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88篇
  免费   3268篇
  国内免费   1858篇
耳鼻咽喉   233篇
儿科学   516篇
妇产科学   220篇
基础医学   2304篇
口腔科学   586篇
临床医学   4040篇
内科学   2917篇
皮肤病学   318篇
神经病学   728篇
特种医学   12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050篇
综合类   9354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952篇
眼科学   351篇
药学   4065篇
  52篇
中国医学   3236篇
肿瘤学   1681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1111篇
  2021年   1419篇
  2020年   1284篇
  2019年   691篇
  2018年   686篇
  2017年   916篇
  2016年   668篇
  2015年   1342篇
  2014年   1756篇
  2013年   2153篇
  2012年   2945篇
  2011年   3217篇
  2010年   2899篇
  2009年   2579篇
  2008年   2610篇
  2007年   2574篇
  2006年   2282篇
  2005年   1865篇
  2004年   1247篇
  2003年   1078篇
  2002年   867篇
  2001年   775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对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无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一般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工作环境不通风、去公共场所无戴口罩的习惯、和患者接触时不通风与SARS呈正相关;疫情流行期间未到过医院,外出不采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与SARS负相关。结论应加强医院建设和管理,以应对传染病的流行;当与患者接触时应注意通风;疫情暴发期间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患者尽量减少到医院的机会和使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992.
低剂量T-2毒素对大鼠体外培养软骨细胞DNA损伤的SCGE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剂量T-2毒素对大鼠体外培养软骨细胞DNA损伤情况,进一步探索大骨节病等真菌毒素中毒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亚临床损害和促进人类健康。方法单层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T-2毒素(0、1、10、100μg/L)培养24 h,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观察软骨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随着T-2毒素剂量的升高,大鼠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拖尾率增加,且10μg/L组及100μg/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同时可见,随着T-2毒素剂量的升高,软骨细胞的尾DNA含量、尾长、尾动量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三项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低剂量T-2毒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DNA可产生明确损伤,剂量越大,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平喘抗炎胶囊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经口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0.1 mg/次,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平喘抗炎胶囊,2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预计值、呼气峰值流速(PE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止咳时间、咯痰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FEV1预计值和PEF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EV1预计值、PEF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CAM-1、TGF-β1、IL-17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气道炎症反应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喘抗炎胶囊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气道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饭前15 min口服酒石酸西尼必利片,1 m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前列腺素E2(PGE2)。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疼痛评分、胃中嘈杂评分、嗳气泛酸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SH-Px、PG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GAS、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SH-Px、PG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995.
996.
通过梳理李东垣在《脾胃论》气火学说中的理论,从气火关系角度探讨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乳蛾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虚火旺、正虚邪恋,所用方剂为当归六黄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其组方原则以温补与清火并用,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膝关节活动系统(JAS)静态牵伸结合拮抗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JAS静态牵伸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拮抗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不同时间段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13±0.57)、(4.20±0.62)、(1.50±0.57)分,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22±0.75)、(4.27±1.04)、(1.60±0.62)分,均低于治疗前的(2.97±1.07)、(5.33±2.19)、(2.50±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43±1.01)、(4.80±1.34)、(1.97±0.81)分,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60±0.65)、(4.87±1.05)、(2.10±0.92)分,与治疗前的(2.83±1.05)、(5.20±2.20)、(2.57±0.9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分别为(80.97±3.32)、(82.13±2.71)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8.63±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6.87±4.56)、(65.97±4.25)分,均低于治疗前的(43.73±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5.91±12.61)、(62.53±15.43)分,均高于治疗前的(44.72±11.23)、(44.86±11.64)分,实验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JAS静态牵伸结合拮抗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免疫抑制剂及相关器官移植用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ADR监测中心收集的免疫抑制剂相关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来自151家医院的4826例免疫抑制剂致ADR报告,男女患者之比为1∶1;发生严重的ADR患者中,≥60岁患者所占比例较高;ADR发生时间以用药后2~<7 d为主;引发ADR的药物主要涉及糖皮质激素、抗体和烷化剂;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及全身性损害,严重的ADR主要累及血液系统;经过治疗,4314例患者(占89.39%)痊愈或好转;有4例死亡报告(1例与移植相关)。其中,442例ADR与器官移植术后用药相关,男女患者之比为2∶1;ADR发生时间以用药后≥15 d为主;引发ADR的药物主要涉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体和抗代谢/增殖药;经过治疗,379例患者(占85.75%)痊愈或好转。结论:免疫抑制剂治疗窗较窄,但疗效无法替代,应加强患者治疗期间尤其是器官移植术后的临床用药安全性监测,并及时有效地干预,尽可能防止严重的ADR发生。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近年来抗感染类药物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发展和更迭进行分析与总结,结合药品质量标准的应用状况,对 这一类别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发展方向进行介绍与展望。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发展,抗感染类药物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从 品种数量到质量上对药品质量监管发挥了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对比基于逐层匀场技术弥散加权成像(iShim-DWI)与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评估iShim-DWI对膀胱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依据TNM分期将其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组(n=34)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n=36),根据术后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n=38)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组(n=32)。观察常规DWI和iShim-DWI图像质量的差异。测量iShim-DWI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比较NMIBC组与MIBC组、高、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ADC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鉴别膀胱癌肌层浸润及高、低级别膀胱癌和T2WI、传统DWI及iShim-DWI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的效能。结果 2名医师对iShim-DWI图像的主观评分均高于传统DWI(P均<0.01)。NMIBC组ADC[1.12(1.06,1.18)×10-3 mm2/s]大于MIBC组[0.81(0.75,0.83)×10-3 mm2/s,Z=-6.79,P<0.01],ADC鉴别MIBC与NMIBC的AUC为0.97;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ADC[1.13(1.06,1.17)×10-3 mm2/s]大于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组[0.80(0.74,0.82)×10-3 mm2/s,Z=-6.79,P<0.01],AUC为0.99。基于T2WI+常规DWI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的AUC均低于T2WI+iShim-DWI(P均<0.05)。结论 iShim-DWI有助于评估膀胱癌病理分级及肌层浸润,且图像质量优于常规DW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