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16篇
  免费   2445篇
  国内免费   1349篇
耳鼻咽喉   206篇
儿科学   427篇
妇产科学   167篇
基础医学   1425篇
口腔科学   421篇
临床医学   3085篇
内科学   2189篇
皮肤病学   319篇
神经病学   421篇
特种医学   969篇
外科学   2540篇
综合类   6588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预防医学   2833篇
眼科学   267篇
药学   2871篇
  30篇
中国医学   2166篇
肿瘤学   96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713篇
  2021年   1000篇
  2020年   822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893篇
  2014年   1251篇
  2013年   1540篇
  2012年   2239篇
  2011年   2286篇
  2010年   2054篇
  2009年   1968篇
  2008年   1923篇
  2007年   1953篇
  2006年   1663篇
  2005年   1366篇
  2004年   890篇
  2003年   803篇
  2002年   618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患者男,45岁,2个月前自行发现左侧睾丸肿块,后进行性增大;鼻咽部腺泡型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术后、放射联合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后8个月。查体:左侧睾丸质硬,有波动感。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睾丸超声:左侧睾丸体积增大,内见多个团片状低回声区(图1A),以中下极明显,边界不清,大者约2.0 cm×1.3 cm,CDFI见其内丰富条状血流信号(图1B);提示左侧睾丸内异常回声,转移性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992.
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量值传递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阐明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关键质量属性,为后续复方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18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建立HPLC特征图谱,进行特征峰归属及相似度评价;测定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物质基准进行量值传递分析。结果 18批物质基准的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共确定19个特征峰,分别来自方中当归(峰4、5、19)、桂枝(峰10、11、14)、白芍(峰6、9)、细辛(峰1、3、13、15、18)和炒甘草(峰7、8、12、16、17);各指标成分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芍药苷78.47%~96.01%、甘草苷43.79%~94.62%、阿魏酸81.20%~131.24%、肉桂酸70.03%~106.75%、桂皮醛3.17%~5.50%、甘草酸31.08%~52.43%、细辛脂素9.63%~13.37%。结论 采用特征图谱结合多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进行量值传递研究,该方法科学合理,为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及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张丹丹  翟云良  季芳  张亚云  夏扬  李全  王恒斌 《中草药》2021,52(21):6568-6575
目的 探究天佛参口服液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与裸鼠移植瘤增殖的作用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ell Titer-Glo发光法检测天佛参口服液对9种不同基因突变表型的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裸鼠sc A54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天佛参口服液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天佛参口服液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剂量相关性;天佛参口服液阻滞A549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G2/M期(P<0.05、0.01),并且1%天佛参口服液可以显著诱导A549细胞凋亡(P<0.01);天佛参口服液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Raf、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以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0.01),呈剂量相关性。体内实验结果显示,2.25 mL/kg天佛参口服液对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肿瘤体内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 天佛参口服液对A549细胞的体内外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活性和下调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基于紫外(UV)和高效液相(HPLC)全息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技术与多成分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整合评价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49批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样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从而阐明夏枯草由草到药的演变过程,解释夏枯草"夏枯质优"的科学内涵。方法建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49批夏枯草样品的UV和HPLC全息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其进行评价,筛选出影响夏枯草分类的特异性吸收波段,并对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49批夏枯草样品的UV和HPLC指纹图谱,PCA和PLS-DA分析可直观显示夏枯草样品中总的化学组分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时动态的变化趋势,其中夏枯草枯萎期可以明显的和其他4个时期区分开来,且其他4个时期有向枯萎期动态渐变的趋势。UV指纹图谱通过PLS-DA筛选出特异性吸收波段为261 nm,HPLC指纹图谱利用PLS-DA的变量因子(VIP)分布图,筛选出VIP值大于1.3的2个色谱峰,经指认为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确定为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对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夏枯草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为0.020%~0.344%;异迷迭香酸苷的含量为0.0016%~0.0988%。多成分定量结果说明,果穗枯萎期中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含量测定结果与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结果一致,两者可相互验证。结论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与多成分定量,多种分析方法并用,全方位整合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夏枯草从草到药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整体化学信息的动态监测。