓涂片6 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3 例,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29 例。结果:ApoE在所检正常人骨髓涂片中均表达( 着色程度+ ~《) ,骨髓细胞表达阳性率为20% ±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中不表达ApoE,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不同程度表达ApoE,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着色+ ,原始细胞表达阳性率为70% ±32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着色《~》,阳性率89% ±4 %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着色(+ ~《),阳性率50% ±3%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着色《,阳性率15 % ±4 % 。结论:ApoE可作为鉴别髓性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零价铜为催化剂,以CCl4为引发剂,在2,2’-邻二吡啶(bpy)或1,10-邻二氮菲(phen)存在下的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ln([M]o/[M])与反应时间成线性增长关系,同时生成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也成线性增长关系,聚合过程呈现“活性”特征。  相似文献   
79.
报道了对一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参加婚宴者131人,其中117人先后在餐后5~56h发生中毒.分析参加婚宴者进食不同食物后的发病情况,认为中毒与进食几种被污染的菜肴有关.现场调查,对可疑食物、中毒者与婚宴食物加工与服务人员粪便标本的检验结果,证实这起食物中毒是因为从业人员中的布伦登卢普沙门氏菌(S.Braenderup)带菌者污染食物所致.提示应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职业道德教育.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方法采用酶水解和超滤膜分离技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空间结构,测定其粒径、表面电位(zeta电位)、模型药物胰岛素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结果通过控制酶水解条件,经超滤分离得到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10 289,41500和101 870。经溶剂扩散法制备得到的壳聚糖纳米粒,呈类圆形球体,粒径分布较窄,且随制备工艺中乙醇加入量的增加、分散用超声次数的增多,以及壳聚糖分子量的降低,粒径变小。壳聚糖纳米粒带正电荷,zeta电位值大于+30 mV。放射免疫法测得的药物包封率为72.66%。在壳聚糖酶存在条件下,前1 h体外释放药物较快,1 h后趋于平稳,并能持续释放6 h。结论选用合适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制备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方法简便,药物包封率高,并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