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32篇
  免费   7579篇
  国内免费   4740篇
耳鼻咽喉   893篇
儿科学   1444篇
妇产科学   359篇
基础医学   4422篇
口腔科学   1394篇
临床医学   9725篇
内科学   6499篇
皮肤病学   815篇
神经病学   1943篇
特种医学   3119篇
外科学   7375篇
综合类   21887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9499篇
眼科学   878篇
药学   9141篇
  137篇
中国医学   7402篇
肿瘤学   3293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906篇
  2022年   2374篇
  2021年   2931篇
  2020年   2576篇
  2019年   1329篇
  2018年   1628篇
  2017年   2088篇
  2016年   1556篇
  2015年   2909篇
  2014年   3817篇
  2013年   5063篇
  2012年   7190篇
  2011年   7536篇
  2010年   7097篇
  2009年   6303篇
  2008年   6478篇
  2007年   6294篇
  2006年   5718篇
  2005年   4567篇
  2004年   3119篇
  2003年   2502篇
  2002年   1837篇
  2001年   1733篇
  2000年   1386篇
  1999年   45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血清CD44及其拼接变异体sCD44v6测定对肺癌的诊治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中可溶性CD44含量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肺癌患者及18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CD44s(sCD44s)和可溶性CD44v6(sCD44v6)的含量,结果:化疗前肺鳞癌和腺癌患者血清sCD44s和sCD44v6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和正常组,差异非常显著;SCLC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Ⅲ+Ⅳ  相似文献   
992.
介绍复方绞股蓝胶囊的制备,经过其理化实验,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拟定了制备质量标准,通过对该制剂的稳定性实验(留样观察法),提示该制剂质量稳定。药理实验表明,复方绞股蓝胶囊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及抗低温、抗高温及滋补强壮作用。毒理实验表明,该制剂低毒,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993.
脑电图结合CT预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探讨预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检查方法,以及高压氧治疗时间与脑病的关系。方法用脑电地形图和头颅CT分析293例一氧化碳中毒不同程度、不同高压氧治疗时间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中重度中毒脑电地形图与轻度中毒异常率比较差异显。  相似文献   
994.
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和了解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在脑中的立体形态和相互关系 .方法 在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 Nissl染色的基础上通过 Onyx2超级图形工作站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了三维重建 .结果 边缘区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 ;尾壳核的立体形态呈近似的内凹半球形 ,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尾壳核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体积为 (37.77± 9) m m3,最大嘴尾径为 6 .2mm;最大背腹径为 4.9m m;最大内外径为 3.5 2 9mm.苍白球呈块形 ,位于尾壳核的内侧 ,除内侧外其他三个方向均被尾壳核包绕 ,体积为 (4.0 5± 0 .0 6 ) mm3,最大嘴尾径为 4.41mm,最大背腹径为 2 .6 45 mm ,最大内外径为 1.5 44 m m.边缘区呈现一个片状扇形结构 ,体积为 (0 .48± 0 .0 2 ) mm3,最大嘴尾径为 1.6 m m,最大背腹径为 2 .15 8m m,最大内外径为0 .17mm;同尾壳核和苍白球一样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边缘区亦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其移位的幅度亦明显大于脑平面增宽的幅度 ;整个边缘区从嘴侧到尾侧呈均匀变化 ,其片状逐渐变宽 ,长度 (背腹径 )逐渐变小 ,从而形成一个盘状结构 .结论 建立了大鼠脑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995.
PEG6000沉淀结合差速离心方法浓缩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从细菌培养物中纯化PV1病毒的方法用于水病毒消毒实验。方法PV1Henan株在Hep-2细胞中增殖后用聚乙二醇6000沉淀结合差速离心的方法纯化病毒,RT-PCR和透射电镜鉴定提纯病毒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结论PEG6000结合差速离心的方法较之蔗糖密度梯度区带离方法易于操作且比单独PEG沉淀有更高的纯化系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膀胱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fas及fas-L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及fas-L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组织的中表达,探讨其与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在TCC发生,发展中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TCC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Fas及Fas-L的表达,并与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随访结果相比较,结果 Fas及Fas-L在T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 为.1%及57.1%,与在正常膀胱组织表达率80.0%及0%相比,有显性  相似文献   
997.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新鲜人羊膜在眼表重建术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陈旧性睑球粘连、结膜囊缺失,复发性翼状胬肉、蚕蚀性角膜溃疡、热烧伤后角膜和结膜溶解等眼表疾病的连续病例19例(21只眼)。结果 19例患者的羊膜移植手术均为一次成功。平均随访12.5个月,羊膜移植片未见免疫排斥反应或溶解吸收。手术后,患者的睑球粘连松解,结膜囊形成,蚕蚀性角膜溃疡和复发性翼状胬肉在随访期间未见复发,角膜和结  相似文献   
998.
乳腺病变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杞英  牛保华  俞智君  王建军 《医学争鸣》2000,21(10):1283-1285
目的 观察 Bcl- 2 ,p5 3蛋白在浸润前系列乳腺病变(包括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小叶增生、导管原位癌 )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18例导管增生、10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10例小叶增生 ,45例导管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 Bcl- 2和 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Bcl-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ADH、小叶增生组织中均阳性 ,而 p5 3蛋白染色阴性 .DCIS病例中 ,Bcl- 2蛋白表达阳性 34例 (76 % ) ,而 p5 3蛋白阳性 11例(2 4% ) .Bcl- 2蛋白表达与 DCIS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P<0 .0 1) ,6 7% DICS病例表现为 Bcl- 2 + / p5 3-表达表型 ,还有33%不同于正常的表型 (包括所有 Bcl- 2 - / p5 3+表型 )多代表差分化病例 .结论  Bcl-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ADH、小叶增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高于乳腺 DCIS.大部分DCIS病例表现为 Bcl- 2 + / p5 3-表型 ,与正常乳腺上皮、良性增生病变一致  相似文献   
999.
HDV/HBV体外感染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HDV/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方法:利用HDV/HBV阳性血清同时感染体外2的人胎肝细胞;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结果: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在感染后第2天至第16天均可测出,其中上清液中HBsAg、HDAg以感染后第4天至第12天达高峰,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己酮可可碱对肺缺血再灌注后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酮可可碱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性粒细胞(PMN)表面CD18、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化方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TX组。采用肺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45min、再灌注1、2、4h测定肺组织含水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蛋白含量、肺组织及BALF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CD18-FTTC标记的PMN阳性细胞百分率,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