该方法分析全面、操作简便,为阐明"夏枯质优",规范夏枯草药材采收及全面评价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的概念,研究厚藤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gouty arthritis,AGA)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厚藤提取物在正常大鼠及AGA大鼠的血中移行成分,为厚藤Q-Marker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酸钠建立AGA大鼠模型,考察厚藤提取物对AGA大鼠关节肿胀指数、足垫肿胀程度和滑膜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考察厚藤提取物对AGA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和MIP-2水平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Q-TOF-MS/MS)技术对厚藤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探寻正常大鼠和AGA大鼠ig厚藤提取物后的入血成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厚藤提取物组大鼠关节肿胀指数和足垫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0.01),厚藤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β、MIP-1α和MIP-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厚藤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大鼠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从厚藤提取物中鉴定出树脂糖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香豆素类、核苷类、木脂素类等53个成分,其中有机酸类和黄酮类为其主要成分,并推测了树脂糖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香豆素类部分成分的裂解规律;正常大鼠含药血浆中鉴定出苹果酸、咖啡酸、咖啡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4个成分,AGA大鼠含药血浆中鉴定出莨菪亭、咖啡酸、咖啡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4个成分。结论厚藤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AGA大鼠关节肿胀,抑制血清中IL-1β、MIP-1α及MIP-2水平,并抑制炎症反应;采用LC-Q-TOF-MS/MS技术可快速鉴定厚藤水提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类和黄酮类,莨菪亭、咖啡酸、绿原酸及其异构体(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和原儿茶酸在AGA大鼠中以原型成分或代谢物形式入血,可作为厚藤治疗AGA的Q-Marker。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对当归四逆汤(Danggui Sini Decoction,DSD)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关联物质预测分析。方法建立DSD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指纹图谱,匹配共有峰,进行共有峰的归属分析;基于可测性和可追溯性进行DSD活性成分的筛选,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DSD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关联物质。结果建立了DSD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指纹图谱,标定25个共有峰,指认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甘草苷、肉桂酸、邻甲氧基桂皮醛、甘草酸、藁本内酯、细辛脂素9个色谱峰,相似度均0.90。根据各共有峰的归属分析,主要药效物质群可以从饮片到物质基准对应实物较为完整的传递,归属关系清晰明确;采用网络药理学对筛选出的9个活性成分进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与分析,富集的通路中包括癌症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roteinkinase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的炎性介质调节等,DSD的9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这些信号通路达到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作用。结论建立了经典名方DSD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归属分析,明确DSD的色谱峰归属,对经典名方DSD进行整体化、过程化的质量控制;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发现DSD的9个活性成分具有传递性和溯源性,且与DSD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属性密切相关,可作为其潜在的功效关联物质,为DS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李绍林  段启  赵珍东  沈小钟  夏黎  潘颖珊 《中草药》2021,52(24):7464-7472
目的 以β-细辛醚为模型药物,制备β-细辛醚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β-asarone lipid cubic liquid crystal nanoparticles,β-A@LCNPs)载药系统。方法 采用Bottom-up法,以β-A@LCNPs的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常数的归一化综合评分为质量考察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考察立方液晶制备工艺,优化工艺参数,并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β-A@LCNPs最佳处方。结果 优选的β-A@LCNPs制备工艺参数为60℃条件下,配置β-A@LCNPs悬浊液,而后1000 r/min匀速搅拌1.5 h,最后置于细胞超声仪,200 W超声15次,每次5 s,间隔10 s;优选的β-A@LCNPs处方为单油酸甘油酯300 mg、β-细辛醚20 mg、聚乙烯醇27000 25 mg、水40 mL。结论 β-A@LCNPs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所得β-A@LCNPs立方结构形态完整,均一稳定。  相似文献   
998.
夏勇  吴学诗  张美英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588-1591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探讨EGF在临床常见肿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EGF单抗包被酶标板,兔抗EGF多抗为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为酶标抗体建立夹心法ELISA检测临床常见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EGF含量。结果:建立的EGF酶联免疫吸附法最小检测限达15.6ng/L,批内精密度为8.7%,批间精密度为11.6%,平均回收率为94.7%,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血清EGF含量在31名正常人为(1.305±0.382)ng/mL,24名乳腺癌病人术前值为(0.729±0.347)ng/mL,术后为(0.711±0.332)ng/mL,17名结直肠癌病人术前为(0.678±0.311)ng/mL,术后为(0.658±0.298)ng/mL,19名胃癌病人术前为(0.598±0.224)ng/mL,术后为(0.614±0.257)ng/mL。各肿瘤组患者血清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建立了适用于临床检测的EGF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肿瘤患者血清中EGF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该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晚期直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00%,对照组为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IgA、IgM、Ig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晚期直肠癌患者可以提高近期临床疗效,提升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傅海虹  夏海燕 《新中医》2021,53(12):181-184
目的:观察双花饮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给予体位管理、气囊管理、吸痰、呼吸机管路管理等护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医用洗必泰消毒棉球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使用双花饮进行口腔护理。疗程直到去除机械通气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统计2组的VAP发生率、真菌感染率及口臭、牙龈肿胀、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为3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4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口臭、牙龈肿胀、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使用双花饮进行口腔护理,有助于降低VAP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有效预防V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