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0篇
  免费   1683篇
  国内免费   1103篇
耳鼻咽喉   139篇
儿科学   237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1106篇
口腔科学   430篇
临床医学   2085篇
内科学   1379篇
皮肤病学   225篇
神经病学   433篇
特种医学   7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63篇
综合类   4757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2016篇
眼科学   158篇
药学   1881篇
  38篇
中国医学   2097篇
肿瘤学   705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800篇
  2020年   713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1088篇
  2012年   1550篇
  2011年   1647篇
  2010年   1463篇
  2009年   1458篇
  2008年   1313篇
  2007年   1294篇
  2006年   1139篇
  2005年   851篇
  2004年   667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上颌阻生尖牙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阻生上颌尖牙的病因、临床检查、诊断及其相应的治疗进行了临床研究。方法:选取57例上颌尖牙阻生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临床检查、X线片和模型测量的综合分析,从临床角度对阻生牙进行了诊断分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矫治,并对矫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采取适宜有效的治疗办法,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牙周膜愈合成功率达100%,活髓牙成功率达93.6%,牙龈形态良好者达89.4%。结论:尖牙阻生情况各异,治疗方法多样,根据临床分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人正、反义转化生长因子bet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beta 1(TGFβ1)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从人胎脑的cDNA文库中扩增出TGFβ1共 12 84bp长的DNA片段后 ,与T载体直接进行高效连接 ,并测序证实无突变。接着利用TGFβ1引物两端所设计的酶切位点将目的片段定向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的正反义表达重组体 (pcDNA3.1 TGFβ1和pcDNA3.1 antiTGFβ1)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证实其中有目的片段完整插入。结果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人正、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结论 :人正、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为今后研究腹膜纤维化的防治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3.
不同脑保护方法中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中采用不同脑保护方法时脑组织中各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脑保护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均分为3组:常温体外循环组(normothermic cardiopulmonary bypass,NCPB组),深低温停循环组(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组),深低温停循环+间断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组(intermittent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ISACP,DHCA+ISACP组)。术后检测犬脑组织的含水量,分离并取出海马,制备脑组织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下检测海马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DHCA组的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NCPB组和DHCA+ISACP组(P〈0.01),但NCPB组与DHCA+ISACP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IL-1β含量与脑水肿的程度呈正相关(r=0.987,0.942;P〈0.01)。TE检查显示DHCA组超微结构破坏较严重,而NCPB组和DHCA+ISACP组破坏较轻。结论 长时间DHCA会造成脑损伤,DHCA+ISACP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IL-1β和TNF—α在长时间DHCA中对脑损伤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采用一种新式矫治装置矫治安氏Ⅱ2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安氏Ⅱ2病例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12.6岁(10~~15.8岁).矫治装置使用多用弓 唇弓,在其上套入Ni-Ti推簧,并焊上拉钩,借助Ⅱ类牵引的力值(150g~200g),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并适当牵引下颌后牙向近中移动,最终调整磨牙关系由Ⅱ类成为Ⅰ类.术前术后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上下磨牙的远中、近中位移.结果:经过平均4.5个月的治疗(3.4~5.8个月),上颌磨牙平均远移2.16±1.3 mm,而下颌磨牙平均向近中移动1.38±0.64 mm.最终磨牙的Ⅱ类咬合关系得到纠正.结论:NiTi螺旋弹簧多用弓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改正Ⅱ类磨牙关系的治疗方法,其矫治机制是在上颌磨牙远移的基础上,下颌磨牙适当近移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过敏性刺激诱发气道感觉神经敏化机制。方法成年雄性豚鼠39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致敏/激发对照组(A组,9只)、卵白蛋白(OVA)致敏/生理盐水激发对照组(B组,9只)、OVA致敏/激发实验组(C组,21只)。A组以生理盐水(0.5ml/只)致敏,B、C组以10%OVA(0.5ml/只)致敏,第10天开始雾化吸入生理盐水(A、B组)或1%OVA(C组)进行激发,每天1次,每次30min,根据实验需要又将C组21只豚鼠分为激发1d组(C1组,6只)、连续激发3d组(C2组,6只)、连续激发5d组(C3组,9只)。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观察与Westernblot技术,研究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气道神经以及结状神经节、颈静脉神经节内分布与水平及与P物质(SP)和胶质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受体c RET表达神经元关系。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3组豚鼠气道内GAP4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呈网状分布于大、中支气管内,以黏膜下层为主,部分GAP43阳性神经纤维向黏膜层内延伸;在结状神经节和颈静脉神经节内有大量GAP43免疫阳性神经胞体,在结状神经节内主要与SP免疫阳性胞体共存,在颈静脉神经节内主要与c RET免疫阳性胞体共存。Westernblot结果显示,A、B、C1、C2、C3组GAP43蛋白表达水平吸光度(A)值分别为0.38±0.04、0.41±0.03、0.49±0.05、0.79±0.08、0.76±0.04。C1、C2、C3组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2组GAP43蛋白表达与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C3组GAP4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过敏性刺激能诱发气道感觉神经———SP肽能神经、GDNF敏感性神经纤维与胞体表达GAP43蛋白。  相似文献   
66.
GB9706.1-1995是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通用要求,其中规定的漏电流要求是所有医用电气设备必须要达到的安全要求之一。同时,GB9705.1-1995给出了漏电流的测试方法及测量装置(MD),这里我们对该测量装置的特性及漏电流测试仪器的标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延髓内脏带(MVZ)与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之间是否存在往返渗透压投射通路。方法通过给予大鼠饮用3%氯化钠的方法制作高渗刺激模型,并用WGA-HRP逆行追踪、抗Fos、抗酪氨酸羟化酶(TH)或加压素(VP)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四重标记方法,观察MVZ、PVN和SON中WGA-HRP、Fos、TH、VP和GFAP阳性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高渗刺激后MVZ、PVN和SON内Fos阳性细胞明显增多;GFAP阳性结构也明显增多,其分布与Fos阳性细胞分布基本一致,表现为胞体肥大、突起粗长。星形胶质细胞(AST)紧密包绕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神经元-AST复合体(N-ASC)。结论神经元和AST以N-ASC的形式共同参与渗透压调节反应,体内存在MVZ和SON或PVN之间往返的渗透压调节通路。  相似文献   
68.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750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75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每侧疝手术时间5~15 min,平均7 min.715例患儿得到随访,随访率为95.3%,术后随访6~24个月,发现阴囊积气3例,脐戳孔大网膜疝3例,术后伤口线头异物反应4例,术后疝复发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简易、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美容效果极好,手术并发症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3例,女19例;年龄16~65岁,平均34岁;左侧33例,右侧39例。闭合伤61例,开放伤11例。髌骨下极粉碎45例,髌底粉碎6例,全髌粉碎21例。内固定方式:钢丝环扎固定26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5例,镍钛聚髌器(NT-PC)固定41例,对其疗效作分析对比。结果:72例患者中有6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钢丝环扎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NT-PC固定三组中,术后下地行走平均时间分别为35、18、10d,术后正常步态平均时间分别为48、45、22d,屈膝90°时间分别为50、30、26d,三组优良率分别为79·2%、50·0%、91·9%。结论:NT-PC用于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避免了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最大限度保存膝关节功能,是目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0.
开展卫勤指挥员任职培训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承担了大量卫勤指挥员的任职培训任务.通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实施、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些具体的体会.我们认为要做好卫勤指挥员的任职培训教学必须明确培训目标,科学制定教学方案,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做好施训教员的培训,并在教学中注重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做好下部队调研,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