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46篇
  免费   6949篇
  国内免费   4730篇
耳鼻咽喉   578篇
儿科学   985篇
妇产科学   691篇
基础医学   6281篇
口腔科学   1128篇
临床医学   8203篇
内科学   8113篇
皮肤病学   487篇
神经病学   2840篇
特种医学   21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5881篇
综合类   13630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386篇
眼科学   1458篇
药学   7425篇
  79篇
中国医学   4881篇
肿瘤学   4830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1037篇
  2022年   2126篇
  2021年   3422篇
  2020年   2691篇
  2019年   2157篇
  2018年   2180篇
  2017年   2222篇
  2016年   1985篇
  2015年   3164篇
  2014年   3729篇
  2013年   3747篇
  2012年   5377篇
  2011年   5602篇
  2010年   4234篇
  2009年   3697篇
  2008年   3907篇
  2007年   3642篇
  2006年   3484篇
  2005年   2970篇
  2004年   2176篇
  2003年   1991篇
  2002年   1620篇
  2001年   1399篇
  2000年   1240篇
  1999年   1036篇
  1998年   592篇
  1997年   564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57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0篇
  1970年   4篇
  1966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环糊精在鼻腔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环糊精作为鼻腔给药系统赋形剂的应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肺癌的安全性、疗效和给药途径.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首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今又生(R)),2~5天后,行BAI灌注化疗药物;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再次进行基因治疗和/或BAI.治疗后常规使用螺旋CT定期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5例患者均完成上述治疗,并接受随访2~11个月.有效率(CR PR)46.7%(7/15),1例肺部肿块消失,6例肺部肿块缩小,3例纵隔淋巴结缩小,1例胸水减少,仅1例观察到肿瘤长大,14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93.3%(14/15).p53治疗后6例出现发热(38℃~40℃),未观察到基因药物的其它严重副作用,无严重操作有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p53基因治疗与BAI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BAI的治疗效果.经皮瘤内注射p53是否为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战伤伤员数字化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作战形态,是以信息为战略资源、以信息系统为作战基础、以数字化战场为依托、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态、以争夺制信息权为目标的高技术战争〔1〕。战时卫勤保障要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必须大力推进军事卫勤信息化建设。战时卫勤保障是以伤员救护为中心的综合保障工作,所以,战伤伤员信息的数字化是战时卫勤保障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数字化和信息化理论模型提出的相关理论,对战伤伤员信息数字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作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1战伤伤员数字化的概念及内容进入2…  相似文献   
74.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lymphatic mapping using isosulfan blue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sentinel nodes (SNs).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SN technique in treating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to explore its usefulness for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Twenty-three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 who underwent SN biopsy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Based on SN evaluation, individualized surgery was performed in five patients with T1N0M0 gastric cancer. Wh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rozen sections revealed metastasis in SNs, we performed a standard D2 gastrectomy. Laparoscopic local resection was applied when the SN biopsy was negative.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ccess rate with SN biopsy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was 100%, as were the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ll five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 had SNs negative for metastases both by frozen section and by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Thus, all these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local resection without extended lymphadenectomy. We conclude that SN biopsy is a useful tool to individualize the operative procedure, and laparoscopic local resection can be safely performed using SN guidance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75.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88例96足跟骨骨折分成三组,分别应用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调节跟骨骨折外固定器治疗,术后从Bhler角的恢复、主观症状、并发症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调节跟骨骨折外固定组在恢复Bhler角、术后主观症状改善、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疗效优于撬拨组和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76.
Aspart与正规人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选择21例应用预混人胰岛素Novolin 30R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泵交叉应用相同剂量的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正规人胰岛素NovolinR控制高血糖,比较两种药物应用期间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发现Aspart在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全天平均血糖均较后者疗效为佳。  相似文献   
77.
颈椎病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病与中医分型的辨证关系。方法:对100例该病的影像表现与中医分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颈部活动受限,颈、肩、背部疼痛,常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风寒型以软组织所致颈曲改变为主。肝肾亏虚型、痰湿交阻型以骨质增生、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为主。结论:X线、CT是本病首选检查方法,能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对中西医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无水酒精阻滞大鼠腹腔神经丛后脊髓和延髓孤束核内CFOS和NOS1的表达。材料和方法:对70只Wistar大鼠实施手术,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5组于术后不同时间取得脊髓和延髓样本,并用标准方法对其进行CFOS和NOS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和延髓孤束核CFOS和NOS1的表达。结果:无水酒精阻滞后脊髓后角、延髓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内均有CFOS和NOS1表达。结论:无水酒精阻滞腹腔神经丛后,短时间内脊髓后角和延髓孤束核内CFOS和NOS1表达阳性,表明FOS和NOS1与内脏信息在脊髓水平的传导有关。CFOS和NOS1参与了内脏信息在孤束核内的传导。  相似文献   
79.
以钒基核苷酸复合物为核酸酶抑制剂,从人胚组织中制备总RNA,所得产品几乎不含DNA和蛋白质,经过分离Poly(A)~ mRNA,证明制品有合成cDNA的完整功能,方法比较简捷,适于大量制备以满足分离mRNA 之需,并讨论了此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