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58篇
  免费   21586篇
  国内免费   14075篇
耳鼻咽喉   2577篇
儿科学   2579篇
妇产科学   2682篇
基础医学   24217篇
口腔科学   4080篇
临床医学   28161篇
内科学   28900篇
皮肤病学   2621篇
神经病学   10153篇
特种医学   83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21572篇
综合类   40934篇
现状与发展   48篇
一般理论   22篇
预防医学   15887篇
眼科学   5141篇
药学   24236篇
  243篇
中国医学   15348篇
肿瘤学   17248篇
  2024年   638篇
  2023年   3183篇
  2022年   6483篇
  2021年   11316篇
  2020年   8715篇
  2019年   7033篇
  2018年   7399篇
  2017年   7260篇
  2016年   6482篇
  2015年   10301篇
  2014年   12649篇
  2013年   12424篇
  2012年   18183篇
  2011年   19613篇
  2010年   13490篇
  2009年   10834篇
  2008年   13501篇
  2007年   12717篇
  2006年   11841篇
  2005年   10905篇
  2004年   7199篇
  2003年   6376篇
  2002年   5178篇
  2001年   4439篇
  2000年   4394篇
  1999年   4101篇
  1998年   2343篇
  1997年   2382篇
  1996年   1852篇
  1995年   1780篇
  1994年   1555篇
  1993年   925篇
  1992年   1295篇
  1991年   1143篇
  1990年   902篇
  1989年   856篇
  1988年   766篇
  1987年   620篇
  1986年   466篇
  1985年   411篇
  1984年   191篇
  1983年   166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125篇
  1980年   83篇
  1979年   108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51篇
  1976年   42篇
  1974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ular protein,SY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线拴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取“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穴位,应用“醒脑开窍”法进行电针,每天电针30 min,连续电针6 d休1 d,7 d为一个疗程,首次电针干预在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电针干预。大鼠分别按7、14、21 d 3个亚组进行运动及记忆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脑内SYN的蛋白表达。结果 电针组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进入隐藏区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电针组脑梗死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P<0.01),SYN的蛋白表达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灶,SYN表达最弱。结论 电针干预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上调脑内SYN的表达,进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记忆及运动等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2.
由于骨盆的特殊结构,其内侧的血管网损伤导致不可压迫性出血。即使创伤中心和救治体系的建设,以及损害控制技术等发展,病死率仍然高达30%~60%。损害控制性复苏、骨盆带、外固定支架、复苏性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REBOA)、动脉栓塞和腹膜外填塞等技术不断发展,部分已经得到普及,但迄今仍没有公认的确定性止血流程。我国正在普遍建设创伤中心,亟待制订适合我国的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救治流程,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本文阐述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外科技术和流程进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及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EMs患者,术中分别留取新鲜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随机选取子宫切除或诊断性刮宫治疗的非EMs患者42例,术中留取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O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对应42例石蜡组织中RO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RON蛋白和E-cadherin的相关性。结果EMs异位内膜组织RON mRNA及RO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1),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组织(P<0.001),且异位内膜组织中RON mRNA及RO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1)。在同一标本中RON蛋白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97,P<0.05)。结论RON的过度表达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RON和E-cadherin的异常对判断EM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ON可能成为诊断治疗EMs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取50例外科ICU患者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前后外科ICU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后外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人员素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及质量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ICU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总满意率为98.00%,明显高于实施前总满意率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质量控制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ICU病房护理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BackgroundGeneric antidepressants are approved on the market based on evidence of bioequivalence to their brand-name versions. We aimed to assess whether generic antidepressants exert equal effectiveness as their brand-name counterparts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s.MethodsI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in Taiwan from 1997 through 2013,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a depressive disorder aged between 18 and 65 years who were new user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were classified into either the brand-name group or the generic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medication discontinuation or the end of the study period. We assessed the risk for hospitalization as a primary outcome and augmentation therapy, daily dose, medication discontinuation, or switching to another antidepressant as secondary outcomes.ResultsA total of 277 651 brand-name users (35.8% male; mean age: 41.2 years) and 270 583 generic users (35.8% male; mean age: 41.0 years) were divided into 10 different antidepressant groups (fluoxetine, sertraline, paroxetine, escitalopram, citalopram, venlafaxine, mirtazapine, moclobemide, imipramine, and bupropion). We found that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generic form of sertraline, paroxetine, escitalopram, venlafaxine, mirtazapine, and bupropion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s of psychiatric hospitalization (adjusted hazard ratios ranged from 1.20–2.34), compared to their brand-name counterpar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and-name antidepressants and their generic counterparts in secondary outcomes varied across different drugs.ConclusionsCompared to most generic antidepressants, brand-name drugs exhibited more protective effects on psychiatric hospitalization for depressive patients. These findings could serve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 when encountering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应用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子宫肌瘤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将上述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瘤消胶囊口服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及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变化。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的P、E2、LH及FS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片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