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6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401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335篇
综合类   88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33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345篇
  2篇
中国医学   337篇
肿瘤学   20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目的:通过对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接受动脉导管早期结扎术者与仅接受消炎痛(indomethacin)治疗者的临床记录回顾性分析来寻找和确定更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方向。方法:我们把1996年7月至2003年12月治疗过的40例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分为接受消炎痛的治疗者与未给予消炎痛而直接接受外科结扎者,对其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中的生存者与死亡者进行比较,二者在患者的体重,孕龄,伴随的心脏畸形,动脉导管的大小,消炎痛治疗并发症,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进行比较,仅在并发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消炎痛治疗者有7例出现并发症(36.8%),而外科手术者的5例死亡也与患儿的术前状态密切相关。结论:对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而言,因受消炎痛用药条件的限制、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失败率,早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2.
本文提出了校企共建、实现双赢的高校专业实验室发展的新模式,并成功地应用于我院影像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使实验室建设有了超常规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大肠杆菌气管注入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气管注入细菌致兔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为研究细菌致ALI的致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兔分为:细菌注入组(Ⅰ组),生理盐水注入组(Ⅱ组),正常对照组(Ⅲ组).对比观察3组以下指标: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分析、支气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蛋白含量、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及病理检查.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通过直接气管注入细菌可建立ALI模型.  相似文献   
44.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三种基因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和 PCR- DS技术对 5 7例耐多药结核临床分离株进行 kat G、rpo B和 emb B基因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 :耐 INH(kat G)、RFP(rpo B)、EMB(emb B)基因突变率分别为 6 3.8%、90 .7%、37.1% ,其中同时耐 INH(kat G)和 RFP(rpo B)基因突变率为 5 4 .1% ,同时耐三种药的基因突变率为 6 5 .6 %。结论 :PCR- DS法对耐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结核检出率较高 ,与传统药敏试验互相弥补 ,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22家医院2001年~2003年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用金额排序法统计3年来降糖药的主要品种的应用情况,分析临床用药趋势.结果:降糖药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胰岛素制剂中,合资品种占明显优势的市场分额;口服降糖药中,阿卡波糖用药金额占据第1位;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罗格列酮的构成比逐年跳跃增长;二甲双胍的用药频度最大,日均费用最低.结论:降糖药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合资品种、进口品种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开发不同作用机制的质优、方便、价廉的降糖药物,将会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6.
RP-HPLC鉴别三七粉中的醋酸地塞米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三七粉中掺入的醋酸地塞米松。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或乙腈-四氢呋喃-水(25:18:57)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结果 在两种液相条件下,供试品溶液中均检出醋酸地塞米松,且样品中的醋酸地塞米松与其他杂质峰能有效分离,通过比较供试品和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和其紫外光谱信息,以及样品中峰纯度检查,供试品中含有醋酸地塞米松。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47.
【摘要】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亚砷酸(ATO)对NPM1阳性老年非早幼粒细胞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non APL AML)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NPM1老年非早幼粒细胞AML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阿糖胞苷(LDAC)化疗,观察组则在LDAC基础上联合ATO及ATRA化疗。分别比较两组早期死亡率、完全缓解率、复发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TRA联合ATO及LDAC使老年NPM1阳性 non APL AML患者完全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延长1年生存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和非侵入式眼表分析仪评价异常瞬目患儿干眼的状况。方法:系列病例研 究。选取2017-201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门诊收治的85例(170眼)3~13岁眼表正常的 异常瞬目患儿。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行眼前节检查、Keratograph-D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非侵入性泪河 高度(NTMH)、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T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TBUTav)、 睑板腺缺失评分等分析儿童异常瞬目的原因。数据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相关进行分析。 结果:85例患者NTMH值为(0.19±0.05)mm;NITBUTf值为(7.5±5.3)s;NITBUTav值为(8.6±5.6) s;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为(0.7±0.8)分。睑板腺拍照中78眼睑板腺均无缺失,62眼睑板腺缺失面积 <1/3,27眼睑板腺缺失面积为1/3~2/3,3眼睑板腺缺失面积>2/3。46眼伴睑板腺腺体形态异常。77 例(91%)被诊断为干眼,8例(9%)正常。其中水液缺乏型干眼占10例(13%);蒸发过强型干眼占 25例(32%);混合型干眼占42例(55%)。性别与NTMH无相关性,但与NITBUTf和NITBUTav均有 显著相关性(r=0.31、0.32,P<0.001)。年龄与NTMH和NITBUTf无明显相关性,但与NITBUTav有 相关性(r=0.19,P<0.017)。异常瞬目的病程与NTMH、NITBUTf和NITBUTav均呈显著负相关(r=- 0.61、-0.37、-0.40,P<0.001)。结论:干眼可能是导致眼表正常的儿童异常瞬目的主要原因,非侵入 式眼表综合分析仪是一种非接触、无创、可重复性强的快速检查手段,在异常瞬目患儿眼表状况评 估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的可行性、优缺点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2014-07至2015-07应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ACL断裂47例。2~6周,关节镜下应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ACL断裂,伴发内侧副韧带损伤,用股薄肌肌腱修复或直接缝合。取同侧半腱肌肌腱,修整后将肌腱移植物对折成4股,并与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相连,移植物长度为6~6.5 cm,直径为7~9 mm。在ACL胫骨侧、股骨侧印迹定位并用倒打钻钻孔,制作骨隧道,经前内侧入路将肌腱移植物牵入骨道,并两侧逐步锁紧线环,将胫骨向后复位,将钛板固定在骨皮质上。根据重建手术前、后膝关节前抽屉实验、Lachman 试验、侧方挤压实验、IKDC 膝关节功能评价表、 Lysholm 评分对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以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47例随访2~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1年。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改善,前抽屉实验(-),Lachman试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较重建前明显提高。膝关节屈曲达115°~130°;膝关节IKDC评分结果:正常41例(87.2%),接近正常4例(8.5%),异常2例(4.3%);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前(51.4±5.4)分,术后(92.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ACL,创伤小,能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0.
椎管内肿瘤系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包括脊髓、神经根、脊膜和椎管壁骨质等)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1]。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获得定位和定性诊断。神经外科医师术前除需对不同类型的肿瘤进行鉴别,还需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后者更易被忽视。在本文中,笔者拟对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进行总结。一、脊柱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